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赔笑,正待替自家万岁爷送上贴心的回答,下一刻,有天音再度落下。
【以支庶而登至尊,由蕃侯而绍皇统】
于是画面与场景开始随之而生出变幻。
永康元年,汉桓帝去世,享年三十六岁。
桓帝无嗣而崩,皇后窦妙临朝问政。
当然,要知道这是汉朝,还是皇帝平均即位年龄不超过十三、寿命平均不超过二十七的东汉,所以自然少不了汉朝特色主义的外戚制度。
皇后窦妙之父,大将军窦武为了保证自身权势,对新君的迎立提出了一点小小的、不成熟的建议。
有人闻弦歌而知雅意,推荐解渎亭侯刘宏,道是刘宏贤明。
当然,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刘宏年龄小,母族力量不强,家里穷怕了,好拿捏。
于是窦武派人迎刘宏登基。
这大权,自然落在了大将军窦武手中,窦氏外戚权倾一时。
不过除了外戚之外,东汉还有一项非常鲜明的特色,那便是宦官。
皇帝年幼,权力由太后掌握。
太后频繁召见外官,很明显会引起不必要的口舌与麻烦,于是这时候便轮到皇帝的娘舅即外戚出场,掌握大权,成为内外联系的纽带。
外戚当权,排除异己安插心腹自然是常态。而随着皇帝的长大,这样的常态无疑会引起皇帝的不满。
于是这时候,另一股势力,宦官便被皇帝抬到了台前。
以致于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整个东汉王朝一次次的陷入到外感、宦官、外感的怪圈之内,难以自拔。
什么,你说贤臣?
不好意思,对于长于深言的皇帝而言,明显依附于皇权而生且不会篡位的宦官更能够叫他们信任。
更不必说,上一个天下闻名海内皆知的贤臣,叫王莽。
篡汉自立的王莽。
然后登基没多久,还只是个小皇帝的刘宏便有幸目睹了一场宦官同外戚之间的斗争。
【摧扑忠良,刑戮无辜;佞谀在侧,直言不闻】
天音落下,于接下来的场景与画面中之所显示的,是刘宏即位之后经由宦官所发起的九月辛亥政变。
在汉灵帝
的前任汉桓帝在位之时,便重用宦官并且开启了第一次党锢之祸,致使反对宦官集团的士大夫遭受到重大打击。
但随着汉桓帝的死亡以及汉灵帝即位,大将军窦武依赖太傅陈蕃主持朝政,而陈蕃大量启用第一次党锢之祸时受到处罚的士人,使大量名士得以被重新启用。以致于民间大多数以为,贤人在朝,太平监世将要来临。
然后外感和士大夫达成共识,决意铲除毒瘤,密谋除掉汉桓帝之所留下的宦官。
但很可惜,行事不密,反叫众宦官得知。
于是众宦官歃血为盟,当晚发动政变。
窦武、陈蕃等人被灭族,窦太后被迁徙到南宫云台。
宦官集团取得全面胜利。
然后是第二次党锢之祸。
建宁二年,宦官曹节借题发挥,解释说党人危害社稷,要求将清剿范围扩大到全国范围之内。
十四岁的刘宏准奏。
这次的党锢造成大量士人逃亡,被迫害致死者达六、七百人。
八年之后,永昌太守曹鸾上书,请求解除解除党锢,不想招致更大规模的牵连,波及范围更大。
直到光和七年,即第二次党锢之祸的十多年之后,黄巾起义爆发,为了避免被禁锢的党人、士大夫同黄巾军之间的勾结,刘宏方才宣布解除党锢。但这位皇帝对宦官的信任,却并没有因此而终止。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有样貌英伟的儒士羽扇纶巾,一声长叹,继而摇头。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但——
“梃击,红丸,移宫。”
著名文盲天子、木匠皇帝朱由校冷笑,却是开口道:
“朕倒是想要信任忠良,不过某些忠良,不信也罢。”
不过明朝和汉朝宦官的情况大不相同,士大夫的情况,同样并不一样。
言为士则,行为世范。东汉时候的文人名士以及士大夫,还是要脸的。
人家追求的是什么?是青史留名,是全自身信义。
头皮痒,水太凉?
不好意思,丢不起那人。
这说出去
还怎么在江湖上混?是要被天下人耻笑的好不!
功虽不终,然其信义足以携持民心。
虽然陈蕃等人所想要做的事情并没有成功,但他们的信义足以扶持民心。
汉世乱而不亡,百余年间,正是因为有着这些人精神力量的鼓舞和存在。
【禁锢忠良,委体宦孽,呼常侍为公母】
“啊这……”
刘邦面色僵硬,有些不知当作何言语。
当然,对于这位节操有,但并不多的布衣天子而言,多个爹妈多条路,给自己找个野爹什么的,其实算不得什么太大的事情。
要不然刘邦亦不至于炮制出什么赤帝子、感孕而生这样的传言来。
圣人无父,你要是不整点特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