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关子了,将自己原本的打算也一一讲出。
他这样做其实有三个用意,一是此地多沼地,若是闲置不用实在浪费,因此便可因地制宜选择与此地地貌相符的农作物种植。
这莲藕在他到此地不久后便命人去江南采购了,以后也准备在绩县推广。只不过他没打算让百姓只卖鲜藕,而是准备让他们加工附加值产品做藕粉,这样一来便不存在无法长期储存的弊端,甚至不再局限于一县之地,而是可以销往全国乃至他国。
藕虽然在古代早有人食,不过藕粉在中国历史上出现的却很晚,洪武年间据说才有人将鲜藕磨成粉来食用。后来到了清朝,江苏的藕粉更是作为贡品送到宫中十分受达官显贵们的欢迎。这也是何文静当时看到这一个又一个的泥沼地后突然想到的。
并且莲藕种下之后便不用过多打理,并不会耽误百姓栽种粮食。加上莲藕的采收时间又与水稻、麦子等农作物的收割时间错开了,因此只要勤劳肯干,这基本就是一项额外收入。
第二,这鱼塘他虽然也有鼓励百姓开挖养殖的意思,不过重点却不是这个,而是为了预防以后出现旱情导致作物减产。
西南虽雨水丰沛但也不是年年如此,就绩县县志上记载,本地就曾发生过多次旱情,甚至有过水稻颗粒无收的情况,因此全靠老天是否降雨实在有些看运气。而多了这些鱼塘后则不同了,除了可以给百姓餐桌上增加些肉食之外,还可以起到缓解旱情的作用。
除此之外,要挖掘这样深而大的鱼塘也不是件易事,所以最后全县境内能有的水塘数量无论如何也不会太多,仍是按他估计的以种植莲藕为主。
第三就是这淤泥了。
绩县土地因为常年只靠农家肥已经没什么营养物质,而这沼地中的淤泥就是最好的有机肥。只是因为这些淤泥经过长期沉淀已经十分细腻,如果直接倒在地里则会板结成块反而影响作物生长。
在淤泥中加入杂草和秸秆木屑等物,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变它的物理性质防止淤泥板结,之后他再命人拌入生石灰则是为了杀菌从而去除淤泥中的有害微生物。
“杀杀菌?”章谏之听得一头雾水,这沼地里还有菌子吗?又为什么要把它们杀死?
前两个他倒是听懂了,虽然他不知道这藕还能做成粉,不过既然县尊大人说可以,那到时候将藕挖来试一试便知道了。
只是这第三条他却是听了半天也没听懂,什么“泥中有小到看不清的生物”,甚至还有什么塘泥“是酸的”,要用生石灰把它们杀死并且将这“酸的”土变成“不酸”直听得他脑中一片混沌。
这土怎么会是酸的呢?他只闻得到这黑色污泥散发出的一股股臭气,这酸味难不成还是大人尝出来的?
章谏之看看堆放在一边的黑色淤泥,又看了看县尊大人清俊高洁的面庞,十分痛苦的皱着眉。
何文静见他懵在那里也只无奈摇头,轻笑道:“谏之若是想不明白便算了,只后面看结果就行。”
这改良后的淤泥到底是不是肥不肥沃只要试试就知道了。
因此第二日起何文静便吩咐衙役征调了一块水田过来育秧苗,并承诺到时秧苗都送与该农夫,这才让那农夫转悲为喜。反正种子不用他出,就算县令大人乱做一气,这一田的秧苗怎么也够他种完家中所有的地了吧?
自此之后,何文静常常便会扮作农夫到乡间去视察情况,而沼地那边便让章谏之坐镇监管,让他务必确保每一个步骤都不得有错漏之处。
那块征用来的田中已经撒上了稻种,稻种的浸水催芽还是他在《齐民要术》中学的,只是古代没有塑料薄膜,因此最后也只好跟其他人一样露天育秧。
自此,每日特地路过这田边,想来看看县太爷种的稻子到底长势如何的百姓越来越多。
何文静时常在乡间查看民情,一番对比下来也觉得自己的秧苗好似长得更壮更绿些,也有些自得。
这日他照旧乔装打扮成农夫模样往附近的几个村子查看春耕情况,回来便见他征用的那块地旁边搭起了一个小棚子。何文静正纳闷,便见这块地的原主人正从棚子里出来,冲一个蹲在田边的人叫道:“别扯我秧苗!这可是县尊大人说了要送给我的!”
那人手中还握着一棵不到手掌长的秧苗,神情讪讪,道:“你田中有这许多,就是将你家那连土带田都种上都种不完,何不分给咱们些?”
“哼!你现在倒是想来捡便宜了?当初县尊大人来村子里问的时候,你们那一个个脸上都跟死了亲爹似的,还是我想着县尊大人既然能将我从大牢里放出来,可见是个好官,因此便自愿将地送给县尊大人去摆弄。如今你们看到这秧苗好了又来眼馋,晚了!”那农夫说完,又骄傲抬头冲那人丢去个不屑的眼神。
“切,得了吧,我看你当时表情也跟死了娘差不多,就不要在这里卖乖了!”那人看不惯他的做派,回敬道。
“那我那我最后不还是主动提出愿意献出来了吗?”农夫结结巴巴的回道。
何文静听着两人斗嘴,勾起唇角,看来自己这榜样也算做得差不多了。
等回去后他便吩咐章谏之,若有村民愿意,每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