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深资芭蕾编导对《罗朱》进行深度分析,“正如评论家所说的那样,这是一部很好的舞剧。过去很难想象在不破坏完整情节下将《罗朱》控制在一小时内,看了宋舒老师主演版本,才知道原来一切都是有可能的。这是一部非常出色的罗朱版本。
A.k将《罗朱》人员阵容公布出来时,我就一直期待,我觉得这种大师级的阵容带来的将是一场不同凡响的表演,等到《罗朱》正式演出后,我发现它比我想的还要好几百倍。
A.K版本的罗朱成功的地方在于三点,一是音乐,二是衬托对照的手法,三是舞者鲜明的性格。
我着重分析的是前两点,因为这两点是时长缩短到四十七分钟的关键。
先从音乐来说,柏金斯先生的才华在舞剧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许多情节在舞剧中没有演,但完全通过音乐表现了出来,比如朱丽叶想假死逃婚去寻找罗密欧的一段,需要表演朱丽叶吃不吃假死药的纠结,她与父母的各种冲突,这段情节预计时长需要十五分钟,但是A.K的版本只用了四分钟。
只用四分钟,是因为大部分情节都用音乐表现了出来,用音乐的急进,焦虑,纤细,悲凄表现朱丽叶所面临的痛苦和纠结,舞剧中朱丽叶配合音乐进行了四分钟的独舞,已经将场景的情感表达到了极致。通过音乐缩短时长,可以说是一种天才性改动。
其次,通过衬托对照的手法缩短时长,比如罗密欧与朱丽叶柔情蜜意幽会,两大家族在广场上决斗厮杀,这是两个场景,有前后时间顺序,需要分成两幕来演出。
但A.K的版本没有,他们把两幕合并成一幕,在一个舞台上同时进行,这边柔情蜜意深情相视,那边手持利剑仇恨厮杀。
场景重叠交织进行,不仅缩减了一半的时长,而且柔和与鲜血的对比更加有张力,视觉上更加触目惊心,这两点是A.k版本缩短时长的关键。
最后,我不得不感慨一下A.k的舞者阵容,重量级舞者果然不容小觑,每个人都跳出了角色性格,每个人舞蹈都有自己的特色,尤其是宋舒老师,可以说是将朱丽叶不同阶段的情感表现到了极致。”
舞蹈杂志主编和深资芭蕾舞剧编导发表看法之后,各大媒体平台不甘示弱,纷纷推送最新报道。
比如“荟萃之舞”网站的常驻评论家们发表了自己的意见,他们对于A.K版本的罗朱和蓝思意版本的小美人鱼有不同看法。
一位评论家说,“我仔细看过了许多老师对《罗朱》的评论,重点看了一位著名编导的文章,觉得有些矛盾。
芭蕾舞剧的本质是什么,是芭蕾舞蹈,是通过舞蹈表现情感。
这位编导言语间非常推崇A.k版本的罗朱,把它夸到天上有地上无,可真的没有瑕疵吗?
我觉得是有的,那位编导也指出,宋舒演的罗朱版本,时长控制的关键在于音乐和场景对照,这是舞剧的本质吗?不是吧,舞剧当中,最重要的是立意的灵魂和肢体语言的□□。
可是这个版本的出色既不是因为立意,也不是因为舞蹈本身。
而是因为音乐和舞台场景,假如换一个普通的音乐家,而不是灵魂音乐家柏金斯,这场舞剧还会这么精彩吗?
说到底,它的成功是因为它有大师的底子。它是灵魂音乐家,著名编导和著名舞者的交响曲,弹出来当然好听。
可是独属于芭蕾舞剧的灵魂在哪?
我对经典舞剧的判断标准是,有属于自己的深度立意,并且通过舞者之间的舞蹈张力将情感表现到极致。
并非像这个版本一样,通过音乐和场景张力的加持缩短时长,而不是通过改编舞蹈本身缩短时长。它是音乐家的突破,却不是芭蕾舞剧的突破,这让我有些失望。”
另一位评论家说,“我那个对A.K版本罗朱失望的师兄突然爆火,他的文章不仅成了’荟萃之舞’的头条,还成了芭蕾圈内各大垂直网站的热点文章。
我今天借师兄的东风也来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综合那位深资编导和我师兄的文章,想必大家已经看出了A.k版本《罗朱》的优缺点,也能够给它进行定位,这是一部由大师们改编的,非常精彩,具有突破性的舞剧,但它控制时长成功是因为大师,因为音乐,因为场景的突破,没有触及到舞剧的本质,舞剧本质是立意以及用肢体语言表现情感。
之前有位杂志主编说蓝小姐版本的小美人鱼让她遗憾,而A.k版本的《罗朱》让她想夸出一朵花来。
我在这里替蓝小姐感到委屈,因为小美人鱼已经足够出彩,即使有不足也可以忽略,毕竟连大师版本的罗朱都有人批判,何况只是一位新秀的作品呢?
她已经做的很好很好。
我非常喜欢蓝小姐的《小美人鱼》,在我心里,《小美人鱼》和《罗朱》以及之前的维也纳舞团的《梦境》是今年芭蕾舞坛里最闪亮的三颗明珠,三部顶级优秀的舞剧。
是的,我并不认可A.k版本《罗朱》的一枝独秀,我觉得三部中每一部都有自己出彩的地方,而不同的优点是不能拿来互相比较的,你不能说唱歌好的人一定比跳舞好的人优秀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