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对于携带大量攻城器械,志在长安的大汉军队来说,肯定开阔宽敞的斜谷道是上上之选,通过汉中走斜谷道抵达三辅,过了三辅也就是长安城下。
只不过现在斜谷道还在杨坚的掌握之中,杨坚以辽东李氏镇守三辅、扼守斜谷道,以梁睿镇守萧关,扼守西北大道,李荩忱如果想要从汉中和西北入关中,斜谷道和萧关也是必须要拿下来的。
萧关作为关中四塞之一,其坚固和险峻不在萧关之下,再加上西北大军尚且还要防范吐谷浑和渡河西去的突厥,所以西北这一路必然没有办法作为主力,真正可战的实际上也就是汉中的大军,现在大汉已经把部分西北军队调集到了汉中,再加上集结的巴蜀主力,从汉中突破三辅是最佳的选择。
若是能够先一步击破李弼,掌控褒斜道,的确方便之后直扑长安。
但是一旦采取这样的策略,也就意味着大汉将会从原本最擅长的奇兵突进变成稳扎稳打的正兵推进,这样杨坚只要还有点儿脑子,应该就知道大汉的战略目标是什么,整个战略部署也就等于暴露无遗,双方之间注定会有硬碰硬的决战,这和大汉一贯的行事思路显然是大相径庭的。
也因此,饶是性情稳重的裴子烈都微微皱眉。
倒是李荩忱若有所思。
大汉军方的作战思维受到李荩忱的影响,最擅长的就是孤注一掷、奇兵制胜,但是每一次采取这样的作战都意味着要承担相当的风险,尤其是随着现在大汉逐渐成长为一个地跨西北到江南的庞大王朝,这样的风险也就从原来的失去一个落脚之地变成现在的一旦战败就有可能整个王朝一蹶不振。
李荩忱在主观上实际并不鼓励这种作战思路,他在之前带着大汉“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艰难征伐中,曾经几度都是采用奇兵制胜的方式战胜的敌人,这也让大汉军方愈发青睐于这种出其不意的战争方式。
然而他们却忘了,当初李荩忱带着这一支军队向前进的时候,他们的背后了无依靠,甚至就连他们的脚下所踩的土地都不属于他们,所以他们除了前进别无选择。
可是现在大汉真的还能够和之前那样像是一个无赖的赌徒一样和别人斗争么?
大汉现在并非一无所有啊。
李荩忱甚至渐渐能够理解为什么南朝这么长时间来愈发不想北上,因为谁都害怕把这烟雨繁华一夕之间败坏干净啊。
若是按照现在赌博一样冲入关中,李荩忱真的不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他也不是神仙,历史已经在他的手中被完全扭曲了,所以李荩忱也不能确保自己这一战就是成功或者失败。因此或许正如杨素所说,稳扎稳打并非坏处。
不管怎么说,李荩忱进攻杨坚,都算实打实的灭国之战,杨坚可不是陈叔宝,李荩忱自然不能指望着能够四个月之内就战胜杨坚,对付这样的对手,留出来两年的步步蚕食恐怕也有些紧张啊。
杨素此时朗声说道:“杨坚麾下现在尚且有诸如韦孝宽、李穆、梁睿等人在内的良将,又有郑译等人攘助把持朝政,宇文赟形同傀儡,能够翻起多大的浪花?因此至少短时间内杨坚的统治依旧稳如泰山。所以我们与其兵行险招,不如再等一年,积蓄力量之后举国之力,以惊涛拍岸之势扫荡关中,甚至届时可以直接从淮北和淮西出兵,夹击洛阳,一战而天下一统!”
掷地有声,也如黄钟大吕,在所有人的耳畔和胸中激荡。
以倾国之力,一战定天下!
这个时候大家才发现,实际上杨素才是这朝堂上最大的赌徒,当所有人的关注点还在关中的得失时候,杨素已经把目光看向了整个北方。这个杨处道,好大的口气,也好大的胃口!
李荩忱霍然起身,目光炯炯盯着杨素。
而杨素郑重一拱手:“陛下,臣请以此计策定中原!”
萧摩诃和裴子烈等人下意识地交换目光,萧摩诃似乎还有些犹豫,裴子烈则霍然出列:“陛下,臣附议!”
裴子烈素来性情稳重,这一次突入武关险中求胜本来就不符合他的一贯风格,只不过军中风潮如此,他也不可能不顺应罢了。可是现在杨素直接提出来了更有效的方案,正中裴子烈下怀,裴子烈自然毫不犹豫地表达自己的支持。
蒋元逊此时也郑重一拱手:“陛下,老臣以为善!若是陛下觉得老臣尚可为马前老卒,还请陛下准许老臣去南阳,为陛下再立新功!”
蒋元逊作为老将,从南陈时期开始就一直作为京城的“守门人”,与其说是依靠资历升上来的,倒不如说是依靠他这么长时间以来的尽忠职守。之前太尉府打算以轻兵长驱关中,自然轮不到蒋元逊这样的老将上场,但是现在朝廷既然要以大兵压境、以堂堂之阵进攻,那他蒋元逊也想要抓住机会寻求真正的建功立业,而不再是单单凭借诶自己的资质和年龄在这里位居高位。
军方的两个大佬都已经表态,萧摩诃自然不可能再等着,更何况其中一个还是自己的女婿,他怎么着也得和裴子烈同进退:“陛下,微臣附议。”
“陛下,臣附议!”唐正良和吴凭等人一齐说道。
军方的意见已经统一,那他们这些和军方的纠葛最深的部门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