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希望你们能明白一件事,”一位点灯人下台后,甄云韶没有接着叫下一位,而是稍作停顿一番后说出这样的一句话来。
喧闹暂停了下来,他们把目光放在灵灯之上。
甄云韶手指牵动,一缕清风随之而来,化作三个字摆在众人面前,“点灵灯”。
“点灵灯一事,点灯的结果依照的是你们的修炼之心,无论是读书、修仙、习武、参禅、兼爱、融汇、演兵、炼丹、制符、炼器还是其他更为小众的修行,点灯所考究的都只是你们对修炼的认知度、态度、共鸣度与持恒度,并非是对你们资质的评判,点灵灯效果不理想,并非意味着你们修行资质不行,潜力不足,而是你们是否适合当下的修行,是否在当下修行上存在着认知上的偏差,是否有异心,是否有心魔。”
甄云韶不急不缓,像是漠不关心,又像是感念至极。
“所以,你们大可不必因为点灯结果不如意而伤神,那无疑是对修行之道的自残。”
这些话似乎是由着甄云韶刻意的牵引,分毫不差地落入每一个点灯人的心头,让他们确切地、没有丝毫误会地理解了这句话,并且能够融入认知当中。
像是清风拂过面颊。那些不如意的点灯人或多或少因为这番话有了不少慰藉,不再像之前那般黯然神伤、自怨自艾。
“这位前辈居然主动抚平点灯人的心坎,很是难得啊。”
“是啊,以往点灵灯,那些前辈都是照着规矩办事,不闻不问的。如此一看,这位前辈倒真的算是很和善的了。”
“虽然外表神情看上去冷淡,却不想心地这般和气。”
关于甄云韶这位前辈的议论与探讨被叶抚听在了眼里,他看了看其双眼,感受了一些她身周的文气之风,心想这边的儒家也有奉“仁”吗?
这其实蛮少见的,在那么长的时间里,叶抚看过许多关于儒家的书,主流上,这里的儒家奉行的是“礼、律、理”,便是“伦理和礼乐”、“律法与规矩”、“万象与道理”。像“仁”其实是很少有流派奉行的,因为是存在于修仙世界的,修仙世界主流是“弱肉强食”,儒家主流上便无“仁义”,并不反对“文人杀生”这一类事,相反的,对于逾越规矩之人,儒家的惩罚向来严明非仁,该杀的便不会使其苟活。
所以,在“君子远庖厨”类同的事情上,是以“君子不客以烟火”来表达的。便是都在于人间烟火上,“君子远庖厨”本意在意倡导“仁治”,而后者便是单纯的不沾染人间烟火气。
而在叶抚的感受里,甄云韶便存在着一股“仁”气,虽然不太明显,但是能够感觉得到。“仁”气可不是单纯的“行善事,不杀生”便能修得的,“仁”一字包含着“仁慈”、“仁义”、“仁礼”、“仁信”、“仁理”等等许多的方面,而要修得“仁气”并不能只从单单一个方面去修。主流里的儒家是不存在的这一流派的,所以叶抚在想,这会不会是新的流派。他非常肯定的是,如果这一流派成型的话,那么儒家必定会诞生新的至圣人,如同道祖、佛祖一般的存在。
因为对这个比较感兴趣,所以叶抚稍稍多推衍了一点,发觉到这一流派只是在萌芽阶段,甚至是接触了这一流派的人都没有意识到这是新的流派,远远不到发扬光大的阶段。
叶抚在心里留了个底,略微思索一阵后,便没再多想。他觉得,这不是目前该去想的事情。
将目光重新放在前面的灵灯上。
经过了甄云韶的一番话语后,场上已点灯的人和未点灯的人心头都有了些低,放开了许多,没有先前那本拘谨与过分期待了。不得不说的是,甄云韶的那一番以文气之风牵引的话语,的确是将不少因为点灯失礼的人从心境瑕疵的边缘拉了回来。这算是拯救了他们一部分人的修行之路。
之后的点灯效果要好上不少,最佳的程度已经从先前的勉强点亮第一道灯轮达到了点亮全部九道灯轮了。
九道灯轮亮起来的瞬间,绽放的华彩如同将人思绪引入另一方极乐之地,很是美丽,万般灯火在此面前都黯然失色,一些情绪敏感的人甚至只好用泪水来表达自己见到这般美的欣喜。
这丝毫不夸张,美是一个没有范围限定的词,可以让人心情愉悦,可以让人痛哭流涕,也可以让人神魂以往。
这样的氛围让叶抚想起了一句话,“人没有生来便要如何的事,唯独追求美”。
听人议论起来,那点亮九道灯轮的似乎是出自大家之人。到这里,便有人说九道灯轮应该便是今晚的极限了。叶抚知道,远不如此。
胡兰身周围着的人或多或少也上台点过灵灯了,但并没有什么特别亮眼的。或者说,在叶抚眼里并没有什么特别亮眼的。
照着顺序,便轮到了之前几番刁难何依依的那个高瘦书生,他也在这里,并且很早就发现了何依依。那一股不服气的暗劲儿便出来了,这几天发生的事情实在是让他憋足了一口恼火气,先是在进城前受了何依依和胡兰的气,又是在城里酒楼里时莫名其妙地被一个道士踩在了脚下,他把后者归咎于何依依,因为当时他们正在嘲讽何依依。而事实,也的确是这样的。踩他的那个道士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