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乱世栋梁> 第一百二十七章 似是而非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二十七章 似是而非(1 / 3)

630shu ,最快更新乱世栋梁最新章节!

午后,开封税关,交易市场边上,一家酒肆二楼临街包厢,微服出巡的李笠坐在靠窗位置,看着外面的熙熙攘攘。

开封位于汴水旁,因为交通便利,所以本就商贸云集。

现在,行在设于开封,开封的人气自然就暴涨,连带着物流暴增,税关及其附属的交易市场也拥挤起来。

他看了一会街景,将视线转入房间,午餐吃剩的饭菜,已经整理干净。

李笠手里拿着一张徐州印刷的兑换券,和陪同出行的张铤一起,挖个坑给跟着来的皇太子李昉跳:

坑名(题目):官员不得在原籍为官,不得在一地久任,这制度的利弊,该如何看?

又有“引言”:

这制度,自秦汉时期就开始实行,皇帝派出官员到地方任职,收税、管理地方的同时,对付地头蛇,维持地方秩序。

逐步强化中枢对地方的控制。

对地方主官定期轮换,能避免官员长期在某地任职,形成尾大不掉的地域集团,也能防止某地豪族把持当地官府,渐渐形成割据。

当然,现在因为各种原因,这个制度未必严格执行,本地人任本地官,成了各国朝廷收买某些地方豪族的手段。

这是特殊时期的“例外”,不可当做惯例。

但是,又有一种看法,认为官员在地方任上,几年一换,又面临中枢的政绩考核,就很容易急功近利,在当地搞一些竭泽而渔的事情。

或搜刮民脂民膏,捞一把就走。

而本地出身的人,若在本地为官,那就会为家乡着想,施政会谋长远,对待乡亲们,也会温和些,没有“捞一把”就走的念头。

毕竟自己的家就在当地,要是把事情做绝了,等于是败坏自己家族的名声。

到时候家里人出门,到处都被人指指点点,戳着脊梁骨骂,搞不好祖坟都被人刨了。

所以,该怎么看这个问题?

李昉从小就接受父亲的教育,很快就意识到这问题是个坑,当然不敢贸然跳进去,思来想去,发现一个破绽。

见跟着出行的几个弟弟们,一脸懵懂的看着自己,李昉来了斗志:

“这个说法,其实是有一个隐藏条件的。”李昉笑起来,不是直接回答,而另辟蹊径,针对一个预设条件:本地人在本地为官,行事会收敛。

“能当官的本地人,极大概率是当地大族子弟,不然坐不稳位置,那么对于他们来说,需要顾忌的乡里乡亲,是哪类人呢?”

“很明显,只能是门当户对的其他大族,只有这些人,才配和他称为乡亲,至于寻常百姓,抱歉,不算乡里乡亲。”

“甚至,不算人。”

李昉说完,耸了耸肩膀,他不需要详细回答这个问题,因为问题的关键点,已经点出来了。

“哈哈哈哈,好,好!”李笠笑起来,笑得很开心,其他几个皇子听了兄长的回答,恍然大悟:原来这问题有坑啊!

李笠见儿子们都想得清楚,便说:“当初,父亲年少时,在鄱阳捕鱼、艰苦度日时,若去找鄱阳大族——鄱阳李氏攀亲戚,讲香火情,你们猜猜,他们会怎么说?”

不等儿子们回答,李笠自问自答:“你也配姓李?”

这话一出,皇子们的表情精彩了。

他们从出生时起,周围的人就对自己客客气气的,谁敢对他们说“你也配姓李”?

这是因为他们的父亲很了不起,谁都不敢看不起。

但父亲小时候,家境拮据,是个小吏,所以,谁都能欺负,谁都能看不起。

李笠见自己和长子的问答,收到效果,很满意。

他说的这句话,参考《阿q正传》,阿q认为自己也姓赵,便找乡绅赵老太爷攀亲戚,结果被赵老太爷骂:“你也配姓赵!”

这句回答算是自嘲,而自嘲后面带着的情绪,让旁听的张铤觉得可大可小。

不过张铤看不出李笠有“报复”的念头,毕竟,这是在教导太子和皇子们,教导未来的国君和藩王。

李笠转向张铤:“太子说的没错,本地人当本地官就会体谅乡亲?先定义乡亲是什么,再讲道理。”

“这种似是而非的说法,提起来有道理,可仔细一想,就不对劲。”

张铤点头称是,李笠看向儿子:“似是而非的说法,还有很多,譬如现在,八座尚书定任期,风声放出去了,引起热议,就有一种说法”

“说八座尚书若定任期,就会让尚书们产生任期内‘千万别出事’的念头,于是,任上所作所为就会求稳,循规蹈矩,甚至,讳病忌医。”

“面对弊政,不是及时进行纠正和整治,而是选择遮掩,只要自己任内不出事,管他下任如何面对。”

“或者,施政时,追求短期利益,避免‘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结果,不想自己任内辛辛苦苦做出来的政绩,却被继任得了去。”

“于是,为了确保自己任期内能尽快出政绩,急功近利,竭泽而渔,放任弊政做大而不处置,错过最佳纠正时机。”

李笠说着说着,拿生病来举例,以便年纪小的儿子能听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