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贞观二年的蝗灾落幕,大唐的苦难似乎也随之过去,直接三级跳式的跨入了大唐盛世的阶段。
盐荒?不荒了!
随着对大唐境内的川蜀自贡、山西运城、江西盐城。
等几处产盐地区进行了制盐技术的升级,基本上就已经满足了大唐百姓对盐的需求。
更别提在突厥草原境内,也就是后世华夏西北部的青海、内蒙古、新疆、山西等地区,又发现了多处大盐矿。
特别是柴达木盆地的察尔汗盐池,产出的盐别说是大唐这三千万人口了,足够后世全世界七十五亿人想吃多咸吃多咸的吃上好几千年,拿盐铺路都绰绰有余,大唐就更不可能缺盐了。
粮荒?粮荒已经升级成了粮灾!
随着对河套地区,以及突厥草原部分地区的开发。
采用各种大型蒸汽农械技术,进行大规模大范围的耕种,李世民已经开始发愁,这粮食多的都成灾了,怎么吃得完啊?
所谓“粮贱伤农”的问题,是建立在百姓依靠田地生存的前提下,才会出现的问题。
在拥有庞大粮食来源,足够满足全大唐百姓需求的情况下。
老百姓种一年地收获的粮食,可能还不如到下各部产业打几天工挣到的粮食多……那还种个毛的地?
一个壮劳力在下的产业打工,挣回的粮食就够一家老小吃饱喝好还有富余,有机会的话甚至还可以学点手艺,那又何苦一年到头面朝黄土背朝天,累的黑汗水流还填不饱肚子?
当粮价被成立的粮食公司,大量倾销的廉价优质粮食。
打压到人人都能吃饱的“一钱一斗”时,感觉受伤的反而是那些兼并了大量土地的世家豪族和千年门阀。
因为他们赖以传世的土地,已经成为了一种廉价的财富,他们无法再依赖掌握在手中的土地,来剥削那些贱民佃户。
准确的说,他们原本拥有的各种传统敛财手段都已经失去了效果,那些普通百姓不再依赖他们这些世家门阀生存,大量的人口从土地之中流向了整个体系之下。
而没有了可供剥削的百姓,世家门阀名下掌握的土地再多又有个屁用,他们还能自己亲自去种不成?于是乎只能眼睁睁的看着大片大片的良田荒芜。
而失去了传统的敛财手段,世家门阀几乎陷入了绝境。
原本经营的粮栈、盐栈就不用说了,就连只有豪门才有资格掌握的铁料、布料等资源。
也都因为经营的钢铁公司、经营的服装公司等企业的产品而卖不出去了。
质量、产量都无法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自然而然会被市场所淘汰……人家花更少的钱,就能卖到更精良的东西,为什么要来买他们手中这些低劣的生铁、粗布?
原本还以世家门阀高贵身份,自高自傲的某些人突然发现。
他们这些千年传世的家族竟然在不知不觉之中,已经陷入了坐吃山空的窘况。
甚至连千年以来,他们垄断在手中的知识,似乎也开始变得极其廉价而无用了起来。
大唐朝堂不再依赖他们这些垄断知识的关陇集团提供人才,无形之中就被整个大唐帝国边缘化了,成了一群混吃等死可有可无的人。
原本只存在上古先贤圣言圣语之中的大同小康之世,似乎正在大唐逐步的实现!
大批的无极幼学、无极小学、无极中学、无极高学、无极大学、无极太学,以及专门学习各种工法匠术等手艺的天工技校,都在如同雨后春笋一般建立起来。
甚至连养老院、残障所等社会福利保障体系,也都在逐渐的完善之中。
一旦整个体系成型,他们这些原本的“人上人”就会彻底的被整个大唐社会所排斥和孤立。
于是乎,摆在世家门阀面前的,就只剩下了两个选择:要么反、要么迁!
可无论是那个选择,对他们来说都不会是什么太好的下场。
掀桌子造他李唐的反?
在现如今无论是水路、陆路交通都四通八达的情况下,平叛大军足以瞬息而至,谁特么敢反?
至于让他们放弃千年传承的家业,迁徙到大唐之外的荒蛮之地去重新开始,这让过惯了锦衣玉食的他们又怎么甘心?
既然无法硬抗,那就只能俯首了。
除了五姓七望之外,大批中小世家豪门最先顶不住了。
不比他们家大业大的还能再坚持一段时间,地主家也没有余粮啊!
他们自己不种粮食,就得掏钱买神农粮行的粮食吃,可没有收入就只能拿出家中的积蓄去卖,久而久之所谓的世家自然也就衰败了。
为了不被大唐社会所排斥和孤立,他们就只能在这种千年未见的大变化下,选择将自身融合进去从而被同化,这才是他们唯一的出路。
就在李世民在为这种大唐盛世之象踌躇满志的时候,白玉琦却在为大唐人口不足而苦恼。
三千万人,仅仅才三千万人口而已!
虽然经过逃民劝归、剿灭盗匪和掠夺突厥人口等手段,将大唐的人口基数翻了整整一倍。
可是对于正在进入大爆发式发展的大唐来说,这么点人口还是太稀少了,少到那里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