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三个多时辰后,朱标这才走了出来。
“清醒了吗?”
朱允熥哪敢多说,只能点头道:“清醒了。”
“那就走吧。”
朱允熥双手撑地起身,朱标上前拉了一把,搀扶着朱允熥站了起来。
“谢父亲。”
跟在朱标身后,一瘸一拐的进门。
还没等他行礼,老朱便道:“坐吧。”
朱允熥也没客气,寻了把椅子往下一坐,魏良仁的茶水便递上来了。
喝了茶,润了嗓子。
朱允熥主动道:“足利义持攻破京都,控制了足利义满,子弑父天理难容,这是大明出兵的最好由头。”
老朱急切喊他回来,估计也是为了这事。
说到这,朱允熥又补充,道:“足利义持能打下京都,说明实力已经很强悍了,等他清洗完足利义满的元老,再对他出兵恐就会困难很多了。”
“唯有现在,才最适合浑水摸鱼。”
话才刚说完,便被老朱白了一眼。
“你也知道现在最适合出兵?”
“大白天的就喝的舌头都僵了,你还知道你要做啥事吗?”
朱允熥低着头,哪还敢辩驳。
这只能说他时运不济,他等了倭国那么久的消息,那几天啥情况都没有。
偏偏今天多喝了几杯,就出了这么大的事情。
被老朱训了快一炷香,最后还是朱标出面解脱了他。
“已经找你四叔来了。”
“你四叔去过倭国,又在训练水军,先听听他的意见再说。”
又过了半个多时辰,朱棣这才姗姗来迟。
在朱棣见礼之际,朱允熥便大致介绍了情况。
对于在倭国的布局,朱棣也是了解的。
听闻后,短暂的沉默了片刻,随后道:“足利义满能实际控制倭国,说明他在幕府的影响力远大于足利义持,现在能被足利义持打败。”
“说明他因为由于对大内义弘和龟山的两线作战折损的太厉害了,足利义持并不是无能之人,一旦他重新整合了幕府。”
“即便有大内义弘和龟山两个外敌,他攻打京都控制足利义满的事情恐也很难再有效利用了。”
“大明有必要抓住这一机会,即刻出兵了。”
朱棣的建议和朱允熥的差不多。
之后,朱标问道:“出兵多少合适?”
朱棣又是一番思考后,回道:“最多一万就可以,倭国人口远不如大明,这么长时间的内战又消耗很多,一万完全可以解决。”
兵在精不在多,够用了就足可。
老朱问道:“大明的船能支撑吗?”
说大明战船不行,那是相较于宝船的,与倭国相比那还是很有优势的。
“没有问题。”
朱棣斩钉截铁的,没有丝毫拖泥带水。
“传旨兵部调拨一万水军,即刻出征倭国。”
“老四领兵。”
老朱更没拖泥带水,当即就下了旨。
目前,水军本就由朱棣在训练,这就省了五军都督府的出面。
另外,因为在整合加训,粮草等物资远远优于平时,也就不用户部重新调集了。
种种情况结合之下,这就致使这次的出兵能够如此迅速。
“遵旨。”
朱棣随即拜下,领了老朱的旨。
朱允熥站在旁边,嘴上才刚有了动作,便被老朱一板子打了回去。
“你就免了。”
“咱让你是出去学本事的,你既然无法约束自己,那就待在咱眼皮子底下,咱来继续亲自盯着你。”
“总不能让咱的江山,亡在你的手里。”
对于老朱的脾气,朱允熥早摸清了。
凡被他认准的事情,越是解释越越严重。
就像现在。
他但凡敢多狡辩一句,那就不是被臭骂一顿就能解决的了,少不了就要挨顿揍了。
朱允熥摸摸鼻尖,先主动认了错。
随后,才道:“皇爷爷,高煦同样仰慕四叔的弓马骑射,但四叔需常年在外领兵,一直没有太多时间跟随四叔学习。”
“四叔这次训练水军恰好是个机会,不如就让高煦也跟在四叔身边打磨一下拳脚,将来也能出去建功立业。”
既承认帮朱高煦说这事,总是该履行的。
听罢,老朱瞥了眼朱允熥。
微微停顿片刻,终还是退了一步。
“老四,你决定吧。”
朱棣作为一个藩王,约束他的东西很多。
外出的仪仗,包括带谁不带谁,这都是有规定的。
没有老朱的单独松口,朱棣对朱高煦再待见,出去的时候也没办法把他贴身带在身边。
“谢谢爹。”
朱棣笑了笑,向老朱道谢。
五日后,朱棣点兵出征。
朱允熥挤出时间,在码头上送别。
“四叔,一切顺利。”
朱允熥拱拱手,把倭国的布置和盘托出。
朱棣背井离乡孤军作战,唯一能依靠的就是倭国提前布下的这些暗桩。
说不准,哪个暗桩就能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