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六章 寒碜
虽说时机未到,但不能干耗着日子等待。
有些事情总得提前做准备。
杨彩芽一边琢磨着,一边穿衣洗漱,将曹卓的话在脑里又过了几遍,理清思路才试探问道,“这事能不能告诉大壮哥和烟烟姐?”
既然福宁那边连过年都闹得不安生,又被余先生当“趣事”来说,想来得了消息的也不止一处。
就是不知道是已经传得有鼻子有眼了,还是只在上层官场有动静……
杨彩芽顿了顿,又加了一句,“不挑明了说。就是让他们先有个底,提前帮我做些准备。”
口气倒是不小!
即便海禁能顺利重开,等到朝廷派出的水军和商船能下水,少说也要一两年——这第一炮必然是要打着朝廷名义的,到时候即便想搭个顺风船,本钱可就不是寻常生意上的小打小闹能比的了。
曹卓剑眉微挑,对上杨彩芽晶莹目光心头微动,沉吟片刻才点头,“你自己拿捏好分寸。吴家盐务甚至还没有正式开张,你别搞的你大壮哥他们顾此失彼就是。”
口气倒是轻巧!
看来兹事体大,但能走到这一步,曹卓心中也不是没有成算。
杨彩芽眼珠一转,眉眼弯了弯,“我知道了。你放心,我就是未雨绸缪,不会胡乱整事节外生枝的。”
曹卓低低嗯了一声,听着外头渐渐高起来的人声,便不再多说,和杨彩芽相携出了东次间。
虽说回门也不好待过晚饭,但杨家人明天就要启程回去,两家情分又非比寻常,杨彩芽和曹卓便留下提早吃晚饭,算是给大家践行。
唯独余先生主仆缺席——也不知是老先生酒量又更弱,还是下午和曹卓谈得太开心,直接醉倒不起,余然不放心,干脆就留在前院照顾余先生。
毕竟年纪大了,醉起来不比小年轻,柳氏不放心,特意去前头看过,打点好吃用才回了后院。
行装是早就打点好的,留下看门的下人也都安排清楚,还有临近的长史府能帮忙照应,杨家众人这顿饯别晚饭就吃得心无牵挂,离愁也有,但更多的还是亲热高兴,也不分桌,一大家子人吃得热闹尽心。
聊过苏州府人事,打趣过翠花即将到来的好日子,话题就绕到了东家长西家短,一些日常琐事上。
柳氏就和吴氏商量,“下回来苏州府,恐怕要等大郎和余然来赶考了。听说苏州府城外十里官道那里,去年才新修了一座小土庙。我们回程也不赶,不如去拜一拜?”
估摸着柳氏心中有子嗣忧虑,这会儿是听着哪里有庙,也不管里头供奉的是哪路神仙,都想着要去拜一拜。
吴氏几个自然没有异议,倒是翠花好奇道,“就是我们来的时候,路过的那个小土庙?那地方藏的可够深的,就一条土路岔进去,枝繁叶茂的,要不是有香火升空还真难发现。怎么会建在那里?”
在座的都在苏州府待的时间不长,众人闻言就都转头去看曹卓——这位在苏州府也待了大半年了,何况因着官职,这苏州府附近有个什么打墙动土的,府衙不可能不知道。就是和尚,也是要落户纳田税的。
杨彩芽也抬眼看曹卓,也和翠花有相同疑惑:柳氏说的应该就是当初她被张二劫持的那处废弃土庙,临近苏州府换轿的时候,她踏足新苗的时候还觉得奇怪,没想到这土庙居然去年就修起来了。
那庙宇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要修葺起来还要招和尚住持,少说也得个把月,怎么算都是在曹卓调任苏州府之后才有的事。
曹卓闻言眸光微闪,眼底似有笑意浮浮沉沉,若无其事的接口道,“哦,柳婶子说的是那处十里庙?那里原来香火不旺,已经废弃多年了。我上任的时候府衙正好要重修城外官道,十里庙虽废弃多年但架子还在,就顺道一起重修了,也给城外村落的善男信女多造个去处。”
说到这里状似无意的睃了眼杨彩芽,似在说件大善大趣的事,“这么件小事,府衙也不耐烦特意拨人手,刚好张二才到我手下做事,我就让他全程督检翻修。说起来里头的一物一事都是他亲手置办的,就是庙里的僧人,也是张二去寒山寺请来的。现在声名渐渐起来了,你们要拜,明天得赶早出发才好。”
一听庙里和尚还是有来头的,柳氏立时眼放绿光,转口就和吴氏嘀咕起烧香的事。
其他人一听居然和曹卓有关,还是张二这个熟人一手重建起来的,也七嘴八舌追问起曹卓细节。
席间愈加热闹。
杨彩芽却憋笑憋得险些内伤——曹卓简直太腹黑了!
怪不得说到一半还特意瞄她一眼!
敢情还惦记着当初张二劫持她的事,嘴上说不追究是真没追究,却在这儿等着张二呢!
让张二领了这个差事,按说是有油水可捞,还能和寒山寺攀点关系,但张二心里有鬼,数个月面对着当初自己干坏事的地方一点点换出新模样,还得自己呕心沥血的捯饬规整清楚,说张二是迎风泪流才办成这事的也不为过!
个中杂陈五味恐怕也只有张二自己能体味清楚,并且体味得刻骨铭心。
也怪不得她一点都没收到消息,张二是得多缺心眼,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