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嬷嬷也没客气,坐到火盆边上,伸手烤了烤,口中道:“今日到宫给太后请安,正好碰上荣国公下厨给太后与陛下煮粥吃,哪晓得荣国公性子好顽,竟是煮了许多,太后宫里上下都分了一碗,竟还多出一锅来,太后便赏了我带回来。想这些日子我在夫人这里多蒙照顾,未有报答,这锅粥便算我借花献佛,让夫人和姑娘们都尝尝鲜。”
苏氏失笑道:“虽说君子远疱厨,但若是孝心所至,也是大善,太后和皇上必是高兴得很,却不想我们母女竟也能跟着沾光,嬷嬷费心了,不如等到了饭点儿,我教厨上把这粥热一热,再治一桌子席面,还请嬷嬷赏光。”
真心想不到那少年居然还有这样的孝心,只是他煮的粥,能吃吗?一瞧就是个打小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主儿。只是她这样想着,却不能说,捡着好听的话儿往外倒,顺便请吃顿酒席,也算谢过许嬷嬷。
许嬷嬷今日已在宫里同老姐妹们吃过宴席,并不想再吃,但见苏氏面上殷勤,怕是有什么事情要央着她,因此便应了下来。
苏氏见许嬷嬷这样给面子,心中越发喜欢起来,便笑道:“那就麻烦红梅姑娘跑一趟,将粥送到厨房去。”然后又叫了点妆去沏茶,就沏今日带回来的如意瓜片。
这红梅丫环也是许嬷嬷从宫里带出来的,虽说是个没有品级的宫女,但苏氏平时也是不怠慢的。红梅也不愧是受过严格训练的宫女,眉眼灵活,晓得苏氏是有话要与许嬷嬷私下说,便笑盈盈的又端了那锅粥,和点妆一道出了屋子,径自往厨房去了。
屋里没了旁人,苏氏才神色一端,把今日遇着承恩侯夫人的经过仔细与许嬷嬷说了,才道:“我与承恩侯夫人素日没有往来,也不知她是个什么性情,只说今日她对我们母女这般的厚待,着实是不同一般,我也怕我会错了意,便请嬷嬷替我参详一番。”
许嬷嬷在宫中时,自然是见过承恩侯夫人的,只是承恩侯夫人与皇后之间,因着承恩侯世子的亲事而闹得不愉快,因此近几年承恩侯夫人已不大入宫,但这不妨碍她对承恩侯夫人性情的了解,苏氏这么一说,她便知道这并不是苏氏会错了意,承恩侯夫人当真是很瞧得上裘家大姑娘了,再一想自己今日出宫时,荣国公私下里的叮嘱,许嬷嬷已是晓得该怎么回应。
“承恩侯夫人自来便是这样的性子,不知道她的人,都以为她为人高傲,难以亲近,知道她的人,便晓得她是心中自有一番风骨,与人往来,并不看高低贵贱,反是注重品行性格,投了缘,那便是千好万好,大姑娘的品格便是万里挑一,能得承恩侯夫人的眼缘,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许嬷嬷先说了这一通,然后话风一转,又道:“承恩侯世子打小就经常入宫,皇后喜欢这个侄子,常常留他在宫中小住,那时候荣国公也被养在宫中,两个孩子便经常一处玩,一处睡,当时我便在荣国公身边伺候起居,因此倒是对承恩侯世子更熟悉些。”
苏氏听到这里,心念一动,越发听得仔细了。女孩儿嫁人,除了看家世,最重要的,还是得看人。
“承恩侯世子打小便是个稳重的性子,大抵因着他是长子嫡孙,侯夫人对他教导得严格,因此每每荣国公和皇子们玩闹得厉害时,他都是劝着的多,虽是年长不了几岁,却跟个小大人似的。”
听着这话,苏氏眼前就好似出现了一个小大人,焦头烂额的跟在小皇子、小荣国公的后头收拾烂摊子的样子。嗯,这样看来,承恩侯世子的性子应该是极好的。
“后来世子日渐长大,倒是不好再经常出入宫中,只认真读了几年书,琴棋书画都有涉猎,只他身为承恩侯世子,不必走科举的路子搏出前程,因此在经论上用的功少些,倒是格外喜欢丹青,拜了丹青大家山远公为师,苦练数年,如今在京中年轻一辈中,也算是有了些名气。”
这一点苏氏倒是知道的,陆晔那副松图她也瞧过,以陆晔的年纪,在丹青上能有此造诣,委实是下了不少苦功的,以陆晔的出身,还能专于一道,可见胸怀旷逸之志,并不是那等只知走鸡斗狗的无能纨绔,也不是一心只奔着富贵权势的野心薄情之辈,这教苏氏尤其满意。
“如今世子已是年满十八,平日里仍是读书学画,偶尔得闲,便帮太子跑跑腿,寻了些轻松的差事办着,听说等翻了年,詹事府里正好有个职位空出来,品级不高,只是个从七品的小主事,管着文书往来,太子已与承恩侯府打过招呼,专给世子留着,也教世子正经有份事儿做,不教他游好好闲。”
苏氏听着又是心念一动,以承恩侯世子的出身,从七品当然太低,但詹事府是东宫属衙,能进去的,都是太子属臣,将来一朝天子一朝臣,詹事府出身的官员明显起点就比其他官员要高,更容易得到重用和信任,更何况承恩侯世子还是太子的亲表弟,这前程肯定没说的。
许嬷嬷看了苏氏的脸色,便已经知道这是十分动心了,便又语气一转,道:“世子虽是样样都好,却有一样极不顺,便是他的亲事。”
“怎么说?”苏氏心中一凛,忍不住接了这话茬子。话一出口,便晓得自己有些急切了,不由得面上讪讪,忙低头抿了一口茶借以掩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