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家奴家自会清算,不知铁甲船,明郎可愿割爱?”
石慧娘楚楚可怜地看着杨明。
邱工匠已向她汇报过铁甲船一事。
言称那铁甲船的技艺远胜他们石家的造船工艺。
个中精妙,石慧娘不懂。
但她想也能想到,铁船总比木船结实,遇上海盗、风暴便能多几分抵抗力。
这对于石家的海上商队而言,实在是太重要了。
石家商会名下的几盘生意,就数海上商路最挣钱。
一年来回一趟,便能获利上千万两银子。
前提是船队能平平安安地往返。
可海上的风险极大,有天灾,还有人祸。
海盗、飓风、海啸等等,每一趟船队出去,就几乎没有能完整回来的。
他们石家近十来年,也不敢把生意全放在海上了。
每次出海组建的船队,只有小半是他们自己的货物。
剩下的倒有大半是其他商会委托他们售卖的东西。
若是全军覆没,石家要赔一半本钱。
若是能平安回来,便可以拿三成抽头。
减低风险的同时,利润也大打折扣。
石慧娘是一个有野心,而且很好强的人。
她希望石家能在她手里做大,而不是维持原样,甚至是走下坡路。
所以她才不惜以宝岛相赠,希望能从杨明手里换到铁甲船,以此来增加自家船队平安返航的概率。
杨明太了解石慧娘
了。
这倒也不是工于心计,而是她出身在商贾之家,满脑子生意人的思维。
一物换一物,等价交换。
蒸汽机船的技术和这座矿岛的价值,孰轻孰重,很难说得清。
矿石,有钱也买不到。
蒸汽机船,领先这个时代七八百年,同样是买也买不到。
但问题,还不在于价值是否对等。
而在于,铁甲船暂时是见不得人的。
杨明哑然失笑道:“慧娘,铁甲船不能给你,并不是我小气,而是这东西太违禁了,你们石家的商船是要跟大兴的商会打交道的,若是被人发现船身覆盖了一层铁甲,这么多铁,你怎么解释?”
石慧娘呆住了。
百密必有一疏,她一心只想着铁甲船的优势,竟忽略了这么大的弊端。
铁甲船的铁甲加起来起码有数十万斤,大兴丢了北地之后,一年冶铁也不过数百万斤。
到时别说她解释不了这些铁从何而来,就是冶炼技术也瞒不住。
“是奴家疏忽了。”
石慧娘叹了口气。
杨明安慰道:“所以这铁甲船暂时不能曝光,不过,我也有其他办法。以后石家船队出海,我会派人从旁护卫,有什么危险只管交给我家的军队,若是官府问起,你推脱说全然不知便可。”
“明郎,当真要建军?”
石慧娘知道杨明打算招兵,也知道他手里有三千副
武备。
但她最初以为,杨明只是想像石家一样,组建个千人护卫队。
可听杨明这话,还能派人护送船队,这就不是护卫队,而是成编制的军队了。
历朝历代都不允许私人组建军队,大兴也不例外。
地主豪强、商队打着护院的名号,组建的武装力量顶多不超过百人。
石家是因为有海上商队,护卫队人数才破例多了些,但也只有千人。
再多,可就有些逾矩了啊。
杨明直言不讳,卖起了惨:“你也知道我得罪了宋宏,手里没点武力,我害怕啊。”
石慧娘也是个胆大包天的主,只是问了一句,压根没放在心上。
三人又回到了平原。
几个老人上来请安。
这里本是石家留作避难之用,一直没有派上用场。
但房子建了,若无人打理,很快就会破败。
所以石慧娘在岛上留了些人看守。
这些老人都是石家的心腹,年纪大了才退下来的。
本来一应物资都有石家定期送来,但他们还是闲不住,才开垦了几亩田出来解闷。
石慧娘解释了一番道:“这几日奴家便安排他们回明州,明郎何时派人来接手石林岛?”
杨明点头道:“再过两三天吧,我要回去准备一些东西。”
这里的地理位置这么好,如果不好好利用,简直是暴殄天物。
他们当即坐船回明州,
杨明写了张单子交给石慧娘采购。
石慧娘也表示,到时会派一批心腹工匠随他一起去石林岛造铁甲船。
与此同时,蒋、陈、杜、胡四家同时发力,筹备创立酒业协会一事,闹得沸沸扬扬。
杨明跑到明州的消息,总算是传到了宋宏耳中。
京城,东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