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场设在官学里,整个考棚坐北朝南,用木栅圈了,又在南边设了东西辕门。其间又有一大院,在北边开了正门,又叫“龙门”。龙门后则又有一个院子,供考生等候喊名。
此时何文静和程、曹二人就正在这院中等候。
初春天气寒冷,如果站立不动,就会有种脚被冻僵之感,因此此时整个院子到处都是轻轻跺着脚的考生。
何文静紧紧身上的衣服,还是觉得冷,又看了看程、曹二人,见他们也是被冻得脸色苍白,心中愈发期盼快点进场。谁叫他们都只能穿单衣,如果不是怕一会搜身要脱太多件,还有写字会有不便,他都想把他所有能穿的单衣都穿上了。
不过总算没让他们等太久,黎明时分,县令到场,开始点名了。
在他们所在院子的北面,有三间大厅,中间有过道,考官坐在西间,面朝东开始点名。
因为此次参考人员比往年还多,因此他们已经被预先分好了队列,每排五十人,点到姓名者上前,院中立有灯牌,便于确认考生面貌。
听到自己名字,何文静上前,马上就有专门的“搜子”上前搜身,他的衣服也只脱得只剩里面白色的里衣,旁边另有一人拿着写着他体貌特征的册子比对相貌。
等搜查完毕,何文静走进中厅大堂接卷,同时高声唱某某廪生保,作保的廪生出来确认无误后,再应声廪生某某保,“唱保”才算结束。
何文静按着卷上座号入座,有衙役用牌灯巡行场内,考题被贴板巡回展示后,这才开始写作应答。
考卷用了红线横直道格,其中每页十二行,每行可写二十字,考生不得将答案写于密封线外,违者作零分处理。【2】
除此之外还有几张素纸,纸上只写了题目和抬头,这是考生的草稿纸。
不过说是草稿纸,里面内容的书写也必须用楷书,因为查卷时还会有人将稿纸和考卷内容进行比对,如果比对不符,则会被判作弊抄袭。
第一场为正场,考试内容比较简单,考试内容为试四书文两篇,另需作五言六韵试帖诗一首。
因为事先谁也不知会考哪些内容,因此虽然只考两本四书的内容,其实却是要求熟读四书,这次第一场考的就是《中庸》和《论语》。
四书内容何文静早已熟记于心,因为采取连试五场的淘汰制,因此第一场的难度最低,取中的标准也比不高,只要文字通顺者即可录取。
何文静已经把卷子浏览过一遍了,等磨好墨,就铺开稿纸开始作答。
因为题量多,墨汁也不易干透,等何文静将答案在稿纸上写好后,已经差不多中午了。
将稿纸放到一边,何文静从考篮中取出吃食。
他带的是书院食堂专门做的窝窝头,因为不像馒头那样厚,因此进来时倒是没有被搜查的人掰得太碎。
因为县试没有专门的号房,考生的考座都是一排一排的条座,所以为了防止作弊,场内一直有人来回巡查。
当时他拿出窝窝头来吃时,因为是第一个开始吃饭的,还引来了好几道目光,看得他差点噎住,赶紧喝了一口水顺下去。
就着清水吃完,再用手帕将手擦干净后,何文静开始准备誊抄了。
誊抄之前,他又特地检查过一遍内容,确认没有错漏之后才把答案工整写好,等他写完时,考场内仍然响动着一片翻动卷子的沙沙声。
他写完之后并没有马上交卷。
按照考试要求,每场考试黎明入场,天黑交卷,如果提前交卷,则要等交卷之人满十人之后方可离场,考生出考场,皆从“龙门”而出,谓之“放排”。
也就是说,就算他现在交卷了,他也出不去,必须要等至少有十个人都交卷了,他才可以走出考场。既然如此,那他也就不急了,干脆坐在座位上继续检查试题。
又过了一会,慢慢有人也做完了试题,陆续交上卷子,何文静这才把试卷交上去,等凑够了十人后方才离场。
等他回到书院时,程唯山和曹致远都还没回来,何文静就边按照自己的学习计划复习,边等他们。
又过了半个时辰,曹致远回来了,再后来就是程唯山。
当时曹致远看见何文静在房中还惊讶了一瞬,不过很快也笑开了,他答得也不错。
虽然第一场考试内容简单,不过数日后,第二场参考名单公布时,还是被刷下去了不少人。于是他们第二场考试点名时,进度就又快了些。
第二场名招覆,亦名初覆,考试内容是试四书文一篇,孝经论一篇。难度比第一场略有加深,不过也不算难,主要还是基础知识为主,何文静写得还是很顺的。
因为第一场考试出来后,他分数最高,所以此时何文静就正坐在主试官正前方的条案上。
这是为了加强监视的力度,毕竟第一名万一最后查出成绩作假,作为县令脸上也会无光。
卷子很快答完,等他把答案全都写好后,一抬头,就见面前的县令正目光灼灼的看着他。
他觉得这样大眼瞪小眼真的很囧,然后就自己默默低下头来检查试卷。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过后,他就感觉身边多了个人。
瞄了眼衣裳下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