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着莱曼,诺兰突然不知道说什么了。
有时候,一个人的直觉是很敏感的,你说得话里是敷衍还是客套,总有种比较准确的感知类似所传达出来的态度。
而刚刚,诺兰只是一句发自内心的感慨,
他确实觉得,如果能重拍一次,肯定能做得更好。
这一部的《致命魔术》,是有一些瑕疵的,他自己也懂。
但,怎么说呢。
莱曼毫无怀疑的应答,也让诺兰第一时间察觉到了他对自己的那种肯定,而不是所谓的安慰或者带着随意的类似的感觉。
或许,其他人会认为他在说大话吧。
但诺兰骨子里就是一个有些英国式刻板的人。
所以,莱曼并不怀疑。
而反馈到诺兰身上的,就是他对于这一句“当然,我相信”心里的舒服。
是人,就会有比较。
比起其他制片厂对他的态度,莱曼明显带着真诚。
这也是诺兰的选择,或许,从他拒绝华纳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有这样的心思了。
......
放映之后,便是蓝蝶影业准备好的招待酒会。
招待酒会吗,自然是为了能让那些媒体人和影评人能“嘴上留情”。
正所谓拿人的手软,吃人的嘴软,双管齐下,怎么也会有影响的。
酒席上,大家兴致不错,乔治也是其他的一员。
只不过,他的精力不再丰富的食物美酒上,而是经常把注意力投向剧组的主创以及莱曼。
而且,除了对导演的认可以及影片所展现的一些让人欣喜的元素,乔治不得不承认,里面的角色也是极好的。
比如,休-杰克曼和克里斯蒂安贝尔的组合,他们之间的对决产生了很大的正面的化学反应。
他甚至有些奇怪没在安杰身上看到“金刚狼”的影子,出于某种尴尬的原因,这位男星是很难摆脱他在那一系列漫改作品中的形象定位。
但《致命魔术》很有效的掩饰了这一点,反而没有放大差异。
此外,新晋小花斯嘉丽-约翰逊的表演也可圈可点,不过,相比这种类型的电影,他还是觉得这位女星身上的那股子文艺气息被浪费了,《迷失东京》才是适合她的作品。
如果不是恰巧有关注,女助手这样“打酱油”的角色本就微弱的存在感就更稀薄了。
可能看完全片,很容易就会忽视这么一个角色。
另外,除了无处不在的魔术元素,这部影片就和片名一样,是一个“化腐朽为神情”的作品。
有关魔术的电影其实是很少的,因为魔术本身就不是一个很好挖掘戏剧感的题材,而如何适当的以这样的载体展示出不一样的东西,那就更显得很难。
所幸,他觉得诺兰做得还不错,要比《侠影之谜》带来的惊艳感更多。
......
快走两步,利亚姆来到了诺兰、
莱曼的身边。
“怎么......”莱曼看着他手里的一沓报表,“有什么事吗?”
“嗯,”利亚姆回道:“是有关现场观众的详细数据,虽然收集的基数少了点,但也能看出点什么,尤其是电影刚刚放映完最直观的感受。”
事实上,首映礼的作用本就包含类似的作用,一早安排好的利亚姆很快就从几个员工那里汇总资料。
虽然先期的宣传策略是以蝙蝠侠和金刚狼为方向,也确实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但放映后的宣传肯定不能再用什么话题炒作的方式,而是要转变到对特定主流观众群体的影响、吸引,以及对市场的分析。
而中途有观众离场,无疑让利亚姆的心里有些担心。
万一《致命魔术》口碑崩坏或者前景不妙,他们现在也可以提前想办法减少损失了。
有些事,多一份预案和准备,总是好的。
虽然从04年开始,萤火虫出品的影片业绩总是不错,但.......
希望是未雨绸缪,结果还是好的吧。
他本人对公司的未来还是很看好的,也是寄予厚望的,更是期待自己能在这样的团队中积累更多的权势,实现自己的价值。
而这份报表,他有大致的翻阅了下。
用简单的一点的话来说,由于观众对诺兰过高的期待,反而使得影片口碑不那么优秀,或者说,稍显平庸了。
显然,足足5000万的投入(制片4000万加1000万的宣发),以这份报表所呈现的数据趋势来看,并不很乐观。
利亚姆已经有些拿捏不准观众市场会不会为这部作品买单,即使它是诺兰继《侠影之谜》后的新作。
只不过,他所心忧的,莱曼却是淡定自若。
接过报表,随意的翻了翻,发现如果是喜欢的,就会很肯定,不喜欢此类题材的,都坚持不了三分之一的放映就觉得枯燥无味而离场。
或者说,能对悬疑元素有些感觉的观众,并不会以魔术的形式呈现心里排斥。
听刚刚利亚姆的话,总共1375名观众,直至影片结束,这中途离场的大致有98名。
再排除有急事的、本就是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