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历史军事>北颂> 第0888章 数十万兵马齐聚一堂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0888章 数十万兵马齐聚一堂(2 / 4)

秘密的东西,你打听的那么清楚干嘛?”

陈琳恼怒道:“大宋朝,就没有咱家不能知道的秘密。”

寇季缓缓挑起了眉头,看向了陈琳。

陈琳一愣,脸色微微一白,低声道:“咱家失言了,咱家回京以后自会向官家请罪。”

寇季瞥了陈琳一眼,没有再搭理他。

陈琳刚才那句话,可是处在逾越和作死之间。

即便是他可以狐假虎威,借着赵祯的权柄,藐视天下其他人。

但有一个人他没办法藐视,那就是他威风的根源。

在赵祯面前,他永远只是一个仆人。

他一句‘大宋朝没有咱家不能知道的秘密’,那把赵祯放哪儿?

赵祯所有的秘密你都要知道,那你是不是该死了?

虽然赵祯现在对陈琳而言没有秘密,但不代表以后没有。

寇季丢下了陈琳,迈步上了山头,回到了自己窑洞前的院子,撇了一眼不远处正指示着将士们给自己挖窑洞的种世衡,叹了一口气,摇了摇头,进入到了自己的窑洞。

窑洞的筑造成本不高,加上拥有冬暖夏凉的功效,北方的许多百姓都很喜欢用它。

如今大军反正闲着,弄一两个窑洞,取代那御寒比较低的帐篷,刚刚好。

寇季有预感,不久以后,自己恐怕会多出很多邻居。

在他们离开此处的时候,此处恐怕会多出许多窑洞。

寇季没有闲心去搭理此事,他回到了自己的窑洞里以后,拿出了包拯给的《桃花源》,仔细的翻阅了起来。

寇季在后世的时候,对哲学、对教育学、对政治学其实没什么兴趣。

所以《理想国》这本书,他只是随意的翻阅了一遍,并没有深入研读。

如今要用到里面的一些东西,并且看的又是比后世更接近原著的书。

他自然要仔细的研读一番。

一本著作,传承上千年。

因为政治的需要,或者是文化的需要,又或者是一些其他因素,必然会删减一些,或者增添一部分私货。

所以一本传承千年的著作,很有可能跟原本的著作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寇季早九百多年研读此书,相对的看到的东西可能就更接近原著。

寇季在翻看了几页以后,突然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情。

包拯居然在书中做了注解。

言辞十分犀利。

他对苏格拉底在文中展现出的一些道理,并不认同。

寇季越往后翻,注解越多。

包拯的注解也在不断的变换。

从一开始言辞犀利的辩解,到最后慢慢的有认同,到最后,更是评价此书是一本名著,评价此书的作者是一代大家。

仅仅是大家。

虽然包拯对此书中的一些道理表示认同,但是对其中一些明显跟大宋文化有差异的地方,保持着存疑。

对一些差异大的东西,十分不认同。

两种文化最初的碰撞,必然会产生摩擦,此事寇季完全能理解。

由于包拯并没有被崇洋媚外的一些东西影响,所以他并没有一味的认同这本书里面的一切道理都是对的。

相反,对于里面一些跟大宋差异比较大的道理,包拯持藐视的态度。

并不是大宋的人猖狂。

而是大宋的文化,以及文化圈的主流观点就是这样的。

受大宋文化影响,大宋上上下下的人都觉得。

除宋人外,其他的人都是蛮夷。

对于蛮夷,包拯能给一个大家的评价,就已经十分中肯了。

若是换成了一些激进的大宋文人,在看到了此书以后,必然会毫不犹豫的将其扔进火盆里,然后不屑的啐一口,趾高气扬的说一句。

“蛮夷的歪门邪说,实在是不堪入目。若是我大宋的兵锋有幸降临到你们头上,我倒是可以大发慈悲,告诉你们什么叫做道理。”

没办法,古人就是这么傲气。

大宋被辽国欺负了数十年,宋人依然觉得辽人是蛮夷。

强汉盛唐的时候,古人更加傲气。

在他们眼里,除了汉人和唐人以外,其他人能当一声蛮夷的称呼,那都是称赞。

因为非蛮夷的话,只能沦为他们的奴隶,或者他们铁蹄下的肉泥。

寇季花费了三日,看完了包拯翻译的书,也看完了包拯的注解。

时间有点短,寇季只能囫囵吞枣的通读完,谈不上精研,因为没那个时间。

三日间。

杨文广、高处恭等人相继率领着兵马到了此处。

数十万兵马屯驻在山上山下,场面十分壮观。

旌旗林立、铁甲横行。

任何人外人看到了,都得赞叹一声。

好一支雄壮威武的兵马。

好一个强横的让人发抖的国邦。

寇季可没闲心去看什么旌旗林立。

杨文广等人到了以后,瞬间就将他的窑洞填满了。

杨文广在战后巡视战场的时候,被装死的敌人划拉了一刀,在背上拉出了一道口子。

他没办法住那些御寒极差的帐篷。

寇季就吩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