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更)
二人重新签好合同。
合同内容大概就是:卢三哥管理市场和公司对外管理,包括客户管理,市场开发,产品运输等工作。
他占有10%的股份。
温子娴管理公司的内务,后勤,人力等,也持有公司10%的股份。
剩下80%的持股,都是温玉婳自己个人持股。
温玉婳只管公司的总体方向,和总的一个策划,还有公司的财务。
至于所有出资的原始成本,都由温玉婳个人出资。
总的公司注册资金投入是三万元,所有这些资金都由温玉婳出。
首次投入资金是1万,后面2万陆续在明年全部投进去。
其实说公司吧,这个年代摆摊的多了去,没有办*证件的也很多。
能这么正规办下来的,也只是营业执照拿下来,地点固定下来。
其实说来说去,这个公司都是温玉婳各人独资的全资公司。
两个原始股东也是入的干股。
说到底,谁出钱谁是老大,两个股东,总体也要听温玉婳的。
卢三哥自然没什么问题,最后倒是问了温玉婳地点要在哪里?
温玉婳谦虚问:“三哥觉得在哪里好?”
其实南都市,县城,镇上都可以,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原因。
“按理说在南都市更好,考虑地理位置来说,可以去县城注册营业执照,前期资金没这么多,可以就到县城设置办公地点,那里的人流客户比这边多。”
温玉婳自然是没有问题。
最后,紫气东来,办公地点设置在红县。
“办公的地方,还麻烦三哥帮忙找一下。”
“没问题,我也是公司的一员,我找好来找你。”
卢三哥最后又问:“你考虑搬到县城或者镇上来吗?”
“这段时间都下大雨,你那边山路可一点都不好走,来回上镇上也不方便。”
“那倒是在考虑,只是房子一直没找好。”
“我帮你留意留意。”
事情办妥后,温玉婳准备坐车回去。
*
她空间里有好几袋大米和淀粉,温玉婳索性先去农机站看了,看到有牛车在。
她提前将大米装了一袋在背篓中,才去坐牛车。
好在三叔的牛车,今天人很少。
牛车满身都是破破烂烂的。
三叔看到温玉婳就打招呼,看她背着一大背篓东西,赶紧上前帮忙。
三叔问:“赶快上来吧,去哪里出门这么多天?”
温玉婳抓了一把瓜子给三叔:“就出了趟门。”
“怎么今天牛车上这么多泥?人也没有多少。”
“哎,别提了。村里下大雨,这两天泥路不好走,你今天得亏碰上我,不然还麻烦!”
那确实算是运气好。
温玉婳又问了一下村里的事情。
“要说村里事情倒是没什么,就你大伯娘家,他们家也开始做竹篮子,你知道吧?听说跟你大姐吵了一架。”
温玉婳眉心跳了跳,“知道具体原因吗?”
她大姐平时都是能忍则忍的,能让她都发火了,那肯定事情还不小。
“具体倒是不清楚,只知道你们家出去的工人,全部都去了你大伯娘家做竹篮啦!听说那些工人,过去编的竹篮,跟你家那些竹篮子一模一样。”
*
大坝村此时吵翻了天。
因为村里整个红县下大雨,从外面进粮食的商家就少了,导致城镇的精细粮都上涨不少。
镇上大米涨价,由原来的两毛五涨到两毛八了,这可将村民们高兴疯了。
十几家答应卖给温玉婳大米的村民,起初真的只是想按照镇上涨的价格,就是两毛八一斤卖的。
可不知为何,村里传来一个说法,就是说大米还会涨。
因为有人需要三千斤大米,这个需求量,不论对方涨成什么样,都会有人买的。
起初的时候,村民自然不信,就有人试探性地将大米卖3毛钱一斤啦。
结果还真有人买。
后面依葫芦画瓢,继续涨价,还继续有人买。
这到后面,大家也琢磨过味来了,看来大米还会继续疯涨的消息,多半是真的。
也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温家老房子这边,本来答应卖米的好多村民,全都毁约,就没一个肯卖大米的了。
温大姐好不容易去镇上买了10斤大米回来,后面几次去排队都没买到。
可家里还有个怀孕的温小妹呢,哪里能每顿都吃粗粮。
温大姐和温母,这段时间为买到精细粮,可谓是腿跑断了,话说尽了,都没有买到大米。
好在队长媳妇家知道后,主动借了点过来,不然更麻烦。
可家里人要吃饭,也不可能一直让队长媳妇家给吧。
今天听到林婶子家有大米卖,她是真的兴奋了好久,急匆匆就跑来买大米。
哪怕稍微贵一点,她也准备买一点。
哪知道,半路杀出个程咬金,直接以3毛5一斤,临时插进来抢的。
温大姐压抑着怒火,恨不得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