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 九月初五,所有试卷批阅完毕,李斯三人将评完名次的名册呈我审阅。
三科各取百人,我着重看了前三名,依次为
甲等第一,学正科邯郸赵善本、百家一科临淄田季、百家二科长沙张立;
甲等第二,学正科南阳闻明翰、百家一科内史卫成荫、百家二科河东魏封;
甲等第三,学正科会稽苏间、百家一科颍川范文思、百家二科三川郑洛。
我抬头看着李斯,疑惑道“李相,这九人在各郡分布的如此均匀?阅卷时没有其他顾虑吧?”
李斯面色凛然,郑重道“回陛下,阅卷全是都按照陛下的吩咐誊录批阅,有陛下挑选的禁军把守,不会出现问题,臣同左丞相、御史大夫仔细核对过,并无差错!”
我点点头,第一次科考,他们还没摸清楚状况,不至于敢直接舞弊。虽然这九人都不是同一郡,但基本上集中在韩魏齐旧地,也符合黄河沿岸历史人文最为厚重的情况。
我又仔细看了剩下的人,都是有名有姓的学生,家里肯定是非富即贵,还特意留意了一下杜善,在学正科第八十名才看到他。我微微一笑,虽然不是名列前茅,总归是上了榜,肚子里还是有点墨水的。
“行了。”我将名册递给李斯“你们去准备明日张榜的事吧。”
三人躬身告退。
九月初六,咸阳宫门张榜公布三科前百人姓名。
除了参加科考的学子,无数咸阳百姓也聚集在宫门前,争相查看谁能上榜。
挤到前面的高声叫喊“学正科,邯郸赵善本、南阳闻明翰、会稽苏间、三川……”
及至念完所有的名字,有人兴奋高呼“我上榜了!祖宗保佑!”
有人悲痛大喊“完了,没有上榜,回去怎么跟父亲交代啊!”
有人伤心欲绝“啊呀,家里卖了耕牛才供我进入学宫,如今没有上榜,不如一死了之!”
……
一时间人生百态、喜怒哀乐在这张秦仕榜前展现得淋漓尽致。
外围一名俊朗的青年对旁边黑壮的青年拱手道“恭喜闻兄荣登秦仕榜,南阳自古人杰地灵,闻兄实乃大才也!”
黑壮青年正是闻明翰,闻言呵呵一笑,回礼道“赵兄客气了,邯郸亦是人才辈出之地,这秦仕榜虽未公布名次,不过想来先后顺序也是有讲究的,看来赵兄甲等第一的位置稳坐了!”
赵善本连忙摆手道“闻兄莫要害我,这城中有两千多同窗在此,哪个不是饱读诗书,此时妄言第一所属,赵某岂不是要被群起攻之?”
闻明翰哈哈大笑道“赵兄谦逊过人。不谈其他,听说西坊市有个钟鼎阁,其中的酒菜颇为美味奇特,今日高兴,闻某做客,请!”
赵善本微微点头,笑道“那赵某却之不恭了!请!”
言罢两人离开宫门向坊市中走去。两人在进城时遇见,又在同一家客栈下榻,很快便熟稔了起来。
————
四海殿中,我正在翻阅三百人的试卷,着重点还是在案例和策论上面,这两者分值占了60%,也是最能考验学生才能的部分。
正科两道案例题是何以实现国为大秦人为秦人、列举五条自元年以来新政之弊端,策论则是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甲等第三苏间的中心主旨是加强对臣服之异族的防范。大意是如今大秦周边已无强敌环伺,但周边都是刚刚平定的蛮夷,仍然需要提防他们假意臣服,伺机反叛,并列举了卧薪尝胆的案例作证。解决方法提出了两个,一是效仿嬴政迁人过去,二是采取高压政策。
我抬手看向李斯四人“你们以为此策可行否?”
他们是主考官,都看过这些策论。
李斯没看出我的态度,拱手道“回陛下,苏间所说的危险确实存在,匈奴、东胡、西域不同于百越,那里要么是草原,要么是绿洲,朝廷很难掌控,如果皇帝在世或许会采用这个方法。”
冯劫、余禾和章邯也持同样的态度。
我颇有些忧虑地说出了我的担忧“对待匈奴可以采用高压政策,朕并不反对。可东胡和西域,前者要给北胡做榜样,后者现在还有40多个国王和完整的朝廷体系,恐怕不适合采用太过严厉的法令。”
“至于迁人过去,如今秦律已经宽松了很多,哪里来的那么多刑徒迁过去呢?迁黔首是自掘坟墓!再者,西域可以如此,但匈奴和东胡都是游牧民族,我曾听乌氏牧说,秦人也有向匈奴叛逃的。”
“从吴剑的军报来看,其中叛逃过去的秦人与匈奴人的生活方式已经没有什么两样。也就是说,在这片草原上,不管生活的是秦人还是匈奴人,最终都会变成游牧民族,而游牧民族与农耕文明是天然的敌人,所以迁人过去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听完我的一席话四人陷入了沉思,余禾拱手道“陛下英明,臣等此前确实没有考虑到,但匈奴之事迟早是要解决的。大秦仅仅占领了匈奴人的草原一年,去冬就已经耗费了四十万石粮草,虽然我们收缴了他们的马匹和铁器,但臣总担心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