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快更新肌肉影帝最新章节!
先有胡哥,现在连黄博都走不出这个怪圈?
丁诚很理解他们的初衷,身为有追求的演员,对于演技的孜孜不倦,敢于突破自我,尝试不同角色……
这也是自己欣赏他们的最大原因。
商业片以票房为衡量标准,那文艺片的优劣必须看能不能得奖。
尽管国内电影票房每年30的增速发展,但内地电影工业依然面临着各种专业人才匮乏的局面,自从真正走出去,越来越有深刻感受。
除了导演和演员,灯光师、烟火师、爆破师、特效师、化妆师、道具师、核算师……
这些职位听上去琐碎无比也不太重要,却是电影工业得以顺利运转而不可或缺的螺丝钉。连冯晓刚拍一部战争片,都在内地找不到令他满意的爆破师、烟火师,要去求助于韩国的团队。
所以一部小成本的文艺电影更是不可能专注于这些细节,很多时候内地文艺电影都是先由导演筹到一笔钱,然后组个草台班子开拍,拍到哪儿算哪儿,生产方式非常随意。
以自己比较喜欢的《钢的琴》为例,听说导演张猛在开拍前只做一个初步预算,认为需要600万人民币。就算始终筹不够这个数,但还是决定硬着头皮开机。
好在运气不错,女主角秦海璐是一个对文艺片有着梦想又比较有钱的人。拍摄时账上一度只有47块钱,秦大姐拿出资金,才让这部影片得以完成。
杀青当天,剧组没钱支付演员和其他人的尾款。秦海璐将预付片酬还给导演,又继续倒贴自己的钱,让电影完成后期制作。
王千源在东京拿影帝时,手里拿着的还是打给他的片酬白条。
这就是为什么自己告诉黄博,想要拍文艺片,必须有破釜沉舟的勇气才行。
就算是当年的桃姐,何尝不是刘天王单纯为扶植本土电影做的慈善?
其实文艺片,其实要比商业片更娇气。除了商业片需要的资金人才外,还需要眼光独到的电影投资人和经验丰富的发行人。这样的专业人才,都是在成熟的电影工业中浸润成长起来的,不是电影学院几节课就能培养出来的。
内地电影市场的火爆,使得市场上愿意投资电影的人可谓多如牛毛,但专业的电影投资人却寥若晨星。绝大多数投资者只是看到电影市场看似红火,希望能来分一杯羹。
投一部赚钱的电影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而文艺电影恰恰很难赚钱。于是就出现这样的情况:大导演的电影无数人挤破头去投资,张猛的电影却怎么也找不到任何投资。
文艺片是一种理想,甚至是某种信仰。就连王晶这样的赚钱机器也会为许安华的坚持买单。当然王胖子也心知肚明,这笔钱投出去,就当打水漂了。
只要电影能引起大家一些思考和讨论,赔钱我也觉得特别值,有这种心态才能玩文艺片。
丁诚有时候也不太理解,现在这种环境既缺少专业的投资人和发行人,导演也经常拍到哪儿就算哪儿,但内地文艺电影为什么如野草般倔强生长?
想来想去可能只有一个理由:文艺导演非常坚持!
从某种角度讲,这算是一种可贵的品质。如果不是坚持,张猛在剧组账上只剩47块时就应该放弃了。
徐浩峰的处女作《倭寇的踪迹》也曾经入围威尼斯关注单元,当年那部有些另类的武侠电影在海外电影节上备受青睐,甚至被认为是开创武侠电影的新流派,他也被外媒冠以大陆的胡金铨的称号。
然而在内地上映却两极分化的严重,首映就有观众当面向他提问:“这部电影究竟想表达什么呢,我真的没有看懂。”
一边解释电影讲的是关于高尚的故事,一边重申自己的坚持:不关心票房、继续拍这种风格的电影。
别说名不见经传的小导演,就连吴宇森、许安华、吴君如都一样头疼。王晶甚至宣称:文艺电影没一部赚钱的。
直到他投资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在金像奖上包揽四项大奖,吃瓜群众才大呼道:这难道就是那个王晶?
之所以投资文艺电影,真的不是为沽名钓誉,因为很多片子他连名字都不挂,生怕自己烂片之王的招牌会影响观众,只是真心觉得好剧本不应该被埋没。
不论王晶还是刘天王,他们投资文艺电影,不是单纯地给一笔钱就不管,而是用自己做商业电影积累的经验,从头到尾为这部影片保驾护航。
王晶是一个优秀的监制,很懂得成本控制,营销方面也是一把好手。而刘天王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每次都在片场盯着,帮忙协调各种问题,这种态度能不成功?
想到这里,丁诚哑然失笑,回顾自己一路走来,第一应该是动作片,第二是悬疑犯罪,第三勉勉强强才算文艺片。
而且都是港岛出品,巅峰是桃姐,踏血寻梅勉强也算一个,至于内地还真没有出彩的。
当然也有这样一类文艺电影导演:只要愿意拍片,马上大把的银子送上门。拍好就能送去电影节参个赛、拿个几个奖回来,甚至上映还能有商业大片一样的票房。
在港岛叫王家卫,在内地叫贾樟柯。
既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