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会之上,气氛静谧的可怕,鸦雀无声,文武百官像是吃了哑巴药一样,一个个低着头一言不发。
都不敢开口说话。
外头风波愈演愈烈,谣言越传越广,并且涉及到太子储君,谁要乱说话,是会遭殃的。
朱厚照端坐在皇座上,气势不怒自威,虎目嗜血而狂暴,充满了杀意与怒火。
造谣他的儿子谋反,那些人好大的胆子,真的以为他不敢杀人吗?
在这特殊时期,他不想掀起太大的乱子,不代表他就能容忍那些人肆无忌惮的闹腾。
“外面谣传太子谋反,欲行玄武门之变,对此众卿难道就没什么想说的?”
语气幽幽,听不出喜怒,却令群臣更为惶恐。
隐而不发的皇帝才是最可怕的。
“一群吃饱了没事干的混账。”
群臣暗骂不已,将那些造谣生事之人的祖宗十八代问候了一遍又一遍。
自己找死也就罢了,还连累他们也跟着担惊受怕,简直不当人子。
小心翼翼的抬头看了朱厚照一眼,内阁首辅杨一清站出来说道:“陛下,外面盛传太子谋反,纯属空穴来风,无稽之谈,恳请陛下严查背后生事之人,还太子一个公道。”
“首辅大人所言甚是,造谣诬陷太子,幕后之人其心可诛,绝不能姑息。”
“造谣太子谋反,扰乱我朝局势,此乃死罪,宁枉勿纵!”
群臣纷纷跟着附和,为朱启元站台说话。
他们跟着朱厚照一起灭掉其他各朝,天然就与各朝遗臣有一份仇怨在身,加上利益之争,更是融不到一块去,彼此两看相厌。
若朱启元倒下了,未来继承皇位的不是朱厚照的子孙后代,而是其他各朝遗臣推举出来的,那么他们的下场绝对好不到哪去!
一朝天子一朝臣,岂是虚言。
所以,不管朱启元有没有谋反,他们都得保住朱启元,保朱启元就是保他们自己。
群臣的态度让朱厚照颇为满意,起码他的人没有把路子走歪了,还清楚谁才是他们主宰他们未来的主。
目光看向身边站着的朱启元,心里杀意再度暴涨,如黄河泛滥,一发不可收拾。
不大开杀戒,清洗一番,有些人还以为他老了,提不动刀了。
造谣朱启元谋反?
朱启元有没有谋反,他这个当爹的能不知道。
若要谋反,在他闭关期间,朱启元早就动手了,何须等到现在。
缓缓站起身,先是拍了拍朱启元的肩膀,示意朱启元勿要做声,一切交给他来处理,而后面向群臣,再也压制不住心中的怒火。
“太子有没有谋反,朕比谁都清楚,外面那些谣言,纯属捏造诬陷,其心可诛,其行难恕。”
“抓到幕后造谣之人,朕必将其碎尸万段,挫骨扬灰。”
修为臻至太乙巅峰,已经有资格踏足时间长河,把握命运因果,天下诸事一眼而明,安王与那些各朝遗臣的谋划瞒不过他的双眼。
正因为他全都清楚,才无比的愤怒,意图搞垮他的儿子,觊觎他的江山传承,那好,参与诬陷朱启元的人一个都不用活了。
“刘瑾,谷大用,张采,曹正淳,林平之,朱无视”
“命尔等彻查造谣诬陷太子一事,抓住造谣之人,立即处以极刑,诛十族。”
一次性把手里常用的刀都亮了出来,可见朱厚照此时愤怒到了何种程度。
各朝遗臣只是单纯的争权夺利,朱厚照说不定还会陪他们玩玩儿,政治斗争不就是你来我往,但他们胆敢盯上他的儿子,朱厚照就不能忍了,直接掀桌子,不讲规矩了。
朱厚照倒要看看,是各朝遗臣的脖子硬,还是他的刀更锋利。
杀气腾腾的看着文武百官,朱厚照怒火冲天道:“朕只有一个儿子,谁企图让朕断子绝孙,朕便让其十族尽灭。”
“朕还没死,更没湖涂,区区谣言,不足为道,但此风断不可涨,希望众卿引以为戒。”
群臣噤若寒蝉,因大明一统而有所松懈的心再次变得谨慎起来,他们都明白,皇帝这是在警告他们。
造谣诬陷太子谋反之人必死无疑,但经此一事,也让皇帝对他们产生了戒备心理,毕竟造谣是不需要本钱的。
万一哪一天,他们对朱启元这个太子不满意了,岂不是也能通过造谣诬陷,从而赶走朱启元,另外支持一个令他们满意的人上去。
朱厚照虽只有一个儿子,但却还有孙子,直接越过太子,扶持一位太孙也未尝不可,只要皇位仍在朱厚照一脉就行。
这样的操作不是不可能实现,其实际操作性非常高,朱厚照便是念及于此,才会防范于未然,防止这些大臣有样学样。
朱厚照冷冷的看着群臣,他已经警告过了,若群臣日后胆敢随意造谣诬陷,就不能怪他心狠手辣了。
目光挪动到刘瑾,谷大用几人身上,在曹正淳,林平之,朱无视的身上停留了片刻。
彻查造谣诬陷一事,之所以有此三人,是因为这是朱启元的人,是他给朱启元准备的三把刀,这三人参加彻查造谣一事,亦是表明他对朱启元的绝对信任。
利刃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