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服才怪了!
可心里再发酸也没办法,谁让人家肚子里有东西呢,老话说的是“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搁柳东睿身上就不能用三十年,得用三年才合适。老刘是真没想道这个没什么背景,看着只是走了狗屎运才能到吃上商品粮的家伙只用了不到三年的时间就爬到了副站长的位置,而且,好像还前途无量!
反正,相比于自己这个平时没什么存在感,只有农忙时才能被领导记起的站长,柳东睿那小子甚至已经在县、市农机局打出了名号,现如今,本省农机系统内有几个不知道屏南县西阳公社有个叫柳东睿的小伙子在农机具上脑袋特别灵?都夸他改良后的机械比之前好用多了。而且,人家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改良了,人家开始自己造农机具了。
这样有本事的人,除了客气的捧着,还能有啥办法?老刘只后悔在这小子刚来站里的时候暗搓搓的针对过他一两次,能不担心柳东睿记在心里了吗?看这架势,以后说不定人家比自己升的快,所以,他觉得现在多客气都不为过。
这不,想跟人家商量点事,不敢劳人家的大驾,就自己跑过来了。
柳东睿正好也有些事情要跟刘站长说,就没让他多等,刷刷刷几下画完了初稿。
柳东睿起身给刘站长倒了杯水,同时也在琢磨着要什么开口。
农机站本就是国家为了实现农业机械化而设立的,可
是现如今的形式是本国的农业机械化刚刚起步不久就突逢变故。之前几年一直是从苏国引进技术和农业机械,虽然引进的那些农机技术肯定不是苏国最先进的,但人家拿着葫芦给咱们看,咱们就能比着葫芦学画瓢,有人在前面指引着,总是比自己瞎蒙乱撞强多了。可自去年开始苏国单方面撕毁了合约,打了国人一个措手不及,今年上半年双方关系缓和了没几天,这不前两天又急转直下了,从苏国那买不回来新机器,自己研发呢能力还欠缺,但也不能啥也不干啊,只能一点一点的摸索,摇摇晃晃的,好多人的情绪突然就悲观了起来。
柳东睿就适时的提出要转变自己的工作方向,以后主要集中在新式农机具的改良和创新等方面,其它的像拖拉机的检修和日常保养这种,不怎么耗费时间的,也还可以担着,但像是农忙时开拖拉机去各大队犁地耙地这种耗时又耗力的工作,以后他就不打算再做了,不如把机会留给更需要它的人。
柳东睿先把国内的形式简短的说了一下,“······靠山山会倒,靠人人会跑,农机具的研发还是得靠我们自己,自力更生才行,这肯定是咱们以后工作的主要目标······”
刘站长懵了一下下,所以呢?这家伙到底想说啥?他心里腹诽,难不成让站里几个人跟他一起画图造农机具?那个······咱有报效国家的那个心,可真是出不了那份力呀!要是随便什么人都能改良制造农机具,那还要那么多农业专家干啥子?发明创造这玩意儿它是需要技术的!虽然他到现在也没搞明白为什么柳东睿这一个小学毕业生就能跟省里农业局的专家坐在一块讨论问题,但事实摆在桌上,那么一沓子草稿纸不由得他不信啊。
柳东睿当然不会做那没谱儿的事情,可他想的这个事情吧,直接说出来站里还真不一定会同意,只能先铺垫背景,铺垫的好了,后面的难度就小了。
他这才引入了主题:“当然,术业有专攻,任何一个单位都是既需要办事的,也需要管事的,像刘站长您,那就是管事的,像我,”他摇摇头,“可干不了您那一回事,只能多看看书,多画几
张图,搞搞农具改良,也算是为咱们国家实现社会主义做贡献了。”
言外之意是,他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所以有些非技术性的活就干不了了,“我的意思是正式选拔一批农机手,咱们农机站的储备人才队伍还是要建立起来的。”
这话说的其实有点绕,选拔就选吧,怎么前面还加了来‘正式’两个字呢?
唉!这件事说来话长了。
西阳公社最初有四台履带式的拖拉机,后来又买了两台手扶拖拉机,总共是六台机器,但只有柳东睿一个会开拖拉机的,刘站长应该也能开,但下生产队犁地这活他不干,所以还是只有柳东睿一个,可也不能把拖拉机闲置在那啊,公社就说让每个大队举荐一个人,来学着开拖拉机,学会的大队就能来公社借拖拉机用,没学会的大队只能排队等着。
说这话的时候正农忙呢,柳东睿忙的脚不离地,哪有空闲的时间教人咋开拖拉机,也就是本大队的建华和东旗,自己人,才手把手给教会了,有那么几个大队长眼皮子活,叫了从军队里退伍转业的军人过去,柳东睿接触了一下,人虽不会开拖拉机,但在部队里学过开车,甭管什么车子,那都是有共通之处的,也算是有一定的基础,稍微指点了几下,人就能开着上路了,又跟着跑了几趟,除了转弯的时候还不太熟练,开着犁地没大问题,这几个人其实算是农机手了,反正他们大队里都承认了,每到农忙时,准是那几个人来开车,柳河大队里,每回到了农忙,柳东睿把拖拉机从农机站开回村里,就不用再管了,东旗和建华两个替换着把队里的地给收拾了。
所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