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nf</b></div> 于子明轻轻把手掌尝试着贴在箭体表面,一股冰凉的感觉立刻充满了掌心和五指,但还没有到刺骨的程度,更像是冰箱的冷藏区。
他收回一根手指舔舐了一口附着的水珠,出乎意料地纯净。
“101(幺洞幺),汇报观察情况。”
无线电中突然嘈杂了几秒,然后就传出了指挥中心内佘院士的声音。
“报告总指挥,目视状况良好,温度高于冰点,无结冰现象,未发现燃料泄漏,完毕!”
“指挥中心明白,1组准备进行第二轮复检,35分钟后全员撤出!”
“明白!”
佘院士放下通话器,视线继续集中在划分出密密麻麻区域的监视器上。
每一个屏幕的右下角都在跳动着时间,现在是京城时间0344分,距离发射还有136钟。
琼州指挥中心最开始新远为了方便自己租了片简易厂房,但随后航天局也发现就近设立的指挥地比起京城遥控要方便一些,后来就把这里重新装修,利用后发优势建立地比京城那个还大,功能同样健全。
除了这两个之外就只有新远基地有一个全面的有人/无人指挥中心,大多数时候京城和琼州指挥中心用到的频次比较高。
现在这里坐满了身穿蓝色和黑白色调的工作人员,后者要少一些,那是新远公司的工作服。
上千人将宽阔的大厅完全填满,随时都还有人在走来走去,这样的盛况克莱尔只在几十年前的登月任务直播里见过。
和佘院士的会面很短暂,主要是因为后者工作非常繁忙,克莱尔也很能理解,交流了几句话后就被请到了指挥中心隔壁的接待专属区。
接待区汇集了以官方身份进来的各国观察员,一部分被筛选的影像也在这里同步直播,不过安保也不阻止他们挤在指挥中心的后门位置偷窥——留开一道空隙就行。
1969年阿波罗十一号登月的时候克莱尔还在海军飞行学校训练,然后就在随后几年前往安南服役。
23岁的他对于当时最大的印象就是14寸彩色rt显示器里数不清的naa员工,不过后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对于人员数量的要求极大降低,早就不需要这么多人了,也就只有长征十八号这個怪物依然有着恐怖的需求。
佘院士比他大8岁,那个时期应该还在戈壁滩哼哧哼哧地研究怎么提高导弹射程,并一直走技术路线,与后来发展成为宇航员才转到naa任职的克莱尔截然不同。
不过现在克莱尔的感受是这里正在重现naa曾经的辉煌,不是复刻他们的成功,而是重新将那种朝着宇宙勇敢前进的精神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
naa很多人看待华国同行都认为他们太过于重视“实用性”,但现在看来这种观点已经过时了。
“ha,博登先生。”
鲍里索夫很欣喜于自己能够在这里捉住前naa局长,但后者显然不怎么乐意被人发现“偷窥”,点头就往接待室后撤。
但鲍里索夫哪肯这么放过他,急忙抬脚跟了上去。
现在勉强也可以算作三方宇航头领聚首,怎么能够这么冷落!
……
“呼……下面的空气真是又重又湿。”
“注意脚下……别那么急促。”
“知道啦队长。”
虽然在叮嘱别人,但于子明自己其实也在用力大口呼吸。
负一百八十米的气压确实要大一些,而且海水的水汽也都沉聚在那里,下去的时候比较有节奏还感受不到,一到达海面区别就很明显了。
现在是凌晨4点39分,发射箱四周除了四条吊装船以外所有船只都已经撤走,吊装船也在把牵扯发射箱的钢缆从船上解开,已然也在为撤离做准备。
而等待两个潜水员小组的是两艘022导弹快艇,这些双体船能在水面上以50节(92公里每小时)的速度狂飙,十分适用于可能的紧急情况。
远处码头上虽然灯光依旧但也已经撤离了80%的人员,剩下的一小部分也会在50分钟内快速离开,显然发射时间并没有延迟。
两个多小时在封闭高光、高压下的巡视也让于子明疲惫不堪,刚被友军捞进船舱想休息一会,却被船员拉起坐到椅子上。
“上尉,请抓紧两边的扶手,我们马上要执行任务。”
“什么任务?”
“又有不怕死的想开船靠近,你说他们怎么就不听呢?我们指导员说了火箭发射的时候跟两万吨原子弹水爆一样,那些小船翻几圈人就全没了。
我们马上要去驱离,你可得抓紧些。”
“……”
于子明当然知道这些,由于前一段时间海警大船不太方便拦截小船,海军直接往这里调集了50艘022导弹艇,让他们去追逐不要命的傻游客。
由于是临时调动这些022还装备着导弹,50艘共搭载了300枚鹰击-83,就算航母舰队来了都得绕着走,真可谓是拦截范围弹性巨大。
没几分钟这艘导弹艇就欢快地带着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