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袁氏喊来的杨浩,受母亲之名和卫子夫在花园闲逛。
杨浩看着卫子夫忽然问道:“近日我麾下新收了一员猛将,不仅武艺高强,且精通兵法。说来也巧,他还是卫氏子弟,名叫卫青。子夫可曾听闻过此人?”
卫子夫面色羞红的说道:“卫青其实是我弟弟,之前一直都在四处游历。我想着你总是领兵平叛,肯定很危险,就让卫青去你麾下效力,也能帮帮你。”
杨浩奇道:“那卫青为何不说他的身份,只说自己是一个普通的卫氏子弟。”
“是我让的,你身为一方要员,怎能任人唯亲。我想凭卫青的实力,总能出头的。谁知道刚好你要举办武比,小弟这才能崭露头角。”卫子夫不好意思道。
“我执掌琅琊一郡,何人敢说我任人唯亲。卫青能力出众,培养一番,没准就是第二个冠军侯。”
卫子夫听着前半段还觉得自家夫婿真是霸气,听到后面顿时被逗笑了。
两人
聊着这些琐事,一下午的时间过去,只觉得彼此的感情更近了一步。
卫凯两人没有多留,只待了一下午就走了。毕竟汉代虽然男女之妨没有后世那么严重,却也不能让女孩在男孩家过夜。
数日后,杨彪正式递交辞呈。刘宏苦苦挽留,却难挡杨彪的决心。一时间杨彪纯孝之名传遍大汉,刘宏却将袁氏和杨修留在了洛阳。
杨浩在家待了半个多月,被刘宏数道圣旨调回了琅琊。徐州作为临近黄巾大本营的地方,在这里的的黄巾叛军还是不少的。
在李世民的撺掇下,很多已经销声匿迹的黄巾小首领都再度复起。
虽然琅琊有杨浩在,没有叛军敢来讨死。但徐州其他地方却是深受其害,杨林也趁着入冬前夕,剿灭了两支叛军。
返回琅琊的杨浩来不及休息,就对整个琅琊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换血。包括打击不法世家,解除世家私兵。
由于杨浩对世家规定不得有超过五十名私兵,很多世家都颇有微词。如果杨浩是在杨彪辞官之前改革的话,这些世家是不敢反对的。可如今杨彪去职,这些世家的小心思又起来了。
杨浩也丝毫没有手软,以私通黄巾之名,将不少世家直接抄家。杨浩深知打天下、守天下都不能没有世家,可这些世家必须要在自己划定的框架内。
自己出身世家大族,所以深知世家的能量。这次敢如此大张旗鼓,也是有后手的。
就在以杨浩为首的太守府和琅琊部分世家关系愈发紧张时,王氏、诸葛氏和颜氏纷纷遣散自家私兵,以实际行动来支援杨浩。
在见到三大世家都服软后,其余世家也不敢再闹。短短数日时间,琅琊内多出了近万人。这次人都是世家内隐藏的私兵,都是没有被官府记录的隐藏人口。
当然,三大世家会这么痛快的让步,自然也不是毫无所求。几天后,三大世家各有数人进入太守府供职。
世家内优秀人才很多,但更多的是有些才华,却并不是太过优秀的人。世家内除了一些经天纬地之才的人,优先走上仕途的人都是家中嫡系。旁系出路极少,大部分都是从基层做起。如今加入太守府,也算是一步登天了。
对于郡内法治,杨浩更是派遣沮授严抓。在杨浩看来,法家的存在很有必要。如今虽然称不上乱世,但也是烽烟四起,可用重典。
由于有王导和沮授的帮助,数月时间,琅琊已经是焕然一新。
邓九公和杨林都在努力操练军队,等到开春之时,征讨项羽。
此时的太守府,张宾等三位谋士却对是否征讨项羽起了分歧。三位谋士都是一顶一的聪明人,能让他们起了不同意见,也是极为难得的。
张宾作为首席谋士,最先开口道:“项羽一定要打,杨老大人辞官以后,已经有不少人看上了琅琊。绣衣使者有报,有人撺掇陛下,准备掉主公去往幽州,防备异族。”
王导也接道:“正是因为有项羽的存在,主公才能继续在琅琊任职。况且出兵与否,决定权也不在我们手里啊。”
沮授反驳道:“出兵?拿什么出兵?主公上任以来,都在打仗。如今财政支出严重超支,大头就在军队。”
杨浩皱着眉头,三人说的都有道理。估计开春以后,陛下的诏令就会到来。
可如今琅琊虽然发展迅速,郡内吏治严明,百姓安居乐业。可时间毕竟还短,财政困难也愁坏了沮授。
杨浩缓缓道:“出兵一事不必议了,陛下圣旨一到,即刻出兵。财政问题…大规模引进商人,降低过关费用,大力发展商业。”
三人对视一眼,纷纷点头。汉朝虽然认为商人地位低,但不代表他们不知道商人的好处。尤其是三人作为顶级谋士,自然明白繁荣的商业对领地的好处。
华夏自春秋战国时,管仲大力发展商业。自那以后,虽然严令商人及其子孙不得为官、不得穿丝绸,但还是有许多世家大族私下里经营生意。
四人大致商议了一会后,张宾率先走出。养病期间,杨浩也在有意识的减少张宾的工作量。其实对于张宾的病,杨浩也曾询问过系统,是否可以指定召唤医师,却被系统告知无法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