荣国府的鸡飞狗跳,已经回家的林枢并不关心,倒是黛玉忧心忡忡了好一阵。
直到王熙凤派了平儿如同说书一样,把贾政拿着棍棒追着贾宝玉满院子跑的事说了一遍,她才放下了心。
“唉,宝玉这个样子,外祖母得操心到什么时候去!”
打黛玉认识贾宝玉到现在,他就一直是这副长不大的模样。以前还能说是年纪小,可对比自家哥哥,差得也太远了。
林枢四岁由林如海亲自启蒙,七岁入学,不到十五就已经参加童试。三战三捷,夺下县府院三次案首。
在十六岁便一举夺魁,取得南直隶乡试解元,成功扬名整个江南。不仅仅是举业上,掌家理财,招呼家人,谁不说一句林家子的好?
王嬷嬷看着唉声叹气的黛玉,轻声说道:“宝二爷的性子就那样了,若是政老爷能精心管教,说不定还能改一改。可老太太宠溺如此,怕是政老爷也没办法插手宝二爷的教导。”
一旁的张嬷嬷也说道:“也不怪荣国夫人,这位宝二爷怕是天性就是如此,今日老奴观其言行举止,对于陈规俗礼似乎极为抗拒。若是荣国府荣华能够延续,倒是可以富贵一生。就怕万一……唉,也许是老奴想多了!”
原本张嬷嬷想要提醒黛玉一声,可想到贾史氏是黛玉外祖母,贾宝玉是亲表哥,疏不间亲,还是找机会给林枢说一说吧。
林枢拿着一盒点心走到门口,敲了敲门框:“刚刚做好的梅花糕,玉儿要不要尝尝?”
雪雁接过盒子,煮着茶水,两兄妹就坐在火炉让说着话。
林枢看到黛玉并未因为荣国府的事伤心,稍稍松了一口气。
“等过完新年,玉儿可以请荣国府的三位姑娘来咱们家做客。我看梅花开的正好,办场诗会岂不美哉。”
黛玉眼睛一亮,这个主意好。可惜王姐姐不在,不然可以介绍她们认识。
“那我可以请湘云妹妹来吗?听说还有个薛家姐姐也在荣国府,我可以请她一起来吗?”
林枢笑了笑:“你做主就好,诗会的事,从写帖子到筹备,所有的事情都交给你了。”
是时候培养黛玉的动手能力了,总不能一直让她活在自己的羽翼之下。
黛玉眯着眼睛笑了起来,就像是一只乖巧的猫咪,林枢摸了摸她的小脑袋:“今后要慢慢学会管家,就从这场诗会开始。”
随后他又给张嬷嬷叮嘱一番:“张嬷嬷,劳烦你在一旁看着,让玉儿自己筹备,若是有什么不妥的地方你在点出来。”
“老奴知道了,大爷放心就是。”张嬷嬷领命回道。
看到黛玉情绪回转,林枢也没有提今日在荣国府的事,与她说了一会闲话,便起身离开。
……
接下来的几天一片风平浪静,贾赦派人送来了不少礼物,具是金石字画,好些还都是珍品孤本。
其中一口大箱子上点名送给外甥女黛玉的,打开一看,苏东坡的诗词孤本、李清照的宋版珍本、宫里的养颜秘方、紫貂绒皮等林林总总满满一箱子。
黛玉惊讶的看着这些东西,不解的说道:“大舅舅怎么会送我这么珍贵的礼物?”
她对两位舅舅的感官有很大的不同,以前一直觉得二舅舅虽然古板,但称得上是谦恭厚道,正人君子。
而大舅舅用外祖母的话来说,不仁不义……嗯,这样说自己的舅舅不太好。
林枢扫了一眼满箱珍奇,吩咐道:“送到姑娘房中收起来。玉儿,你跟我来书房。”
他觉得有些事还是早点告诉黛玉比较好,荣国府表面上看风平浪静,其实早就暗流涌动,甚至已经有外力参与了其中。
兄妹俩坐在书房中,林枢问道:“玉儿似乎对大舅舅的观感不怎么好?”
“外祖母经常说大舅舅骄奢淫逸……”黛玉纠结的说道:“反正都不是什么好词,那三年除了年节大宴,很少见到大舅舅。”
贾史氏对黛玉的影响还是太大了,林枢斟酌了一下,正色道:“玉儿,看人不能只听一面之词,而且不要轻易下结论。道听途说之下,往往会做出错误的判断。”
接着,林枢把拜访荣国府时,与贾赦见面的情形说了一下,他最后又补充说道:“虽是匆匆一叙,但我发现大舅舅对咱们兄妹还是很关心的。”
“能逃一个是一个……”
黛玉眉头紧皱,她嘴里念叨着这句话,脑中回忆着与大舅舅贾赦寥寥无几的见面。
她记得第一次进府时,大舅舅连见都没见自己,只是在吃饭时漫不经心的问了几句。
之后只有在给父亲回信是问了问,自己是否有信转回江南。因为外祖母已经替自己写好了信,当时她只是摇了摇头。
之后三年间,除了江南送来节礼,要回信时,大舅舅都会来问一句,自己是否要递信回去。
每次都是外祖母早早替自己准备好了回信,只有一两次是自己亲自在外祖母跟前写的。
黛玉把这些画面一遍又一遍的回想着,大舅舅第一次问自己时,眼神中似有期盼,接下来的几次,慢慢的像是多了焦急与失望。
她把这个突然的发现说了出来,问道:“哥哥,你说大舅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