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一早,冯去疾和我率领留守咸阳的官吏在咸阳城南城门送别嬴政,除了维持咸阳城正常运转的官吏,几乎整个大秦的中枢都跟着一起走了。
目送嬴政东巡的队伍远去,冯去疾转头对我拱手道:“殿下,虽然皇帝出巡前曾说让臣与殿下共同处理咸阳之事,只是历来皇帝出巡,文武百官大多会跟随皇帝,因此也没有特别重要的事情,殿下尽可安心。”
我笑了笑,拱手道:“丞相过谦了,父皇让我向丞相多学习,又有阿房宫和骊山陵的建造重任交付与我,扶苏不敢怠慢。”
冯去疾哈哈笑道:“殿下谦逊好学,是我大秦之福。”
随后紧接着说道:“殿下若是不弃,可否府上一叙”
“却之不恭。”我没有推辞,冯去疾身为右相,应该深入了解一下。
随后我跟随冯去疾一起到了冯相府。
大秦有左右两位丞相,所以也有两座丞相府,一般称冯去疾的官署为冯相府,而称李斯的官署为丞相府。
主要是因为虽然冯去疾和李斯都是丞相,但实际帝国的权力大多掌握在李斯手里,嬴政也更喜欢李斯,所以大多事情都由李斯处理,李斯所在的丞相府只作办公之用,李斯并不住在里面,有自己单独居住的府邸。
冯去疾的冯相府则是办公居住一体,前院是日常办公的地方,后院是其居住的地方。据说与冯去疾交好的人替冯去疾鸣不平,凭什么李斯的官署叫丞相府,难道冯相就不是丞相了吗最后还是冯去疾站出来澄清,是他特意请求嬴政这样设置的,此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然而我却觉得,嬴政或许喜欢李斯,可要说信任的话,我觉得嬴政更信任冯去疾。原因不外乎两点:
第一,冯去疾是冯亭的后代,祖籍韩国,但从其父开始就为秦国效力,若跟李斯相比的话,他可以算是秦国旧贵族,为秦国一统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们对秦国的忠心毋庸置疑,否则冯去疾已经做了右丞相,嬴政又怎么会让其子冯劫贵为御史大夫,三公冯家独占其二;
第二,嬴政前几次出巡都带着李斯,冯去疾留守咸阳,你可以说李斯更受宠,但要说怕李斯在咸阳搞七搞八所以把他带在身边也说得过去。咸阳是都城,嬴政放心把咸阳交给冯去疾,最起码表明嬴政不担心冯去疾会搞事情。
当然,这些都是我的猜测,毕竟知人知面不知心,跟这些老狐狸在一起,我还是显得太嫩了。
很快就到了冯相府,我和冯去疾落座后下人将茶奉上。我看了一眼还是煮的茶,就抿了一口便放下了。
冯去疾注意到我的动作,笑问道:“殿下喝不惯老臣的茶”
我歉意道:“哪里,只是我现在更喜欢直接泡茶喝,煮的茶确是有点不习惯。”
冯去疾有点疑惑,茶不都是这么煮着喝吗我这还是巴蜀来的好茶呢。
看出冯去疾的疑惑,我摆手道:“冯相不必多虑,无妨。我自从落水后,发生了许多变化,一时自己也有些许不适应。”
不是自己的身体,还要模仿另外一个人,能适应得了吗
冯去疾没有纠结:“殿下要注意身体。”
随后彷佛无意间想起:“老臣前些时听说殿下对《秦律》感兴趣,又从丞相府誊去了嬴越案的卷宗,殿下一向与儒家接触较多,现在对法家也颇有兴趣了吗”
紧接着又补充道:“老臣毕竟是右相,两事老臣都略有了解。”
“是的,近来我也逐渐感觉到,法家治国确有独到之处,因此也想与儒家作比,看看孰优孰劣。”
我呵呵一笑,心道:‘果然,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想要模仿起来几乎是不可能的,就算你伪装的再像,总有很多马脚露出。好在,即使我明明白白告诉这些人我已经不是原来的扶苏了,他们大概也不会相信。’
冯去疾闻言道:“取长补短、去糟取精,殿下有此想法,是天下之幸。李相想必也甚为欣喜。”
我喝了一口茶,接着冯去疾的话说道:“是啊,李相从楚国远道而来,上《谏逐客书》,帮助大秦笼络人才,又在统一天下后主持制定《秦律》、划定郡县,可谓大才啊。”
说完我看了一眼冯去疾,估计冯去疾没想到我会这么直白,只见冯去疾脸色一僵,随后恢复自然道:“殿下所言甚是。”
我放下杯子,问出了我心中的疑问:“冯相,我有一事不明,还望冯相解惑。”
“老臣知无不言,殿下请讲。”
“为何冯相身为右相,但在每次朝会时却鲜有奏疏我实在好奇。”我感觉我问的算是比较含蓄了,其实我真正想问的是:为什么你这么划水,嬴政还不弄你……
冯去疾没想到我会这么问,在他看来,这有点羞辱的意味在里面了,言下之意不就是他不如李斯受到重用吗脸色瞬间难看起来。
我一看他的脸色,意识到这句话有点孟浪了,连忙正身道:“冯相见谅,是我失礼了。”
看到我的表现,冯去疾有点疑惑,难道不是他想的那样
随后一想,毕竟我是太子,日后的皇帝,也没什么可隐瞒的:“殿下恕罪,老臣这身子一天不如一天了,刚刚有点头痛,老臣失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