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满意嘛
既然是要从小摊改成小铺,从外面的寒冷街头搬到温暖的小屋,那原来的家伙什基本上用不上,大抵都要换新的,桌椅板凳,炉子锅碗是必备,还有其他的细致物件儿有张红还有艾奶奶她们负责。
方晓晓在合同上标明的是小铺里售卖的早点,还有刘叔张红她们负责的部分。
大饼鸡蛋,茶叶蛋,包子,这几样是“食屋”必须要有的。
这些年来这边的顾客也主要是因为这几样。
油条,粥,是方晓晓后面加上的。
粥,小米粥就可以。
油条,原来这边没有,可这边有会做的人,当时是觉得累也麻烦就没有弄,这回有了铺子,就试一试。
刘叔张红都尝过,说味道还不错。
方晓晓把销售方式变成票证式,只需要把钱给银台,然后拿着银台给的条子去窗口取早点,包子还是张红负责,刘叔仍是大饼鸡蛋,艾奶奶则是负责煮粥和茶叶蛋,基本上还是各人负责自己最熟悉的那一摊儿,而原来就生意不怎么好的可以负责收银或者收拾碗筷卫生之类。
放在二十多年后这样的早点售卖方式是再正常不过,可在一九九八年电脑化普及之前就是最先进的。
刘叔他们在看到方晓晓写在草稿上的提议之后就觉得和别人的不一样,当时有些怀疑成不成,可在亲眼看过别人的结账方式之后,刘叔她们一致认为方晓晓的方式最好。
原来小摊上都是卖一份收一份的钱,现在是小铺子,如果不提前收钱,说不定就有人浑水摸鱼。而且有了这种各式的条子,就不会有忘了给早点要么给多了早点的。而且到时候把包子大饼鸡蛋之类摆在一起,这边忙,那边不忙的话还能帮
个忙,也不会乱。
上学就是跟没上学不一样,上高中就跟上中专不一样。
自家的孩子怎么就没有晓晓这孩子聪明呢!
刘叔他们感慨的是方晓晓对于布置设计的聪慧,曹姨看到的是方晓晓那几乎让人挑不出毛病的利润分配。
六个人合伙,算上曹姨就是七个人,可还能把这些人拧到一起,一两天就确定下来那就是眼光和手段。
而正是因为不同的眼光才会造就不同人生。
第二天早晨,方晓晓和张红一起推着摊子去摆摊,这个时间装修的人还没来,刘叔张红他们还能和往常一样挣钱。而方晓晓也趁机的看了刘叔张红租的摊位。
昨天晚上张红就说那个摊位很好,当方晓晓亲眼看到才知道这个摊位实在不是一般的好。
就在刘叔张红她们的摊位旁边不到一百米的地
方,四十多平米的小屋,不大不小正好把方晓晓原先的预想安排上。
小铺左右两三百米也没有任何售卖早点还有饭馆之类,等“食屋”开起来,就是一枝独秀。
刘叔他们在这边也干了几年,在方晓晓过去看那家铺子到方晓晓再回来张红这边就有好几个人问刘叔他们要在旁边弄个小铺子的事儿,知道之后都说着要来捧场,还有位大爷悄咪咪的跟张红说他们早就希望张红刘叔他们弄个铺子了,这边的东西好吃,弄个铺子才显得大气。
这就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俱全。
只要保证以后的食物不偷工减料,张红她们是妥妥的挣钱。
“怎么样?”
张红看到自己女儿过来,笑呵呵的问。
“好!”方晓晓竖起大拇指。
张红嘴角扬了扬,“那当然了,也不看是谁给出的主意。”
张红看了眼方晓晓。
方晓晓眨眨眼,凑近张红用只有自己母女能听到的声音说道:“那也是我们母女同心,其利断金。”
“油嘴滑舌。”张红笑着拍了方晓晓一下,把一个热乎乎的茶鸡蛋递过去,“吃吧,早晨得吃个鸡蛋。”
“哦。”方晓晓接过来,转头冲着艾奶奶招手,“谢谢艾奶奶。”
艾奶奶笑着点了点头。
方晓晓把茶叶蛋剥开,趁着热往嘴里塞。
这时候听见妈妈打招呼的声音:“你来了啦?”
“伯母好。”
清润的嗓音如风中飘絮,方晓晓嘴里的茶鸡蛋却差点儿喷出来。
“怎么了?喝点儿水。”张红连忙的给方晓晓递过去一杯水。
方晓晓接过来喝了好几口,总算是压下去那股噎,再抬头一看,真的是韩漠。
“没事儿吧?”韩漠关切的问。
方晓晓摇头,脑袋里只有一个念头:他怎么在这里?他什么时候跟我妈妈这么熟了?
“漠漠都过来好几次了,你也没见过一次,原来我还以为你知道。”张红说着,手里头熟稔的给韩漠递包子,“两个肉馅,一个素的。那边我给艾奶奶说了,给你留个最进味儿的。”
“谢谢伯母。”韩漠说,叼着包子去了艾奶奶那边。
艾奶奶满脸笑容,那神情比看见刘叔家孩子还高兴。
就算是这几天韩漠常来常往,可刘叔儿子是自小长在这边的。
艾奶奶也太偏心了。
“这孩子真好。”一旁张红说了句。
方晓晓转头,正看到自己亲妈看着那边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