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个,文修易倒是真的想起来一个人。
“你说,小孟咋样?”文修易问道,孟文吏从一开始实行生产队模式的时候就被分到了古桐村。
这就像是当年下乡的干部,但是人家小孟那是真的干实事,跟着下地干活啥也没耽误,刚来的时候温文尔雅的书生,现在,大褂草鞋,瞧着跟庄稼汉也差不离多少了。
文修易又道:“与其让其他人来,咱们摸不清对方的脾性,不如提拔一个自己知根知底的,你觉得呢?而且这么多下乡的干部里,我觉得就小孟干的最好了。”
也有可能是因为孟文吏就在古桐村,什么消息都是一手的,当然也不排除他这个人就是个肯为百姓干实事的人。
如今孟文吏一家几口都在村子里安家了,虽然没盖房子,但是村长家房子多,就租了几间给他们一家几口住着。
孟文吏和媳妇,还有两个孩子,两个孩子大的在学堂读书,小的就让村长夫人带着,他自己媳妇也在羽绒服厂做事,也是个能干的,都被李氏提拔当了个小领导了,手底下也管着不少人。
陈县令摩挲着下巴,思考这件事的可行性。
县令这个职位,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大多数都是科举之后那些没什么关系的进士才会被分配到这些小地方当县令,家里有点关系有点门路的都留在京城了。
像这种直接从县衙里提拔文吏上来当县令的先例也不是没有。
若上头真的没什么安排的话,文修易说的这个还真的可行。
“咱们找瑶瑶商量商量?”陈县令说道,现在这个地方做主可不光是朝廷了,郡主自己也是能做主的。
两人说干就干,让人去酒厂把文瑶给提溜了回来。
一进来两人就闻到了文瑶身上的酒香。
陈县令口水都要下来了。
“好久没喝第一酒了,晚上给伯伯弄两瓶带回去啊。”陈县令现在和文家人是一点都不客气。
“好啊,一会您走的时候去找老秦,让他给您打两壶。”文瑶对自己人一向大方。
陈县令嘿嘿直笑,那腮帮子都乐歪了,谁能知道,外面靠抢的第一酒,自己想喝的时候随时都能来打,这滋味,别提了。
文瑶问两人找她来干啥,文修易就把自己和陈县令商量的事跟她说了。
“陈伯伯,你这就要走了啊?”文瑶做出一副自己受伤了的表情,这人前几天还在说自己不走,在这养老了呢。
陈县令被她逗笑了:“哈哈哈,你这丫头,你们都去京城了,就把陈伯伯丢在这呗,那我也伤心了。”
文修易一脸无语的看着这两个人,几岁的人了还跟小孩儿似的。
“瑶瑶,我们叫你来呢,是跟你商量一下,我们觉得小孟不错,如果让他接替老陈的话,恐怕得你来操作操作了。”文修易说道。
文瑶对孟文吏的印象很不错,这是个为百姓干实事的干部,而且云雾镇现在是她的,云雾镇好了,她才能好。
“我觉得可以,孟大哥确实是个为百姓做事的好官,那就麻烦陈伯伯你写个折子,我来敲个章然后送去吏部,让他们那边赶紧把文书办下来,咱们到时候一块走,你还能喝上我哥的喜酒。”文瑶说道。
陈县令一拍大腿:“诶嘿,我就是这么想的,我晚上回去就写折子。”
“行,那我走了啊,您要酒就自己去酒厂让老秦给你打。”说完人就溜了。
陈县令看着她的背影,一脸的姨母笑:“这孩子,不忘本心,性格还是这么好。”
文修易无声的叹了口气,主要是他们三个都来自社会主义现代社会,这种阶级分化的概念不是那么强,也没有什么人高低尊卑贵贱之分,所以跟谁相处都觉得融洽。
或许,这也是这些人喜欢他们家的原因吧。
既然已经选好了继任的人,那文修易和陈县令就不可能什么都不干。
陈县令当天晚上就回衙门写了折子,又来找文瑶敲上了郡主的印章,连夜派人送去了京城吏部。
至于孟文吏。
文修易也不让他去生产队那边跟着干活了,天天的和老陈把他带在身边巡查各个村落,美其名曰,带他看看其他生产队都是怎么干的,积攒一下经验,好更好的发扬古桐村。
孟文吏不疑有他,屁颠屁颠的跟着两人到处跑,殊不知一顶大帽子已经快要扣到自己头上了。
七月上旬,文修易带着众人抢种上了第一次的晚稻。
第一次试验阶段,文修易不敢种太多,而且是上一季的稻子收了之后立马就抢种的第二季,普通的地文修易不敢动,便将几亩上等地都种了,不多,却也能看出来效果如何。
在他身边是那些跟他差不多,也有比他还大的学生。
“师父,能行吗?我们种了这么多年的稻子,从来没试过种两季。”有人说道。
他们看着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