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安宫
这几日吴太后一直心绪不宁, 头脑昏沉易疲乏,一天中有小半时间都要躺在榻上闭目养神才好受些。阿颂赶紧请了御医过来,道是无事, 给开了药膳让食补,慈安宫上下这才放下心来。
吴太后咽下口中的温水, 外面就传来吵闹声。阿颂看了看连眼都未抬的吴太后,转身走了出去, 不一会儿又匆匆走了进来,“太后娘娘,乐安长公主求见。”
吴太后拿起旁边的帕子擦了擦手, “去告诉她, 哀家现在乏的慌,没精神见她, 让她有事儿去找皇后拿主意。”
“是。”阿颂应了一声, 转身出了大殿。
这样的情况,这样的对话,这几日日日上演,慈安宫从上到下早已经习惯。
阿颂出门之后, 吴太后无奈叹了一口气。旁边的吴嬷嬷赶紧劝慰, “太后娘娘切不可烦忧, 儿孙自有儿孙福, 就随他们去呗,不值当您放在心上。”
吴太后拍了拍吴嬷嬷的手, “你说的对。还是和你说得话来, 别看阿颂贴心,到底还是年轻,没经历过难免和我想法有偏持。”
吴嬷嬷自幼跟在吴太后身边伺候, 过了适嫁年纪尚未婚配,当时她是决心一辈子留在明宫之中照顾吴太后的。不过吴太后没同意,这皇宫在她看来就是吃人的地方,她是没有办法了,一辈子都要困在这一亩三分地,但她的好姐妹,和她有难同当,甚至比父母留在她身边的时候都多得多的姐妹,她希望她们有不一样的人生。
吴太后专门给相看了人家,把吴嬷嬷嫁了出去。这些年吴嬷嬷儿女双全,子孙满堂,逢年过节的时候都会来慈安宫请安,说是主仆,情同姐妹,尤其年纪大了之后,更怀念年轻时候的人和事,吴太后对吴嬷嬷更是恩宠。这段时间吴太后情绪不对,阿颂专门请了吴嬷嬷来给吴太后说话解闷儿。
吴嬷嬷自是义不容辞。
“姑娘您说笑了。阿颂相貌出群能力出众,会说话会办事,有这样一个贴心儿人留在您身边,奴婢可放心的很。现在奴婢老了,很多事情力不从心,只盼望着您好好的,身边伺候的人儿都得心。”吴嬷嬷一边拿梳子给吴太后通头皮,一边笑着说道。
“得心,得心,阿颂是个好的。”吴太后笑着说道。“阿颂做什么都能做好,是个聪明的孩子,哀家愧对她。想想那事也怨我,当初觉得阿芝是个好人选,想着把她许配给阿芝,谁知道事情没成,她就生生留到了现在。守着慈宁宫,守着我这老婆子有什么用,趁着现在我说话还算话,应该组建个自己的小家。”
吴太后叹了一口气,这事现在都成她的心病了。贺芝过继到拱辰巷的时候还没有多大,之后几年母子俩少有交流,但是血缘关系难以割舍,尤其秦王府没有女眷长辈,贺芝的终身大事当是她这个做母亲的忙活。不过,当时也没什么可忙的,阿芝和何家丽娘青梅竹马两情相悦,到了律法规定的年纪就可拜堂成亲,吴太后所做的就是善待自己儿媳妇。
但是等来等去贺芝却娶了俞家女,得知贺芝在朝堂上请求兄长赐婚的时候,吴太后差点昏过去,她以为自己听错了,但结果告诉她一切都是事实。她当时还专门把已经继承秦王位的裴贺之请到明宫,母子俩一直聊到深夜,谁都没有说服谁。
作为吴太后,她是母亲,且还是一个狠心的母亲,在长子和幼子之间她选择了长子,抱着这种愧疚她想弥补幼子,所以她希望幼子能够幸福,日后无忧。但现在赐婚圣旨已下,事情已经板上钉钉,秦王却只告诉她不用管,他有自己的打算。吴太后几乎是咬着舌头才压下翻涌的怒火,她该怎么做?婚姻乃终身大事,要娶的那个女子是要陪在身边一辈子的,娶个可心人儿可能多几十年的快乐,随便取一个就能称心真当这日子是好过的?
事实正如太后所想,大婚后没几日她通过观察和密报就确信儿子儿媳感情不好。作为母亲她当然不希望儿子在结束辛苦公务,回到家之后还要和一不讲理的女子争论。所以就想给他寻一个贴心人,于是就看上了身边的阿颂,要说阿颂,相貌能力样样出众,能习文能对书,知书达理,给幼子当个侧妃也算尽够了。
吴太后真的是没有办法了。她知道儿子心系何氏丽娘,也确信就算大婚后这份感情都没有改变,但是他一直念念不忘的那个姑娘满门清贵,地位不低,这样人家走出来的嫡长女怎可能嫁入别家当个侧妃,就是皇家都不行。但是这事还真叫阿芝办成了,没多久何氏丽娘顶着侧妃的名号,以正妃的迎娶礼仪被抬进了拱辰巷。
何侧妃过府之后,阿芝情绪与之前形成明显对比,此后吴太后再未提起过此事。但是阿颂显然放在了心上,吴太后却不能冒着与儿子决裂的风险成全她,再说只要幼子不同意她也成全不了。私底下,吴太后不止一次的问过阿颂,想给她找婆家,每当这时阿宋都沉默不语。
“哀家现在都没有招可使了,这孩子忒固执。”说起这个,吴太后就心情沉重。
“奴婢刚刚才和娘娘说子孙自有子孙福,您应的干脆怎么听不进心里去。小辈们不愿意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