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沈端在镇国公府门口跪下开始,周遭就开始渐渐地围上来一群看热闹的路人。
虽然厌恶沈远为官之道,但也有很多老百姓并不是彻头彻尾的蠢人。
他们坚定地认为沈远为人正派,平常的时候从来没看见他欺负老百姓,反而做了许多让老百姓有益的事儿。
官场上相互倾轧、相互泼脏水的事多了去了,绝大多数淳朴的老百姓都只根据自己看到的事实,来判定对错!
眼看着镇国公府里头的人欺负谢氏这几个孤儿寡母,这些路人也忍不住对着老太太指指点点起来。
“刚才看她说话,还摆老国公正房嫡妻的架子,没想到竟然吃了媳妇家这么多好处!”
“国公府大房爱占便宜,去了儿媳妇家商铺拿东西,从来不付钱!我亲眼见过的!”
“端起碗吃饭,放下筷子骂娘,这老太婆,可真够没良心的哦!”
顿时,老太太脸色涨得通红,被周围的议论声刺激得几乎要晕了过去。
这些吃饱饭了没事干的家伙真讨厌,凭什么对自己家的事儿指指点点,说三道四?
她伸出颤巍巍的手指,指着谢氏骂道:“谁稀罕你那些东西!不就是几个破钱吗?我偌大的国公府,用得着占你们小小商户的便宜?”
“老大家的!把从她家买来东西记得账算清楚,现在就把钱给她!”
一听这话,身为大房主母的魏氏可就紧张起来了。
老太太已经好些年不管府里的账目,自然不清楚如今的实际情况,大房光靠着国公爷每年的俸禄过日子,根本就是杯水车薪。
再加上自从谢氏嫁进门后,孝敬了大房不少的好东西,早就养刁了他们的胃口,非昂贵奢侈品不用,花起钱来就跟淌水似的。
大房要是短了钱物,就理直气壮地找二房讨要,或者在暗中狠狠盘剥到自己手里,就好像是一条条吸血的蚂蟥,贪婪地依附在二房身上。
现在要让大房掏钱出来弥补亏空,可不得要了自己的命吗?
前段时间被瘦道士骗走的一万两银子,也不知道去了哪里,根本就没有追回来!
魏氏眼神飘忽不定,忙不迭地找理由拒绝:“娘,这一时半会的,哪能理得清……”
“要不我们还是暂且等等,以后再慢慢再盘算吧……”
她感到一个头两个大,在心底叫苦不迭,恨不得自己原地消失。
“你们理不清,我倒是理得清!”
谢氏见状,若无其事地从袖口里掏出了个账本,举在手上:“这是我娘家记账的本子,国公府从各家铺子支了多少东西,都好好地记着呢!巧翠!念给老太太听听!”
巧翠得意地领了差事,站在国公府门口,面向众多看热闹的“观众”们。
接着,她嗓门洪亮,中气十足地开始念了起来:“昭和十一年五月初六,国公府大房魏氏拿取上等锦缎十匹,价值五百两!”
“昭和十一年十月十四,国公府大房二小姐拿取玉件首饰三套,价值一千两!”
“昭和十二年二月,国公府大房公子拿取古董文玩……”
“……”
巧翠飞快地往下念着,片刻也不歇气,账目上的数字也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几乎庞大到让人不敢相信。
而抱着妹妹的沈端也忍不住目瞪口呆,嘴都合不上了。
他曾经一直都被沈远灌输着“家和万事兴”、“长幼有序”等道理,家中的财务情况,他更是知之甚少。
到了这时候,沈端仍旧忍不住上前去阻拦,想要给大房留一丝面子:“娘,要不还是算了吧,让巧翠别念了,我觉得这好像有点过……”
他还想要继续说些什么,好让在场的长辈们都坐下来,平心静气地讲道理,然后重归于好,继续过以前和和美美的日子。
这个傻瓜直到现在都还没明白,以前整个国公府融洽和睦的大家庭氛围,全都是靠自己的父母委曲求全换来的。
现在的他,仍对大房的人带着几分天真的幻想。
窝在他怀里的沈初初微微摇了摇头,此刻也终于看不下去了:
【就你这脑子,怪不得被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
【你在书院写的那些文章,都被你堂哥剽窃,给夫子看了!】
【非但如此,等你考上状元,他还会说你抄了他的文章!最后你声名尽毁,郁郁终生啊!】
一瞬间,沈端劝阻的话戛然而止。
看着他突然变得呆愣愣的,就好像傻了一样,谢氏走到了他的面前,惊讶地问道:“怎么?出什么事了吗?”
沈端沉默了片刻,犹豫着不知该如何开口。
毕竟刚刚的那道声音,分明就好像是怀中的小女娃凑在自己耳边说的一样,一字一句,清晰明了。
但最终,他还是选择对自家妹妹的奇怪情状保持沉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