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郑军开始了广东攻略的时候,承天府正在举行一场册封大典,在经过臣属的几轮劝谏之后,郑经表示可以称王,但是不是现在,要等到打下广东,完成大陆战略的第一目标之后。
不过郑经称王可以延缓,册封世子的典礼却不再推迟,这次册封典礼,一方面是给群臣一个交代,另一方面也是对唐婉儿这个延平王妃的肯定。
册封了世子,也能安稳唐氏外戚的人心,尤其是对自己鼎力支持的岳父唐兴文,更是需要安慰。
三岁多的郑克勤在母亲的怀里,漆黑的眼珠四处张望,看着大殿里的陌生人群,小家伙从来就没有一下子见过这么多的陌生男人,撇了撇嘴‘哇’地一声大哭起来。
慌得唐婉儿赶紧拍打着后背安抚,哄了半天才好容易哄好,典礼才能继续进行。
一些老顽固挺明派心中暗喜,册封典礼这样的大喜事上小娃儿大哭大闹可不是一件吉利的事,可见郑氏谋权篡位不得人心。
然而这些人在郑氏并没有任何的话语权,只能在心里诅咒几声,并不能妨碍郑氏册封大典的进行。
郑经有后世的灵魂,对于奶娃子遇到陌生的环境产生恐惧哭闹并不认为是什么意外之事,不哭不闹才是意外。
对于这种形式主义的典礼,郑经非常的厌恶,然而这种仪式感又是一种凝聚人心的手段,又不得不举行。
完成世子的册封典礼,郑经将政务交给陈永华,不顾群臣的反对再次登船出发,前往珠江口亲临前线为大军鼓舞士气。
郑经知道自己这样总想着身临前线,会让前线的将领无所适从,甚至会影响前线将领的判断,可是郑经确实对黄廷不怎么放心。
不说另一个时空,在危难的时候,黄廷选择了投降满清,就说郑经的这个时空,黄廷也没有表现出名将之姿。
总体来说黄廷只是一个循规蹈矩的老将,若是在这场战争中,黄廷还是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只能将其退居二线,去做个二线的屯田将军。
郑经的船队进入珠江口的时候,洪暄的舰队已经封锁了整个珠江口,前锋舰队已经搭载着一个镇的陆军登陆广州城大东门外。
洪暄得知延平王抵达前线,连忙将前线的指挥权交给一名分舰队指挥官,乘坐着一艘快船,返回珠江口。
见到郑经后,洪暄也顾不上什么对错,行礼劝谏道:“王上!您不该到前线来!”
这话已经是很直接的指责了,洪磊当即出声呵斥道:“洪将军,注意你的身份!”
洪暄一惊,发现自己一着急口无遮拦了,连忙解释道:“臣不是有意冒犯王上,只是我军刚刚登陆广东地方不靖,臣担心宵小会对王上不利。”
郑经摆摆手大度地说道:“是寡人前来给你们这些将军添了麻烦,你放心寡人不会干涉你们的作战指挥,实在是寡人在承天府坐不住,想要第一时间知道前线的消息。
你们已经将哪里彻底控制夏利,就将寡人安排到哪里,等到拿下广州之后,寡人要你们将这里拿下!”
说完郑经用手指指向地图上的一个地方,洪暄一看延平王指向的地方正是佛郎机人占据的澳门。立马保证道:“王上放心,臣保证不让西夷跑掉一艘舢板。”
“寡人只提总体要求,怎么打是你们的事。”
君臣二人正在讨论战事,前线的军队上报了一个消息,一名自称是天地会广东分舵舵主的人要求见长官。
洪暄看向郑经,郑经笑道:“你们这些高级将领手里都有各地天地会核心成员的名单,以及暗语、凭证,自然知道如何判断真假。
寡人说过不干涉你们前线的指挥,就绝对不干涉,说到做到!”
“是!那臣先去处置前线之事,王上可以暂时在顺德原清军水师营地安置,那里已经完全被我军控制,绝对安全。”
“好!你忙你的去,寡人还没来过这广南之地,倒是可以好好欣赏一下这广南的美景。”
洪暄匆忙返回前线,见到了天地会广东分舵的舵主,舵主是佛山镇人,姓李名叫李鼎祥,原本是个说书先生。
说书先生可以说是明清时代最特殊的存在,是下九流中唯一能称为先生之人。之所以称为先生,是因为说书先生能给百姓传道解惑,百姓听了你的书能够学到忠义廉耻。
在陈永华发展天地会成员的时候,将其发展为天地会核心成员,借助收徒说书的掩护发展天地会会员。
渐渐的李鼎祥升到了广东分舵的舵主位置,成为郑氏在广东情报第一负责人。李鼎祥的级别可不低,放到地方上也是知府一级的存在。
因此在验证了李鼎祥的身份之后,洪暄并不敢拿大,双方见礼之后,李鼎祥说道:“洪将军!尚可喜那老东西要逃跑。”
“你们为何会有如此判断?”
“我天地会打入平南王府的人员汇报说平南王府正在收拾金银细软,这不是为逃跑做准备是什么?”
洪暄手里只有一个镇的陆军,而且这陆军还不归他直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