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跟陶谦之间的矛盾早在得到天子之后便开始了。
曹操得了天子,对曹操来说,在大义上确实有了不少帮助,至少人才方面,有大量人才慕名来投,这慕名可不是慕曹操的名,若比名声,曹操比陈默可强不了多少,这些慕名而来的,都是看天子的面子。
别管天子的话有没有用,但天子在这里,在人心上,这里就算是正统,所以曹操在去岁将天子从子午谷带出,又骗过刘表将天子迎至鄄城之后,他的势力虽然没有多大的增加,但前来投奔的人才却不在少数。
但人才多了,是好事,却也是坏事,曹操只有兖州一州之地,外带豫州的半个颍川,朝中的重要职位现在还在陈默这边握着,皇甫嵩、赵温、钟繇这种级别的人物,真要罢免了,不管哪一个,惹到的都不是单纯的一人或是一家。
皇甫嵩,背后是整个关陇士族,甚至连过来的朱儁都不可能让他,钟繇更别说,他麾下颍川人才跟钟繇的关系都不错,赵温代表的是蜀地,在中原影响力不算太大,但也能代表整个蜀地士族。
剩下的九卿陈默在挑人的时候也是不选才能只看名声,选的都是在各州郡有着极大影响力的士人。
随便罢免哪一个,都是等于惹了一州或是一郡的士族,因为天子的事情,曹操等于同时得罪了陈默和刘表,跟袁术之间的仇恨也是由来已久的,若在三公九卿的事情上再出现纰漏,那曹操可真就要四面皆敌了,手握天子也没用,至少袁术肯定会趁机来攻,袁绍都不能帮他。
但若不封,这么多人才,没办法安置也不行,所以在得到天子不久之后,曹操就筹谋着往外扩张,以缓解人才太多带来的压力。
但往西,陈默已然成事河洛之地被陈默麾下大将徐晃经营的滴水不漏,除非袁绍答应跟曹操一起打陈默,否则曹操一个人肯定干不动。
但陈默跟袁绍之间虽然相互算计,但也没有公开撕破脸,袁绍也只是撺掇张扬在河内给陈默制造麻烦,而且袁绍现在也在忙着彻底灭掉公孙瓒,自然也不愿意跟陈默撕破脸大战,若非如此,当初曹操也不必犯险借道南阳赔了近万兵马还得罪了刘表才把天子给接回来。
跟袁绍打自然更不可能,兖州四战之地,曹操现在能安稳守着,最大的原因就是他现在还是属于袁绍的附庸,这个时候曹操需要袁绍的支持,自然不敢跟袁绍翻脸。
至于袁术,之前虽然胜了一阵,但那也是有刘表帮忙切断了粮道,方才击败了袁术,如今跟刘表因为天子的事情翻脸了,单独对袁术,曹操还是没底的,所以现在能动的,也只剩下陶谦了。
事实上,在去年的争锋中,曹操一直占据着上风,在彭城郡大败陶谦,攻取城池十余座,逼得陶谦退守郯县,闭门不出,曹操又占据了睢陵、夏丘等地,可说是斩获颇丰。
只是后来因粮草不济,方才退兵,将十几县百姓尽数迁往兖州,城中粮草更是颗粒不剩的一并带走,甚至为了威慑百姓,在彭城连屠数县之地,睢陵这边,或许是看着陈默的面子,并未有屠城之举,但迁民时的手段可不温和。
算起来,去年一年的时间,曹操先是跟袁术打,然后又去了一趟关中,出来以后还跟刘表做了一场,紧跟着又跑去东南跟陶谦打,最后落得粮草不济也不是奇怪的事情。
但不打不行,眼看着陈默这边得了三辅,羽翼渐丰,袁绍那边,公孙瓒已经逐步退出青州战场,幽州也快要受不住了,双雄并立之局已成,曹操虽然得了天子,但若再不寻一块根据地,以兖州的地势,不管陈默东出还是袁绍南下,都是首当其冲的,怎能不急?
当然,为了能够放手攻打徐州,使袁术不会来援,曹操的布局早在跟袁术交战的时候就开始了。
原本,陶谦跟袁术之间的关系还是不错的,当初二袁分家,袁绍谋夺冀州,袁术据有南阳、汝南、豫州、扬州,扬州刺史陈瑀就是袁术任命的。
当初曹操和袁术相争,为了避免陶谦来攻,曹操暗中命人前去下邳说服陈珪相助,当时的曹操跟陈默之间关系还不错,还暗中结盟的,跟陈登当年在洛阳也算有些交情,请陈珪帮忙。
于是有了后来袁术兵败难逃寿春时陈瑀拒绝袁术进入的事情,陶谦欲进兵协助袁术,也是陈珪暗中作梗,使得陶谦出兵不太及时。
陈瑀是陈珪的从兄,算起来,陈默得叫陈瑀一声伯父的,袁术后来夺回寿春,陈瑀便带着弟弟陈琮逃到下邳。
而袁术当时刚刚败给了曹操,也不想两面受敌,所以没有继续追究,但跟陶谦之间的同盟关系,便算是破了。
但曹操转手从陈默手中夺了天子,这也让陈珪感觉被骗了,接下来曹操攻打徐州时,陶谦再想联合袁术,袁术却记恨之前的事情,不予理会。
曹操对徐州的布局至此也算完成了,彻底将徐州给孤立起来,这一套打的可说是相当漂亮,徐州几乎等于是成了曹操砧板上的肉。
今年年初,曹操之父曹嵩从琅邪回乡,途中被张闿所杀,这也是陈默的熟人,当年黄巾之乱以后,张闿及时归顺,在徐州任职,后来陶谦上任后,为了稳固自己的权益,提拔了一些将官,张闿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