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妨,将在高丽的工匠调回来便可!”
朱棣直接说道。
“殿下英明,微臣居然忘记了,我燕王府在高丽也有工匠!”
朱复眼睛一亮,随即又连忙说道:“殿下,铺建这么多段的水泥的大道,也需要诸多记账的书吏。
不若殿下也顺势,从高丽调回一些书吏来?”
“府上书吏不够?”
朱棣有些疑惑道。
朱复无奈道:“殿下,府上书吏是足够的。但是,将府上书吏都派去管理这些水泥大道,那府上的诸多事务,便无人可用!”
朱棣微微点头,随后便看向一旁的郭安。
“郭卿,高丽可调回多少书吏来?”
郭安连忙摇头,“殿下,高丽一个书吏都调不回来!
甚至,不仅高丽调不回来书吏,微臣还要从府上,带上几个书吏前往倭国。”
听此,不等朱棣说话,朱复便怒气冲冲道:“郭长史,既然书吏不够,那你为何还要建议殿下铺建这般长的水泥大道?
你可知,这两年你不断的将府上的书吏,都带去高丽与倭国,老夫每日的处理府上政务有多困难?”
郭安脸色一惊,“怎么会如此,仅仅几个书吏,竟使得朱长史这般艰难呢?
我记得,城外的书院,每年都会招录固定的寒门书生进入书院,难不成现如今书院出了贼人,不允许寒门子弟进入书院了?”
“书院并无贼人!”
朱复被郭安这么一问,心中的愤恨直接被转移到了书院上。
“那我燕王府每年最少都可招上三十位书生为书吏啊,甚至要是短缺书吏,招录五十位,甚至是六十位,应该也不成问题的啊!”
郭安满心惊诧道。
朱复轻轻叹息了一声,说道:“郭长史有所不知,因为书院的小课堂,让很多的寒门书生,也都想要考取功名了!
是故,很多有才华的寒门书生,宁愿贫苦的留在书院,也不愿来府上为书吏!”
“原来如此!”
郭安轻轻点了点头,“那便招录那些士绅家中子弟,或是商贾之子。”
“招录士绅与商贾之子?”
听此,朱棣与朱复两人都是一惊。
“这如何使得?”
郭安轻轻一笑,道:“殿下,朱长史,为何不能招录士绅与商贾之子?”
朱复摇头道:“如若出现心怀不轨之徒,与他们家族勾结起来,那我燕王府必然损失惨重!”
郭安直接嗤笑一声,“朱长史,敢有书吏勾结他们家族,贪墨府上钱财,那殿下直接派人抄没其家族,岂不是连本带利都要回来了?”
“这……”
朱复一愣。
而一旁,朱棣则是眼中异光闪烁。
郭安继续说道:“不过,招录寒门子弟进燕王府为官,便是为了给他们一条好的前途而已。
既然有人不愿,那便招录愿来府上的。
如若还缺少书吏,想必会有很多商贾士绅子弟愿进入我燕王府!
当然,进来我燕王府必然是可吃苦耐劳,还有才干者……”
“可!”
一旁,朱棣直接说道:“朱卿,日后我燕王府再去招录书吏,也可招录那些士绅商贾子弟。”
郭安继续说道:“另外,如若有功名者,也可为我燕王府书吏。”
“功名者?”
朱棣与朱复两人都是一愣。
要知道,在这会,大明才经过几轮的科举。
考下功名的士子,还算是比较稀少的。
哪怕是秀才想要为官,也可进入一个州县县衙,当一个书吏。
“正是!”
郭安道,“殿下,咱燕王府要攻打治理高丽与倭国,未来需要的官吏会越来越多啊!”
“如此,真的会有功名者前来为我燕王府书吏?”
朱复还有些不自信,不过眼中却满是期待。
“定然会有!”
郭安一脸肯定道。
“大善!”
朱棣满脸大喜,自从前几日听了郭安的‘真心’之言后,朱棣的心态,也发生了些变化。
以前,他最多从未想过,去招录那些考下功名的士子。
现如今,哪怕是有进士前来,想要在他燕王府求个一官半职,他朱棣也要答应。
见此,一旁的朱复神情一怔,他突然反应过来,他刚刚不是要埋怨一番,只顾给他增添政务,还一直带走他调教好的书吏?
怎么这会,突然就莫名的讨论起,该给长史司招录什么书吏?
如此,岂不是又给他这个长史增添麻烦?
不过,郭安并没给朱复反应的时间,直接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
“殿下,朱长史,我燕王府应让那些读了书的士子明白,长史司的书吏,并不是什么不值钱的职位,也不是什么人都可随意混进来的!
我燕王府的书吏,每一个派出去,都可独当一面,会治理一方州县,精通大明律法,精通记账……
我燕王府的书吏,每一个都是贤才,最后都要派去高丽与倭国,他们要负责教化那些蛮夷,要治理那些蛮夷之地,为我大明开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