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九鼎究竟是一个还是九个,还有待考证。毕竟我们后人也不曾见过。】
此时此刻,所有站在明堂广场上的人,真想大声吼一句:是九个!是九个!不是一个!
【夏朝的开国君主大禹铸造了九鼎,夏朝历经了四百年。到了夏王桀时期,由于桀的残暴统治,导致民不聊生。
商的部落首领趁机联络其他部落,一起攻打夏王想取而代之,已经失去民心的夏王桀自然打败,商朝取代了夏朝,这九鼎自然就落到了商朝人手里。
商朝为了巩固统治发展势力,商朝对外不断拓疆域,对内设监狱制酷刑,加强对奴隶和平民的控制,使得民不聊生。这一系统操作下,商朝已经有了大厦倾颓的迹象。
到了最后一代君主纣王时,更是发展到了顶峰,对外战争频繁,修筑大量豪华的宫殿,征收苛捐杂税,滥用酷刑迫害平民等等。
与此同时,商纣王和位于岐山的周部族矛盾日益加深,此时周部族的领袖西伯昌姬昌,已经有了对抗商纣王的想法。
暗地里选择广积粮,高筑墙,缓称王,还挖了不少人才进伐纣大营,如伯夷、叔齐等等,拜吕尚也就是大家熟知的姜子牙,为军师。
结果呢,做了这么多前期准备工作的姬昌,偏偏在翦商大业的前夕——死了。姬昌死后,他的次子姬发接过了伐纣大旗。
姬发率领周军攻城拔寨,一路杀到了距离商朝都城朝歌只有七十里,也就是差不多三十五公里的牧野。商周军队,摆开架势,准备来一场最后的决战。】
神女说话的同时,天幕划出一个个冷兵器战争画面,看得人是热血沸腾、目不暇接。
【纸面实力上,周军只有五万,而纣王军有七十万之众。
按理说,这七十万可以把五万按在地上随便捶。但事实上,纣王军队里大部都是没受过训练,被拉来充当壮丁的奴隶和东夷俘虏。
战才刚开始打,这些饱受欺辱的奴隶俘虏士兵就倒戈相向,跑到对面的周军阵营里去,掉头打起纣王。倒戈相向这个成语,就是出于此。
得知大势已去的纣王,自焚于鹿台。朝歌百姓苦纣王久矣,得知纣王已死,迫不及待地打开城门请周军入城,至此延续了五百年的殷商灭亡。《诗经·周颂·武》就是讲述武王伐纣,克商定周的事迹】
天幕紧随出现了二十六个字,虽然在场的周民看不懂上面的字,但是他们都知道那是什么内容。
周天子和东西周二公更是神情肃穆,眼含热泪,领着在场的周民颂起了《周颂·武》。
“於皇武王,无竞维烈。允文文王,克开厥后。嗣武受之,胜殷遏刘,耆定尔功。”
悠长肃穆的颂声配合天幕中女子的说话声,在明堂广场上方的飘荡,颇为悦耳动听。
樗里疾甚至忍不住和着乐声一起打拍子,一旁的秦王荡瞪了他一眼,樗里疾讪讪地收回了手。
接下来,天幕出现了更令他们更加震撼的画面,一张将山川河流清晰显示的九州地图。
秦王荡心潮起伏,若能得到此地图,攻城拔寨岂不信手拈来,眼神示意樗里疾赶紧记下来。
过目不忘的樗里疾指了指他的脑袋,对秦王荡做口型,“大王,我都记下了。”
秦王荡满意地点了点头,把目光继续放在天幕上。
【周朝建立后,武王姬发分封姬姓宗室子弟以及伐纣功臣为列国诸侯,根据血缘关系亲疏和功劳大小,将他们分成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的附庸,其中姬姓宗室子弟就占了五十三个。
而本期内容的主角九鼎,在时间的推移下逐渐成了王权的象征。周灭商后,九鼎被武王姬发带回了镐京,并公开展示九鼎,象征周合法取代商。
姬发死后,其子周成王继位。周公旦领周成王命营造洛邑,而后成王亲自主持祭礼,将九鼎置于洛邑明堂。作为王权象征的九鼎,在洛邑安稳地待了几百年,直到周王室渐渐衰落,九鼎就被诸侯们给惦记上了。
周王室衰落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绝大多数人认为周朝成也分封,败也分封。
众所周知,周王室封出去的地越来越多,周天子拥有的土地是越来越少。时间一长,周天子也逐渐失去对这些诸侯的控制。
除了分封这个制度上最重要的原因外,还有客观自然原因,西周时期发生的各种地震、旱灾,让西周王朝是雪上加霜。
西周王室的衰落,还和这三个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第一个是周昭王姬瑕,三次伐楚,南巡不返,身死汉水,是周王室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
第二个是周厉王姬胡,按照谥号来讲,“厉”是一个恶谥。但周厉王严格来说,并不是一个十足的暴虐昏君,反而可以说是个路子走窄的有为之君。
周厉王在位时期,对周朝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都提出了改革方案,一度让西周国威有所振作。
甚至使得在他父王周夷王时,已经称王的楚国国君担忧周王伐楚,自动取消了王的称号。
只可惜旧贵族势力太过强大,加上周厉王本人改革过于冒进求成,想一口气吃成个大胖子。施政又过于粗暴,滥用卫巫监视国人,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