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皇,其实儿臣的意思……”
“好了,你回去吧,不管在这里看到什么,听到什么,都不准往外传。”
回去……?
李承乾眼睛瞪的老大,脸上满是震惊:“父皇,您这是要卸磨杀驴啊!”
我杀你大爷!
哦,他大爷还真是被自己杀的。
李世民气的白眼乱翻,这个太子什么都好,就是时不时的犯浑让人无法接受。
“殿下休得胡言,还不向陛下认错。”长孙无忌脸都吓白了,自己这外甥是胆边生毛了啊,敢这么跟他老子说话,真就不怕太子之位被废了呗。
李承乾梗着脖子:“我哪里错了,刚刚明明是父皇让我说的,结果我说了一半,又不让说了。”
“你……”李世民这个气啊,指着李承乾:“好,朕让你说,今天你要是不给朕说出个子午寅卯来,你就准备在西池院待一辈子吧。”
坏了!
长孙无忌急的团团转,大外甥这是真把妹夫给惹急眼了,否则怎么能做出这几乎等同圈禁的命令。
这下算是彻底完了。
房玄龄、杜如晦、魏征也是满眼的震惊,作死的他们见过,可像李承乾这么善于作死的他们活了这么大岁数,还是第一次见。
就连看李承乾不怎么顺眼的候君集这会儿都对他生出些许怜悯,可怜的娃,上辈子到底造了什么孽,怎么就这么爱作死呢。
御书房里大小官员十多号,就没有一个看好李承乾的,同时也没有一个帮他说话的。
他们不了解李承乾,但他们了解李世民,知道这个时候越是劝解就越是火上浇油,不想让太子被废,最好的办法就是集体闭嘴。
所有人都不说话了,十多双眼睛就那么急急的盯着李承乾,这让某太子是瞬间有种回到从前,当着一堆校领导的面上教研课的感觉。
只不过校长换成了皇帝,同事换成了文臣武将,从本质上来讲,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一声轻咳,将众人的注意力全部拉满,李承乾将手背到身后:“父皇,诸位叔伯,刚刚我只是简单的阐述了一下什么是战争,并且刚刚诸位也都讨论过了。现在,我要说说战争的目的。
战争的目的是什么?仅仅是把敌人全部杀死么?
数百年前的汉武帝时期,大汉发动过无数场战争,大汉的军队一度强大到纵横整个草原,令无数蛮夷不敢正眼视之。
但,大汉朝真的赢了么?汉武帝的军队几乎赢了每一场战争的胜利,可结果是什么?国库消耗一国,国力衰退,强大的汉朝从此一蹶不振。”
李承乾说到这里停顿片刻,给在坐的众人一点思考的时间。
做为一名曾经的优秀教师,随时随地让学生们处于思考的状态几乎成了他的本能。
“殿下的意思是汉武帝错了?可当时的匈奴人远比现在的突厥还要蛮横,若是不将他们杀的怕了,大汉朝又如何能够稳定的发展?”
这次提出问题的是李靖,这老头儿可以说是一辈子都在打仗,而且基本没打过什么败仗,后世曾有军神之称。
而且李靖提出问题时不带任何的偏见,认真的样子可以看出,他是真心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
同时,李世民等人也都静静的等着,他们也想知道。
李承乾见状微微点头:“李尚书这个问题问的好,汉武帝到底做错了没有,我想说,他没有错,可他又错了。从抵御外敌入侵的角度来看,汉武帝并没有做错,他尽到了一个帝王的责任。
可是,他错就错在没有搞清楚那一场场战争的目的,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我们要记住,发动一场战争必须有其目的,不管是政治目的也好,经济目的也好,军事目的也好。没有目的的战争仅仅是一场杀戮,除了消耗国力之外没有任何用处。
现在,我们大唐现在面临着与汉武帝同样的问题——突厥。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我们不能继续走汉武帝的老路,穷兵黩武空耗国力。
与突厥作战,我们必须知道自己为什么打,打到什么程度,实现什么目标。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以前我们缴获到突厥的牛羊基本上都分配给了战功在身的士兵,我认为这是不对的,是一种资源上的浪费,看似省下大笔的军费,实际上如果把这些牛分发到下面的州府,租给百姓开垦农田然后以粮食抵偿租金远比发给士兵要划算的多。
还有那些羊,羊是可以产奶的,我们为什么不将这些羊集中起来培育、繁殖,挑出产奶高的品种加以饲养呢?
羊奶经过加工是可以充当军粮的,羊毛经过加工是可以制成毛毡用来御寒的,这些都是钱,为什么大家就看不到呢?
还有,以前我们打下突厥的地盘都是怎么处理的,嫌弃没用,直接丢了。
我就搞不明白,为什么不从草原部落中选择一个比较亲近我们的部落分配给他们呢?让他们做为大唐北面的屏障不好么?
哦对了,不要一天到晚总是想着打打杀杀,你们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突厥各部并不是铁板一块。
颉利不是那种能够一碗水端平的人,挑一个觉得受到不公正待遇的部落很难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