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 id="tet_c">曹斌等人带着十来万军队回到盐州之后,就收到了朝廷的文书,催促他们尽快回京。
于是将大军交于种世衡,他则带着种家二郎、三郎,与杨家女将轻装进京。
带着种家子弟,是因为种世衡想借助这次功劳,让他们进京谋职。
而且曹斌也十分看重种家,有意拉拢提携,正好一拍即合,两厢便利。
种家人才辈出,这两人从小被种世衡培养,军略尤其突出。
正好可以帮曹斌带兵,补足他的军略上的缺陷。
“伯爷,你说朝廷会封我们什么官?”
种三郎颇为期待地问道。
曹斌哈哈笑道:
“此次征伐西夏,你种家功劳不小,或许能得个爵位也说不定。”
种三郎顿时惊喜起来道:
“真的吗?”
曹斌正要点头,杨家三娘却泼了他一头冷水道:
“种家小子,你不要高兴太早了。”
“曹斌那是安慰你,爵位哪里那么容易得到?”
“况且我等最终功亏于溃,恐怕回朝之后,还要被人诟病呢!”
说到这里,杨家女将的脸上都出现了一些忧色。
曹斌有些无语,杨家被朝廷整的过于敏感了。
这次出征虽然没有平灭西夏,但收获也不小,更是打到了西夏首府。
朝廷若连这样的功劳都不奖赏,岂不是寒了人心?
这时,鄜延军监军太监,梁吉却哈哈笑起来:
“诸位将军不必担心,报功之事交给洒家便是,我看哪个不要命了,敢质疑我等功劳!”
说着,他看向环庆军监军太监道:
“老王,你说是不是如此?”
自从与曹斌汇合之后,王太监几乎言听计从,从不发表意见,杨家女将差点都忘了他的存在。
王太监见众人都看过来,自得地笑了两声道:
“别的洒家不敢保证,但咱们的功劳绝对不会打一丝折扣!”
童贯本来与种家有些矛盾,但跟了曹斌后,见他对种家十分器重,立刻改变了态度。
没想到接触之后,他竟与种家二郎很有共同语言,于是二人就成了知交好友。
本来他正与种二郎说些兵法,听到杨家三娘的话,眼里顿时冒出煞气道:
“谁敢昧下咱们的功劳,洒家要了他的命......”
他正等着军功赎罪呢,如此大功,除了赎罪,或许还有升官的机会。
若有人在军功上找他的麻烦,那就是他的死敌。
杨家女将见这三个太监一副杀气腾腾的模样,不禁面面相觑。
她们以往带兵,跟监军太监的关系向来不算很好。
而他们却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将帅的军功。
所以她们以往报功的时候,总是被各种刁难,本来立下的功劳很大,到了朝廷那里就不对味了。
只有惊动寇准和包拯等正直的官员,才会有申辩的机会。
这种积极帮忙报功的太监,还从来没有遇到过......
见她们一副惊讶的模样,曹斌有点腹诽。
她们从来都不了解这些太监。
若不是这次功劳已经足够,几个太监甚至会虚报一些功劳。
童贯带领的河东军无粮之后,就曾动过杀“良”冒功的心思。
这个“良”就是西夏普通百姓。
因为搭上曹斌这条船,他才没有实施。
虽然这三个太监的阴狠表情让人有点不适,但杨家女将却突然感觉心里特别爽。
她们发现,跟曹斌一起打仗,别管他正事干的好不好,所有的身外事都不用格外操心,必定是顺风顺水。
她们只管用心打仗就行,工作环境特别舒服。
就像环庆军的监军王太监,在没有与曹斌汇合的时候,他还想指手画脚。
但一见到曹斌,马上就改变了态度,言听计从,从不插嘴,像个透明人相似。
也不知道曹斌是怎么做到的。
其实她们哪里知道,这事根本不需要曹斌出面,童贯和梁吉就把那王太监搞定了。
何况曹斌一向喜欢以银子开路。
那王太监只是这一趟就收获了两三万银子,对待曹斌比他亲爹还亲,恨不得把他当祖宗供起来,哪里会整幺蛾子?
转眼已近八月。
曹斌等人终于赶回汴京。
此时,潘仁美已经在半个多月前带兵北上。
在真定府城外,他以强弩阵射杀辽军一万多人,逼得辽军退回定州休整。
虽然没有击败辽军,但也遏制了辽军攻势。
与此同时,辽国第二路军也遇到了麻烦。
杨宗宝用疑兵之计将辽军诱散,然后率五千骑兵突袭,斩杀三万多人。
辽军遭受重创,兵锋被挫,顿时止步不前。
也算报了定州城调虎离山之仇。
杨宗保更因此名声大振。
有了这两场胜利,大宋朝堂顿时安稳下来!
杨家女将刚刚进入京畿境内,就听到这样的好消息,一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