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标轻声对朱瀚道:“瀚王叔,此次水利工程即将竣工,乃是大明之幸,百姓之福。标儿深感自己还有许多需要学习之处,望瀚王叔日后多加指点。”
随着水利工程的圆满结束,春日的暖阳温柔地洒在大地上,万物复苏,一片生机勃勃。朱瀚与朱标站在新建成的灌溉渠道旁,望着潺潺流动的清水滋润着干渴的土地,心中满是欣慰与期待。
“瀚王叔,这工程不仅解决了百姓的灌溉之困,更为我们大明的农业生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朱标望着远方,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憧憬,“接下来,咱们是不是该着手准备春闱之事了?”
朱瀚点了点头,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沉稳与坚定:“殿下所言极是。春闱乃是国家选拔人才之大事,关乎我大明未来的兴衰。我们必须全力以赴,确保此次科考公正、公平,为国家选拔出真正的栋梁之才。”
“瀚王叔,您觉得此次春闱,我们应当如何筹备,才能避免以往科举中的一些弊端?”朱标转而向朱瀚请教,眼神中充满了对这位叔辈的尊敬与信任。
朱瀚沉吟片刻,缓缓说道:“殿下,科举之弊,多在于徇私舞弊、关系户横行。要想根除这些弊病,首先得从考官的选拔与监督上着手。我们应当挑选那些品德高尚、学识渊博之士担任主考官,同时设立严密的监督机制,确保整个考试过程公正透明。”
朱瀚深思熟虑后,决定面圣,亲自向朱元璋推荐太子朱标主持春闱。
次日清晨,朱瀚身着朝服,手持奏章,步入金碧辉煌的宫殿,向朱元璋行礼请安后,缓缓展开话题:“陛下,微臣有一事,恳请陛下圣裁。”
朱元璋目光温和,示意朱瀚继续:“瀚弟有何事,但说无妨。”
朱瀚躬身道:“陛下,春闱将至,此乃国家选拔英才之盛事。微臣以为,太子殿下标儿,心怀天下,才德兼备,且对朝中事务日渐熟悉,若能主持此次春闱,必能彰显陛下圣明,亦能历练太子殿下之能力。”
朱元璋闻言,眉头微蹙,似乎有所顾虑:“瀚弟所言有理,然春闱之事,关乎国家未来,责任重大,标儿虽已有所成长,但恐经验尚浅,难以独当一面。”
朱瀚早有准备,从容不迫地答道:“陛下所言极是,春闱之任,确非儿戏。然臣以为,太子殿下可于老臣辅佐之下,共同主持。微臣愿亲力亲为,辅佐太子,确保春闱公正无私,选拔真才实学之士。”
朱元璋沉思片刻,缓缓说道:“瀚弟,你的提议朕已深思熟虑。标儿虽天资聪颖,然春闱之事,非同小可,不仅关乎国家未来栋梁之选,更涉及朝野上下之公正与清明。朕恐标儿年轻气盛,难以驾驭如此重任,万一有失偏颇,恐损朝廷威信。”
朱瀚闻言,并未气馁,反而更加坚定地说道:“陛下,微臣明白您的担忧。但太子殿下近年来在朝中历练,已展现出非凡的才华与决断力。且此次春闱,微臣愿亲自辅佐,确保每一环节公正无私。此举不仅能彰显陛下对太子的信任与栽培,更能激励太子殿下更加努力,为朝廷分忧。”
朱元璋轻轻摇头,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容置疑的威严:“瀚弟,你的忠心朕心领了。但朕意已决,春闱之事,还需由经验更为丰富的老臣主持。标儿可在一旁观摩学习,积累经验,待时机成熟,再委以重任不迟。”
朱瀚见陛下心意已决,只好躬身领命:“陛下圣明,微臣遵旨。只是,微臣斗胆请问,陛下心中可有合适的人选主持此次春闱?”
朱元璋沉吟片刻,目光在朝堂上缓缓扫过,最终停留在了燕王朱棣身上。朱棣,这位以勇猛善战着称的皇子,近年来不仅在边疆屡建奇功,更在朝中展现出非凡的政治智慧与决断力,深得朱元璋的赏识。
“瀚弟,朕意已决,此次春闱,便由棣儿来主持吧。”朱元璋的声音沉稳有力,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威严。
朱棣闻言,连忙从列班中走出,跪拜行礼,声音洪亮而坚定:“儿臣领旨,定不负父皇厚望,定当竭尽全力,确保春闱公正无私,选拔出真正的国家栋梁。”
朱瀚见状,心中虽有微讶,却也迅速调整心绪,向朱棣投去赞许的目光,随即躬身向朱元璋行礼道:“陛下圣明,燕王殿下英明神武,定能胜任此重任。微臣愿全力辅佐燕王殿下,确保春闱顺利进行。”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对朱棣的信任与期待:“棣儿,瀚弟经验丰富,你要多向他请教。此次春闱,不仅是选拔人才之机,更是你历练成长之时。切记,公正无私,方能服众。”
朱棣再次行礼,语气更加恭敬:“儿臣谨遵父皇教诲,定当与瀚王叔携手合作,共同确保春闱之公正与透明。”
随着朱元璋的一声令下,朝堂之上顿时静了下来,所有目光都聚焦在了朱棣和朱瀚身上。朱棣,作为朱元璋最为器重的儿子之一,以其果敢与智慧闻名;而朱瀚,作为朱元璋的亲弟弟,更是以稳重与谋略着称。两位皇室重臣的联手,无疑为即将到来的春闱增添了几分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