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拂开老管家,喝了口热茶冷静了一下,才继续看下去,越看脸越阴沉,看到最后已经脸色发黑。夫人贾敏在的时候,贾母来信时提过两个小儿女的亲事,但是夫人已经拒绝了,还同他说过这个内侄被宠溺太过,恐怕不是良配。
贾敏过世后,一为这么多年的夫妻情分,二来如今情势危急,他早已经深陷其中不知道前路如何,不知道能不能保住性命,把黛玉送到她外祖家,想着凭着四王八公的实力,总能庇护她活下去,万一他不幸死在任上,哪怕就是看着他林家这么一大笔的家财,也不至于亏待了她。
结果,结果……就这?他还没死呢,他的掌上明珠就成了寄人篱下的小可怜,还成了贾母和王夫人婆媳斗争的棋子,还被那些天杀的下人们随意嚼舌根。贾敏不是一直说荣国府规矩森严吗?这样子的森严?家仆都不把千金小姐的名声当回事?
是贾府飘了?还是他林家提不动刀了?
林如海这一瞬间,对贾敏都起了一丝怨怼,怪她在他面前对娘家吹捧太过,说的样样好,结果他放心地把女儿托付给岳母,岳母就这样给他照顾闺女的?这么大了和一个外男同住?名声不要了?还是说她吃定了他们林家,现在就开始随意摆布姓林的了?
林如海快气炸了,不过愤怒过后,新的疑惑又冒了出来,世代簪缨的贾府真的这么不堪吗?从没有交集的贾家族人在他面前这么卖力地抹黑贾府,是对他有所求还是有什么内因?还是说这是谁家使的离间计,意在调拨他和贾府的关系?
贾代儒: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啊!我只是想捅凤辣子一刀让她夫妻俩督造大观园的时候财政赤字,急得焦头烂额罢了。
只能说贾代善还在的时候,贾家留给他的印象太好了,以及贾敏对娘家滤镜太厚,日常给他洗脑塑造的贾家的形象太过完美,纵然别人把证据都放到他眼下了,他内心还是不愿意相信。
林如海缓声问道,“你家太爷让你过来,除了送信还有别的话吩咐你吗?”
张诚愣了下,老老实实地答道,“并无。”
这就奇怪了,林如海抚着胡子暗道,是真的没有索求,还是说所求甚大?林如海长到中年,没见过这么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他思虑了一番,说道,
“多谢你家太爷挂虑,你还有什么事情要办,可找我府上的林管家。”他指了指站在旁边的老管家。
张诚谢过他,说道,“信既已送到,小的这就告辞了。我家太爷这些天正准备搬家,小的还要回去伺候着。”
林如海留不住,便叫老管家拿了二十两银子赏他。张诚接过,提醒了一句,“我们太爷说了,别叫府上先姑奶奶的人知道小的来过,省的节外生枝,引起别的不必要的麻烦。”
张诚走后,林如海立马吩咐老管家叫人去京城探听事情的真伪,他不想相信光鲜亮丽的荣国府私底下竟是这般行事散漫没规矩,但事关林家现在的独苗苗,不能不重视,万一呢?
并派了管事妈妈一同前去,还收拾了各种吃的用的玩的能有几大箱子的东西叫嬷嬷一并带去给黛玉,重点说明一定要亲眼看到黛玉,别一眼没见直接被打发回来了。
出于对岳母的放心,也不想让岳母说他和贾府见外,他都是逢年过节加重三成礼送到贾府,多的部分就当是女儿在贾家的吃用了,他以为他们彼此心知肚明不用明说,结果荣府下人居然说他林家的姑娘一草一木都是用贾府的???
那他多给的节礼算什么?
黛玉过去几年没有只字片语传回来,每次送信过去,都是贾母回的一切都好,这就是岳母说的好?让他女儿委曲求全的一切都好?
林如海越想越憋屈。
他又想到给他通风报信的贾代儒,身为荣府太爷辈,都被豪奴逼得不得不离开生活了几十年的家,避去庄子上,那他家那些贾家过来的奴仆呢?是忠是奸,平日只按照贾敏的描述来判断,这会他突然不确定了。
林如海让老管家悄悄的去查先夫人的那些嬷嬷陪房,看看是不是有那等欺上瞒下、奸猾无赖还爱无事生非嚼舌头的人,如果没有,那是万事大吉,若有,悄悄记下,回明后一并处置。
老管家会意地去了。
结果自然惨不忍睹。远在庄子上的那些个陪房先不说,离得太远一时半会也查不清楚,但看账本上年年报灾,不是水淹了,就是霜冻了,要不就是冰雹打了,简直就是把主家当傻子糊弄。
他们这鱼米之乡会有那么大的霜,会下冰雹?至于水淹,拉倒吧,最危险的江堤还没决口呢,这一条条小河能淹的起来?而且当初置办的时候,买的几乎都是上等田地,不说收粮入库,庄头不报灾讨要赏钱已经是良心发现。
林如海:……就很气!
难怪贾敏一直说娘家好,可不是嘛,在京城里的时候,年年庄子送粮送菜送银子,一到淮扬,好嘛,年年得往庄子上补贴,换他他也觉得娘家好,哪像这糟心地方,一直亏钱。
贾敏虽然生得清高,视金钱为粪土,但一直亏钱她也心疼啊,还觉得厌烦无比,太糟心了!
林家虽然祖上三代侯爵,他父亲还被皇帝加恩多袭了一代,但到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