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王冠小说>科幻灵异>三国:我被黄巾裹挟了> 第一百零二章 这次不需要裹挟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一百零二章 这次不需要裹挟(1 / 2)

五处军营,巡视一遍,刘襄升帐,招来各营军侯,在中军大帐听命。

待人聚齐,刘襄坐在条案之后,开口说道:“各营军侯, 报备本部状况。”

越骑营一千骑兵,由两位军侯统领,一直随在刘襄身边,不必赘言。

射声营两千弩手,由四位军侯统领,近几日驻守范阳, 无有大事发生。

护军营原有六位军侯,现在派驻北新城一人,统领六千七百步卒。

新提拔了一位军侯,驻守保定小城,统领两千人。

范阳大营由五位军侯统管,经过这几天的改编,选拔正卒七千余人,配发铁制兵器,共有正卒一万,投矛兵两万一千人。

每位军侯统领两千正卒,四千两百投矛兵。

十一个军侯,一一报备,除了护军营缺乏战具,新兵训练不足, 其余各部一切正常,随时能战。

刘襄点点头,情况还可以,他巡营时, 特别注意了士卒的神色, 没有忧愁畏惧之态,说明士气不错。

“各自回营整备,明日全军拔营,出兵故安。”

“唯。”

故安县在范阳的西北方向,位于易水北岸,距离六十里。

故安和遒国的乡野都被刘襄清扫过,这两个地方也不是雄城险关,等大兵一到,旦夕可下。

全军上下,没几个紧张害怕的。

处理了营中军务,刘襄回到县衙,招来县尉狄白,安排城中换防,射声营要出征了,范阳的城防要交给县兵守备。

“秉方,你统管三千县兵,驻守范阳,看护辎重,可能做到?”范阳南北两路都有重兵驻守,并不危险。

之前射声营守城之时,注意力也是放在新兵那里,防备这些新兵作乱。大军出征以后,范阳的守备压力反而减弱了。

刘襄这么问,只是想让狄白多上点心思,别因为疏忽,坏了事情。

“某定会谨慎守城,为将军看护辎重,运送粮草,不负将军所托。”

刘襄又叮嘱道:“大军虽然拔营西进,但民夫不会带走,秉方要兼管民夫营地,事务繁杂,辛苦了。”

“狄某愿肝脑涂地,以报将军恩德。”

狄白的出身不好,之前受尽排挤,刘襄提拔他为县尉,给了他一个出身,他的家族就算是改换门庭了,后代子孙都能以士族自居,不算是黔首了。

这是实实在在的恩情,当然,前提是刘襄不会败亡。

在刘襄的地盘上,像狄白这样的人,有千千万万,他们的财产、利益、出身,全都维系在刘襄身上。

他们看到了新的天地,他们有了新的生活,他们愿意为此拼命。

这就是刘襄的根基,随着时间的推移,围绕在他身边的利益集团会越来越大,他的实力也会越来越强。

东汉是个讲究阶级出身的时代,按现代的话说,就是各有各的圈子,你不是圈子里的人,人家就不跟你玩,甚至懒得跟你说话。

刘襄就是要建立一个自己的圈子,然后利用军威,强迫别人承认他。

否则,他就揍你。

你不想跟我玩,我就让你没得玩。

这就是事情的本质,他现在越来越明白这个道理,只要抓住这一点,他就能走得更远。

………

第二天,大军拔营起行,刘襄没搞誓师祭旗的手段。

没有必要,又不是重大战役,拔营是非常耗费时间的,再搞事情的话,今天就不用行军了。

为了加快行军速度,刘襄调集了八千辆大车运送辎重。

军中的本地人非常多,在熟悉地形的士卒引导下,大军先向北行军三十五里,渡过易水,在北岸休息一夜。

然后折而向东,顺着易水流向,继续向上游行进二十余里,准备在故安东门十里处安营扎寨。

故安的百姓早就知道范阳分田了,也听说了田地不够分,先到先得的事情。

这就不能落后了。

要不是听说范阳没空余田地,他们早跑到范阳去了。

一路上的百姓看到安平军的旗帜,就聚拢而来,他们当然不敢阻挡军队的去路,只是一路跟随在军队后面行进,有些百姓更是呼朋唤友,专门使人去乡亭中传信。

这种好事不通知乡亲,会被人戳脊梁骨,以后都抬不起头作人的。

百姓越聚越多,后来更是以乡亭为单位,推举了带头之人,聚集了成了一队一队的,跟在大军后面。

刘襄只需要派人引导即可。

大军在前,四里八乡的百姓跟在后面,走了二十里路,他的队伍扩大了一倍。

刘襄是真的见识到了,什么叫做一路行军一路壮大,农民起义规模浩大的样子,由此可见一斑。

这就是他们的力量,虽然他们并不知道自己拥有怎样的力量,也不知道怎么使用这份力量。

百姓聚集当然会影响行军,二十里路,走了将近一天,傍晚的时候,才赶到预订位置。

但凡事有利就有弊,就看怎么取舍。

刘襄怎么可能拒绝百姓跟随,他给百姓分田,就是想要掌控这股力量。

先立营。

扎好营寨,才不怕被突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