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陆家嫂子,这位姑娘不用急,好花不怕等,等会就能看到了。”小丫鬟说道。
“哦,原来她姓陆啊!”所以她到底是姓什么的,那人是妇人打扮,想来是嫁出去了,陆应当是夫家的姓才是。
可惜小丫鬟没听出她的未尽之意,拿着东西匆匆离开了。
总归是知道了一点信息,苏溱的心情还不错,琢磨着到时候怎么能碰瓷陆嫂子,趁机扯上交情。
知书知道自家姑娘是来找人的,毕竟姑娘前几天就和大家开诚布公,她来江南,除了是寻找良种,还想着看看能不能找到一个人的。
“姑娘,帕子没放好。”她小声提醒。
苏溱将帕子塞进袖子里,朝着最热闹的地方走去,“刚才那个年轻的妇人,看着是不是有一点点像我爹?”
其实还真的不像,她之所以说出来,不过是为了表示自己正是因为看见长相了才下手偷走人家的帕子的。
知书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她还说自家姑娘怎么无缘无故就拿了人家的帕子呢。
只是那妇人走的快,她也没仔细看,便摇摇头说:“我没看见那妇人长什么样子的。”
“那双眼睛,和我爹长的多像啊。”苏溱随口说道,对着朝她看过来的唐暖微微一笑。
“苏姐姐快过来,孙姐姐在和人斗诗呢。”唐暖高兴的招手。
“真的呀,你怎么不去试试?”苏溱微笑着问道。
唐暖不好意思的红了脸,“我诗才不够,孙姐姐擅作诗,寻常人不是她的对手。”
苏溱自己不会作诗,但也是熟读唐诗宋词几百首,经历过无数回古诗赏析考试的人,看看还是会的。
但是苏溱忘了,她看到的诗,特别是仔细学过的那些,都是数一数二、历经时间考验的经典名篇,眼光都已经被养叼了。
就好比许多人,菜市场都没去过几次,但是点评起美食来却头头是道,毕竟没做过菜,不代表人家没吃过好菜啊。苏溱如今就颇有这么一点意思,她不会作诗,但是鉴赏的眼光还真的算是可以的。
半日闲山庄建在山腰间,早已有了丝丝凉意,可惜少年郎们为了自己的翩翩风度,扇不离手。
孙姑娘对面的少年郎摇着扇子,正在细细思索。一边的桌子上,另有一名少年郎负责提笔誊录。
“有了。”少年郎扇敲掌心。
负责誊录的少年郎提笔落字:
菊
醉中细雨到芦花,可讶秋兰尽更强。
到处俱优深且广,老人秀媚满三湘。
寒花重九芳如画,沙渚为囊雪满墙。
风外含芳和已寡,分明已老满林香。
苏溱表示真实熟悉的文风,感觉好像她从前写作文的时候将一堆华丽的句子事例堆砌在一起,乍一看文笔华丽写的真好,再一看这都写的什么鬼。
当然了苏溱并不会傻到说出来,只是在心底默默吐槽,可惜架不住自己的嘴快啊。
因为大家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都在夸写的好,唯独苏溱一脸平淡,半句话也没说。
唐暖只以为她和大家不熟悉,因此主动开口道:“苏姐姐,你看这诗写得……”
话还没说完,在心里吐槽了百八十回的苏溱脱口而出,“不如何。”
四周一片寂静。
写诗的少年郎脸上一片薄怒,眼睛好像要放出利箭一样盯着苏溱,“不知这位姑娘有何高见?不如这位姑娘题诗一首,好让我们开开眼界。”
苏溱她苦啊,嘴巴太快,大脑跟不上反应,真不是她自己想要说出来的。
知书也愣了一下,连忙说道:“我家姑娘的意思是,我们对于诗词一道不甚了解,不知道如何评判。公子的诗风流别致,自然是好的。”
不管是不是,先夸了再说。
苏溱一脸高冷的说:“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
那少年郎手握扇子冷笑,“你蒙我呢,真当我听不懂人话不成?”
苏溱沉默了,这孩子真狠,质问人还先骂了自己。
但是还是要辩白一番的,“没蒙你,没当你听不懂人话。”
知书终于忍不住发出一声哀叹,她怎么觉得自家姑娘今天就是来搞事的呢。
那少年郎年岁尚小,从前又是一直被捧着的,听得苏溱这么说,更是认定这人就是来找茬的,“你这是什么意思,既然瞧不上我的诗,姑娘便拿出你的大作来,好让我等拜读一番。”
苏溱闭紧嘴巴,不知道怎么回事,感觉今天就是说多错多。比如她不过是回答问题,怎么就又扯到瞧不起他的诗上面去了。
姑娘挖的坑,再难填也得去填,知书开口道:“公子这诗……”
“你闭嘴,我不想听你说。你来说,到底是个什么意思。”少年郎指着苏溱说道。哪有当众落别人脸的,他要委屈死了。
苏溱叹了口气,“我真的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先前在想自己的事情,唐姑娘一时问起,我没注意听,才顺嘴说了出来,真不是在点评公子的诗。”
不等那个少年郎开口,她便接着说:“我原想着说多错多,便没想着解释,如今惹得公子不高兴,苏某在此给公子赔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