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正严自二十五岁即位,至今已有三十五载,在其施政期间以仁慈治国,在国中减轻徭役赋税,为人勤于政事,又爱民用贤,因此远方慕之,悉来贡献。因此使得大理国力比之其父段正淳在位是强了不知几许,而且高氏专权的状况虽未有根本性的变化,但却也逐步树立了段氏皇室的威严。</br>对内如此,对外上段正严更是显示出极其卓越的远见和君王的智慧。其时大宋虽然经济发达,但因边境与辽、西夏时有战事发生,因此需要大量战马。但战马最为主要的产地便是西夏所在的大西北地区和辽、金所属的东北地区。面对这些外族,除了对西夏作战时大宋有所胜绩外,对辽、金的战役几乎都是以大败亏输收场。因此,在西北马源不足、东北马源无望的情况下,只能依靠相对于和平的西南地区。而大理自一开始便确定了依附大宋的策略,而到了段正严主政之时,这项举措更是得到了极力的推进。</br>一方面段正严从官方和民间两处使力,对大宋进行持续交往,从而发展了自先秦时期便有的南方丝绸之路,将大理国成为连通中原与交趾等东南亚之地的重要通商之路。</br>而另一方面,则是积极推动与大宋的加封事宜。早在大宋建国之初,大理国就多次要求加封、通商,但大宋总以疆土未平,灾害频发,册封之事得等到治平之时,以至于这件事迟迟难以推动。而段正严即位之后,他决心不再空等治平之时,而是积极物色外交精英,并将他们派到中原寻找机会。最终在贿赂了广州观察使黄璘大量的金银珠宝后,由黄璘上奏朝廷,说大理国“慕义怀来,愿为臣妾”。最终徽宗就诏黄璘置局于宾州,命其“凡有奏请,皆俟进止”。</br>在成功打通大宋朝廷中的上层关系后,段正严又派遣进奉使,带着贡马三百八十匹及麝香、牛黄、细毡、珠宝等名贵物品至汴京入贡,并向徽宗皇帝献乐舞。而与使团同到的,还有段正严的国书,在书中段正严表明了愿与大宋保持和平、通贡经商并希望册封的愿望。而徽宗皇帝见其言辞恳切,又因使团所献贡品十分满意,因此终于下旨封段正严为金紫光禄大夫、检校司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br>大理国使团在此次汴京之行后,更是充分领略了当年大宋国都之繁华,在返回大理后向段正严讲述了汴京“船舻相衔,千里不绝”的热闹场面,以及“万花争出粉墙,细柳斜笼绮陌”的秀丽景象。而徽宗也投桃报李,特派使团随大理国使团一道返回羊苴咩城拜会段正严,并颁赐日历一册,象征大理奉正朔、臣大宋。</br>随着段正严的请封成功,大宋与大理国的关系越发亲密,互通贸易日益频繁。直至后来大宋所买的马匹大多都来自大理国,尤其是高宗皇帝南渡后,彻底丧失了北方的马源,因此军中战马几乎皆来自大理国。</br>可以说,在段正严的努力下,这条南方丝绸之路在一段时间里得到了很好的复苏,使得中原汉民族与西南少数民族间的交流日益频繁,极大地促进了民族的融合。</br>但在靖康之乱后,大宋日渐式微,而段正严此时也与大宋渐行渐远。而到了如今,随着他日渐衰老,国中段氏与高氏两族在王位的问题上争夺越发激烈,虽然此时段正严尚在位,在明面上还未曾发生大乱,但暗地里的争斗早已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这些,都令段正严心力憔悴。这也是为何自杞国自立为国,大理却只是象征性地发动了几个征讨便草草收场的原因。</br>这次云涛自尽,自杞国眼看便要分崩离析,这种好机会虽然段正严已近暮年,也断然不会放过,因此他才命相国高量成好生探查一番这青溪山上的宋军来路,自己也好知道是谁间接地帮助了自己。</br>想到这里,段正严轻声唤道:“法明师侄。”</br>听得他话音刚落,便从暗中闪出一名年轻僧人来,双手合十道:“陛下有何吩咐?”</br>段正严开口道:“你且传讯于南宁州那边,好好探探这青溪山上宋军来历,为首之人有哪些,资料务必越详细越好。查明之后,速速回报于我。”</br>那年轻僧人答应一声,一个闪身又消失在了暗处。</br>待其走后,段正严缓缓闭上了眼睛,心中不禁暗暗想着,也许这便是段氏一脉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若是能够将这次机会把握住,那自己这一生也便无憾了。</br>当云涛自尽,自杞国纷乱之事渐渐平息,青溪山上则恢复了往日的热闹,云松在安葬了兄长后,更是牢记其遗言,与岳飞等人走得更近,而弥勒部族人也更加死心塌地为青溪山效力。而师宗部的平定稍有波折,兀突骨毕竟势力不大,在就任蛮主时有数个大族提出了反动意见。但一夜之间,这几个大族的族长纷纷离奇失踪,而剩余族人则当即表示支持兀突骨就任。这中间,自然有岳飞等人暗中操作的功劳。</br>至此整个南宁州弥勒部、师宗部两大部落都在青溪山掌握之中,至于磨弥部等一众小部落也听闻了青溪山寨大名,不敢有所造次,竟然使得南宁州一派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