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质疑(2 / 2)

万一那些人也像谢长宇一样喜欢问东问西怎么办?

——谢长宇有次问起《大海啊,请离我再近一点》这首歌究竟想要表达什么,是不是真的像论坛里讨论的那样复杂诡谲。

幸好他比较好糊弄,因此姜铭书只是对着电话淡淡道:“想想语文的阅读理解题。其实作者本人并没想那么多也说不定呢。”

对面就仿佛很是信服:“合理,太合理了!我就知道我的猜测不可能错。这就是一首励志歌曲嘛!哼,当初我在论坛上发帖还被喷了呢,那群有眼无珠的说我在地下十八层!——到底是他们懂你还是为父懂你哇!”

姜铭书:……这个真不好说。

之前因为看到了网友的分析贴而被吓出一身冷汗的姜铭书选择保持沉默。

除了谢长宇外,乔宛和姜建均自然也是关注姜铭书网络上动向的一员。

不过他们更加关注的不是儿子所取得的成就——虽然这个让他们也很高兴——他们在意的是儿子的状态。

乔宛不懂音乐,看不明白那些分析,但还是翻了很多评论,只要看上去是在夸姜铭书的她就乐颠颠的给他们一个一个点赞点过去。

不过她发现在大部分人都持肯定态度的情况下竟然还有不少黑评存在,说什么抄袭、黑幕,简直是信口开河,气得她晚上回家对着姜建均一通吐槽:“这些人是不是有毛病呀?咱们儿子的歌这么好听,有啥好黑的?真就吃饱了撑的!”

姜建均安慰道:“没事,不用理他们,有脑子的人都知道他们在胡说八道。”

乔宛:“我只是有点担心铭书看到了会不会难受。”

姜建均:“咱们去看看他,观察观察。”

于是他们俩端着热好的牛奶来到姜铭书房间,发现儿子正在学习。让他休息一下喝杯奶的间隙,旁敲侧击了好一会儿,终于确认儿子最近忙着看书没空关注网上的言论,不由放宽了心。

不过乔宛还有一个问题想问,所以没有立马离开,她好奇地看向正一小口一小口喝着牛奶的儿子:

“铭书什么时候学的钢琴呀?还弹得这么厉害!”

“哦,这个呀,”姜铭书神色自如,“你还记得之前我去一个朋友家的事吧?她家里是开琴行的——就是我买吉他的那家琴行——还有在卖课。我就是在那里学的。”

乔宛不疑有他。

等他们走后,姜铭书想了想,没继续学习,打开了刷子,果不其然在留言中看到了不少黑评。这些黑评口风一致,绝口不提《大海》本身的超高质量,也不讨论歌曲,反而剑指他这个作者,对他进行抹黑。

【这个叫“似水流年”的家伙,之前发的视频都是翻弹翻唱,甚至水平一般,怎么一下子这么牛了,又能自作词自作曲还把各种琴弹得这么六?拜托那些吹得天花乱坠的人用脑子想想看吧,这一看就是有公司在后面营销造势呢!】

【这两首歌应该都是公司给他选的吧?那么我请问,原作者呢?他们的名字就这样被抹杀了吗?现在的资本为了流量,真令原创寒心。】

【搞不好弹琴的也不是真的“似水流年”呢(偷笑doge)】

打着“保护原创”的旗号,而实际上行动的指导思想是捕风捉影,实际上做的是伤害原创,以为自己正义凛然,实际上却成了幕后之人肆意伤人的剑与枪。

——这种情况,一看就知道有人在“买/凶/杀/人”。

刷子用户注册的要求比较高,而且流量也远没有那些动辄上亿浏览量的短视频软件以及星博等大,所以一般在刷子买水军是比较吃力不讨好的——当然机器人什么的就说不准了——因此在刷子带节奏的一般都是被煽动的人。

这也说明,估计在外边的某些地方,他很荣幸地被“买了黑通稿”,大概也是近段时间发歌却被《大海》比成背景板的人其中之一吧。

想到这里,姜铭书心情复杂。

有位伟人曾经说过:人最敏感的神经,就是利益。

何其精准。

他抛掉无用的杂念,下载了一个星博。虽然星博经常因为其糟糕的饭圈化、极端化舆论环境被嘲讽,不过在特殊情况下也不失为一个获取最新消息的好渠道,比如现在。

他在星博上搜索了和自己有关的词条,发现事情的起因是一个80万粉大V发的质疑博文。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