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句公道话, 纵观整个历史长河,历朝历代皇帝中能够比朱元璋更勤政的屈指可数。
在朝政复杂程度、勤奋度和工作量方面,能和他比划一下的可能也只有每天不批完一百二十斤竹简不睡觉的秦始皇, 以及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的雍正皇帝。
其实在古代, 要成为工作狂皇帝也不是件那么容易的事情, 按照华夏的传统, 除了开国百废待兴之时有更多的事务要处理, ,所以需要皇帝时时殚精竭虑外, 大部分时候帝王都是舵手,只要负责控制国家的前进方向就行了, 而更多的事务则是交由丞相来完成。
是的, 其实这三位最辛苦的皇帝全都是玩的中央集权,由此生生把自己逼成了劳模。
秦始皇一统天下后虽立丞相一职, 但他其实并不信任吕不韦李斯之流,大事小事均是一把抓, 上到七国搞叛乱下到农民不种田不生娃都要管。
至于雍正,为了削减越来越强势的内阁势力,打破传自康熙朝的弊病和勾结, 他建立了名为军机处的行政机构。
通过军机处,皇帝的命令不需经过内阁审批便可直达位于地方的封疆大吏, 确保了军令的保密性之余也加快了政令传达的速度。
但这一操作也势必会导致领导工作量的成倍增加,尤其这位领导还有一些喜欢拿奏折当BBS用的爱好。
至于洪武帝,好家伙,大几千年的丞相制度说废就废,治理比起所有前辈都更大的疆域,应对更复杂的国际局势, 愣是一个人一肩挑。别的不说,就从他将一种以往表达帝王勤政的朝会变成了常态就能说明他的勤勉。
这个朝会指的就是御门听政。
御门听政在前朝皇帝那儿是一年半年一次的礼仪性朝会。由于帝王一直号称代天-行政,是天子,既然是代替老天爷来办事的,那肯定也要给上司汇报一下自己的工作情况和工作态度。
于是,大家一起坐在宫门口顶着大太阳开会就成了这种工作汇报的主要形式。
坐在宫门口,意味着帝王接纳的消息来自五湖八方;顶着太阳,表示帝王所作所为都是光明正大的,不怕老天爷督查。
这种时候,官员一般会禀报些无关痛痒的小事,皇帝或是宽宏大量或是认真严肃地进行处理,以表现自己的工作态度有多认真,自己的执政有多开明云云。
但一来,这种仪式是在露天环境下进行的,比较挑工作环境和天气,二来,在一空旷场所说话,难免会有部分人听不清讲话的问题,所以,这就是个□□而已。
但这份□□到了洪武帝这儿就变成了常态。
洪武帝规定,每天大家都得穿戴整齐一起到皇宫的大门口来开会,除非逢年过节或者特殊情况,一般来说均是风雨无阻的。
下雨、下雪怎么办?没关系,政府给你发雨衣雨帽。
嗓门不好说话听不清怎么办?别担心,工匠在建造宫殿的时候就有意识地增大了回响能力,再听不清你也可以到皇帝面前来说。
太阳太晒头晕怎么办?
洪武帝虎目一瞪。怎么?朕都在大太阳下头晒着,你们还比朕娇贵不成?官是那么好当的吗?
实话说,这种朝会放在平时还好,如果放到冬天,尤其是被抓住了小辫子的时候就真的很难熬了。
冬天的寒风透过衣服一阵阵地往人身上招呼,身上的冷汗在寒风中就像是刀锋一般扎在背后,但这些都比不上帝王的眼神更冷冽。
此时,礼部尚书刘嘉议正举着朝笏,两股战战,若不是文人的风骨尚存,他的膝盖都要撑不住自己的体重了。
这关他什么事啊!刘嘉议在心中咆哮。
作为礼部,科举的确是他们的事情,但他负责的任务就是科举的考试部分而已啊。考生到了应天府能不能住得下,是他的职权范围吗??他也才刚刚收集齐了所有的考生名单还在做登记比对啊!怎么可能知道这些人到哪了,又遇到了什么问题呢?
但在老板面前,他能这么说吗?
这么说的话,不要说年礼了,恐怕他的年都要去牢里过了。
刘尚书咽了口唾沫,刚要开口,却被洪武帝冷冰冰的一句给噎了回去:“你是不是觉得这和你没有关系?”
“臣有罪。”刘尚书倒吸了一口气,缓缓跪了下来。
“不,从你的表情来看,你不觉得自己有罪,你觉得你是被牵连的,是朕在无理取闹。”洪武帝一拍皇位上狰狞朝天吼叫的狮首,拾级而下,浓烈如同日光的明黄色常服滚滚而下,犹如一朵金色的乌云一般。
“你以为科举是什么?科举是天下之公,是无数普通学子的唯一的上升之路,是一代人乃至于两代人三代人唯一的念想。”朱元璋步步逼近,乌沙翼善冠上的两尾戏珠飞龙简直要夺人而噬。
“他们撑住了所有的压力,在极其恶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