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熙元年六月,皇太子千秋,帝下诏,大同、青州军户,受白莲逆贼之殃灾,当抚。
田地免杂之限额,由三顷升至六顷,原由军户之家自行承担的军装盘费朝廷将会视额度代出。
此前的白莲之乱中,大同、青州的军队皆有出征,军户之家在军装盘费方面的支出,朝廷将会以减免杂役或赋税的方式进行补偿。
军装盘费是军户之家要耗费钱财最多的一项,祁元询这样的圣旨一下,对军户家庭来说,补偿已经算是颇为到位了。
这个生产力滞后的时代,朝廷想要维系稳定,别说是赋税了,就是各种正役、杂役,还是得有人去干。
所以祁元询新皇帝上位,也只能尽量减少百姓的负担,对待大周兵源的军户们更是要收拢其心,更多的,还得慢慢来。
宣武帝将这些百姓划为军户的时候,已经考虑到军户们要出丁入军,在制度上,虽然有许多限制,但也有许多优待。
只不过在实际实行的过程中,军户们甚至连减免一定杂役这项福利都不一定能得到保全。
祁元询一贯用以示人的形象属于那种重视文治的传统仁君形象,简单来说呢,就是不像父祖一样重视军事。
但是他清楚地知道,没有军权是很危险的一件事。
只有上直卫和京营握在手里,并不能让祁元询完全地没有后顾之忧。
藩王带上护卫们离国之后,剩下的军权,祁元询是一定要收回来的,现在接触大同与青州的军户,也算是他的一种尝试吧。
说起来,他这回发诏书的时间是皇太子的千秋节,也算是对前段时间的光幕做一个表态。
后续布置,要不要让皇太子亲自上手去做呢?
祁元询想得很美好,只不过和他爹说了以后,太上皇却直接通知他,下个月,他老人家和皇太后,便要带着太子去北巡了。
正好,大同和青州都在北方,后续事宜,太上皇亲自指导孙子,也算继续实现他要养出一个像自己一样知兵的孙子的愿望。
皇太子是暂时指望不上了,祁元询把目光投向了自己的其他几个儿子。
皇太子是他和太上皇一起倾力培养的继承人,地位不容动摇。
但是其他几个儿子,也得好好培养,总不能因为不让他们动摇太子的地位就把他们养成废人吧?
祁元询也没想着让这些儿子留在国内当米虫,是想将他们都送出去的,既然如此的话,那本事就一定都得练好了。
大同那边,代藩已经没了,山东那边,其实还有个鲁藩。
第一代鲁王荒王壮夭,世子作为独子长到能继承爵位的年纪,已经是乾圣年间的事了,所以现在的鲁藩只是郡王爵。
闹出了白莲之乱,这两地的军权朝廷收拢得差不多了,未来要是他的儿子们离国,祁元询觉得,这两地的护卫和驻军就不错。
拱卫京师与天子的上直卫、京营,祁元询是绝对不会分出去的,做事得带脑子不是。
这个时候就显出儿子多的好处来了,祁元询将次子祁允旭、三子祁允昹、四子祁允昇这几个年长的儿子都叫了过来。
祁元询的想法很简单,按照大周的惯例,这些儿子其实也到了封爵的年纪了,皇子的封爵不用考试,再加上他想让这些儿子在国内历练一番,积累一些理政的经验再离国,所以,现在就准备让他们为父分忧,承担一些公务,或者到地方上拟行藩王之职,最好是到交趾省去实际演练一下。
其他几个儿子回答大同小异,都是非常规矩的想法,偏偏老四画风清奇,他说:“父皇,儿臣不想受封了,去做藩王,治军劳累先不说,就连吃都不吃好,没意思!”
祁元询:???
祁元询听了老四胸无大志的发言之后默不作声,他这个好儿子还特意又强调了一遍。
“是宫里没让你吃饱饭还是如何?你堂堂皇子,怎能是这般……混吃等死之徒!”
“父皇,就是因为宫里的食物太好吃了,外头的饭菜都及不上宫中啊!儿臣不愿离京!”
“呵,若是外头的饭菜好吃,你就愿意了?”
“是呀,您不知道,儿子平生大愿,就是吃遍天下美食!”
“去,你才活了多少岁,就说什么平生大愿!”
又批评了四子几句,祁元询才将视线转向二子和三子:“你们俩,该不会也有什么大愿没说出来吧?都说出来给朕听听,免得朕的安排耽误了你们!”
祁允旭和祁允昹两个人都连连摇头。
虽然中途出了点岔子,但是锻炼几个孩子的想法还是已经和他们谈好了,至于老四,祁元询还得想个办法。
换作是从前,祁允昇这样的皇子,如果本性真的如此淡泊名利、爱好也算简单的话,那就是模范皇子,新皇帝继位后还要立为榜样从容展现手足之情的那种。
但是,祁元询想培养的皇子可不是这种混吃等死型,而是有开拓精神,愿意进取的类型。
老四这个样子,他还得想办法把他纠正过来。:,,.请牢记收藏:,.. 最新最快无防盗免费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