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三国之最风流> 36 我所邀者仁民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36 我所邀者仁民名(2 / 2)

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这首诗和上首诗都是后世李绅所写,名为悯农。从诗意上说,这第二首诗应该再续上两句,诗中讲四海无闲田,假设的是太平时的事情,现在值逢乱后,似应再续上两句战乱后的情况,但一来,荀贞没这个才能,二来,细想之下,就连太平时农夫犹饿死,何况而今战乱刚过之后留个白,不往下续也行,给读诗的人留一个想象的空间,也许效果更好。

荀攸诸人又低声吟诵再三。

审配佩服得说道:真好诗也。

荀攸叹道:囊昔董仲舒云: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当今之世,豪强兼并犹烈於昔,豪强之室,膏田满野,奴婢成群,徒附万计,贫者cāo劳终年,仰食於人,不得其养,可不就是即便无贼乱时尚且四海无闲田时农夫犹饿死么况乎於今况乎於今

岑竦何仪作为主记室的吏员,随从在荀贞左右,二人亦大加赞佩。何仪说道:仪自负文辞,今闻明公此二悯农忧政之诗,方知仪所擅者,小道也。敢问明公此二诗何名也

正是叫做悯农,何卿善书,此二诗就由你书写,传与诸县吧。

何仪应诺。

当ri回到郡府,何仪即打起jg神,认真将此二诗写下,共写了十五份,由郡府遣人分别送去郡中十五县,并按照荀贞的吩咐,这些送诗的郡吏沿途每经一乡,便暂停下来,将此二诗出示给乡蔷夫看,命之抄写下来,亦悬挂於乡寺的堂上。

如此这般,旬ri间,郡中各地就已皆知这两首诗了,因此二诗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在这些送诗去诸县的郡吏们回程的路上,他们已能在乡野中听到孩童唱诵了。

郡中的士族大姓闻得荀贞此二诗,表现不一。

有不以为然的,有非常佩服的。

荀贞抄袭的这两首诗,不管你是不以为然还是甚为佩服,这两首诗立意正确,站到了道义的制高点上,不以为然的那些,如赵然郡丞李鹄也没办法加以诋毁,因是之故,一时间,郡中的舆论,不管是农人黔首,抑或士族大姓,对荀贞这片怜农仁民之意均是一片褒誉。

在高邑的王芬也听到了这两首诗。

王芬家世豪贵,对底层百姓并无像荀贞这样深沉而浓郁的感情,但他到底是党人的八厨之一,对此二诗也是大加赞赏,送了道檄书到魏郡,对荀贞提出表扬。他在檄书里写道:卿至郡旬月,平定於毒,可谓知兵;书此二诗,悯农劝政,可谓仁民。有卿在魏,州安枕无忧。

荀贞如果只是一个文士,写出这么两首诗,在当今主流仍是经义诗并不太被正统的儒生士子看重的背景下可能只会传诵一时,但他的身份是魏郡太守,这就不一样了。

人是政治的动物,特别是地方长吏,更是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与政治有关。

荀贞以魏郡太守的身份写出这两首诗,就从侧面道出了他执政的一个根本,即王芬所说之悯农仁民,在刚经过战乱地方急需休养生息之际,这么两首诗出来,足可为州郡标杆,引起上下的赞赏重视。

这就是文字的力量。

荀贞辛辛苦苦,为秋收忙了那么久,然因这是他的本职,故此默然无闻,不为外人知,两首诗一传出去,马上就得到了州中的赞许。

这也正是荀贞的目的,他正是出於政治的考量才把这两首诗抄袭了出来。

归根到底,他这么做还是想扭转州郡对他的印象,他不想让别人认为他只是知兵善战,他还想让别人知道他也能够治民,因为说到底,军事是为政治服务的。政治才是第一位的。

皇甫嵩为冀州牧,上书朝中,请求减免了冀州一年的租赋,得到了州人的作谣歌颂,在一些人看来,他的这道上书甚至比他平定了黄巾之乱还更值得称许,何哉便是因为此故。

再能打仗,也只是一个将。为将易,为治国治民的良相难。

可他在魏郡的执政措施却一直不能被外界闻之,故此他经过考虑,遂有了此二诗,和他初出茅庐,在繁阳亭西乡为吏时相比,他现今在政治上成熟了很多。

结果和他预想的差不多,不但得到了郡内的称颂,并且最重要的是:得到了州中的褒扬。州吏多是从诸郡名士中辟除的,既得到了州府之褒扬,那么用不了多久,州内诸郡应也能知他此二诗了。也许再用不了多久,乃至冀州邻近的诸州也能知他此二诗了。

有此二诗在外,为他打响名头,各地有心的士子如再对他在魏郡的执政措施稍加了解,应就可以改变他在他们眼中的形象了。汉人的地域观很强,很排外,荀贞不知道等将来天下乱后,他有没有机会主政一方,也不知道他主政的会是何地,如他有机会主政,而主政的又是颍川或者豫州以外的地方,那么凭此仁民的声望,至少可以减少一点地方上对他的排斥。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