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8坏县令
他是没念过书,不怎么会算账,但是,他记得去年交了多少呀。
他的小儿子几年才刚五岁,也不到交费的年纪,老母亲过了五十六,就不交算税了,那肯定是要比去年的少的。
这时,站在一旁看着的税吏,忽然冷声道:“今年规矩改了,你不知道吗?现在,老人要到六十岁才不用交!所以,你今年还是得交五百零五钱!”
“啊?”那老汉苦了脸,能看出他的难过,但是,最后那老汉并没有再说什么了,乖乖的交了五百零五文钱,然后苦着脸走了。
过了那老汉,下一位就轮到了他身后的赵屠夫。
赵屠夫憨笑着将户籍,和去年统计人口的夹条一并呈递了上来。
里正抬眼看了他一眼问道:“叫什么名字?”
赵屠夫赶忙答道:“回里正大人,俺叫赵兴旺。”
“嗯。”那里正点了点头,从户籍本上找到此人,然后道:“赵寨村的赵兴旺是吧?”
赵屠夫连连点头:“是,是。”
“嗯。”里正没有抬头,轻嗯了一声,便开始一手打着算盘,一边唱道:“赵兴旺,成丁四人,始龀以上孩童两人,家里卖肉经商,算税加倍,成丁二百四十钱,始龀以上孩童四十六钱。”
说着抬头看了眼赵屠夫,才再次道:“总共一贯五十二钱。”
赵知潼听的都呆住了,经商的人家,算税竟然是要加倍!
然后白爷爷就跟她解释道,古代普遍重农轻商,实行这样的税收政策,也是皇帝为了防止百姓都跑去经商,而导致无人种田的一个措施。
这会儿赵屠夫和周围的人都反应平平,他们仿佛已经见怪不怪了。
赵屠夫也赶忙将一贯钱拿出来,然后又数出五十二枚铜钱,一并交给了那里正。
赵屠夫家完了后,就是一个赵知潼不认得的老汉,应该是其他村的村民。
这个村民后面是赵老头,也就是她爷爷,这会儿,赵老头很像跟赵知潼打个招呼,奈何,赵知潼没看他,导致他好几次像打招呼,给活生生压了下去。
等论道了赵老头后,那里正看完户籍之后,便抬头看向了他,笑着道:“家里有个童生?”
赵老头笑着连连点头:“是,是,孙子考上了童生。”
那里正点了点头,“行,童生应得三两银子,扣除你们家里的算税,还能得二两银子二百钱。”
说完,便将银子交给了赵老头。
这下,赵知潼又不理解了,便问起了白爷爷:“为啥别人来是交钱,我这便宜爷爷还能拿钱?”
白爷爷想了想到:“古代读书人的地位很高,若是读书人,不仅不用纳税,还能每年获得国家给予的生活补助。”
“哦,原来是这样啊!”赵知潼一脸的恍然大悟:“那,我也读书了,是不是也能得钱?”
白爷爷捋着胡须笑了起来:“傻丫头,读书人可不是念了几本书,就成读书人了,读书人得有身份,至少得是个童生。”
“哦,这样呀。”赵知潼眨了眨眼,不由有几分失望来。
赵知潼就站在最前面,盯着里正打算盘看的认真,里正也早就发现了赵知潼,但是,见这小丫头乖巧也不捣乱,他也就没去理会她。
随着时间的推移,队伍以缓慢的速度前进着,眼瞅着,就快要轮到赵冬了。
这时,那税吏忽然出去了一趟,紧接着回来,就又提出了一个整改,说是,刚接到上头的通知,需要交口税的孩童年纪,从八岁降到了六岁!
周围排队的百姓们除了一脸苦色,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反应,仿佛是对这种随时变动的规则习以为常了。
民不与官斗,他们都只是平头老百姓,怎么敢跟官府叫嚣,只能交完税后唉声叹气的离开。
而这时,白爷爷忽然开口:“丫头,你就不奇怪,为何那税吏忽然加钱,却少百姓带的钱不够的?”
赵知潼眨了眨眼,回忆了下,还真是诶,除了极个别的少了几文钱,被税吏要求回去拿外,大多都是带足了钱来的,就连他爹临出门时,也在算好的算税上多拿了一百钱。
然后白爷爷就叹了口气道:“看来,像今日这种忽然修改政策的事情,之前是经常发生的,所以,村民们都养成习惯了,交税时,必会多带一些钱来。”
听完这话,赵知潼的小脸都皱了起来。
而这时,交税的队伍已经排到了赵冬,他们家的赵愈和赵丫几年已经满八岁了,所以,这个政策改不改都是要交钱的,所以倒是也还好。
赵冬匆匆交完税后,就抱着赵知潼回去了。
一路上,赵知潼无意间听到沿途的几个路人,小声的议论声。
“唉!今年你多交算税了吗?”
“可不,我家小儿刚满六岁,多交了二十三钱!”
“唉,我家老人还没满五十六,今年没多交,就是不知道明年了,明年若还是今年的政策,我家就要多交一百二十钱了!”
“不过,好在没有全部加钱,我听说,临县去年就是直接将算税提高了十文钱,真是缺德!”
“嘘,别说了,小心被人听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