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烬的会,与其说是本镇的四户人家协商,其实是她单方面通知。
说周黍接到大生意,需要建新大棚充分扩产能,希望本镇的合法人口,以户为单位参与帮忙,劳力工资会纳入成本结算。
至于原因,利润的百分之二十会投入公建。
四槐树镇破烂了这么多年的两条主路,会首先被硬化处理。
这话一出,不必多解释,金凤凰和张弛毫不犹豫地表示全力支持。
李伦没有反对,说修路当然是有益大家的好事,但周黍的行为太冒险,若产能开得太大,徐楠又反悔——
只怕要破产。
崔烬还没开口说自己会保障,周黍就将早想好的结果说了。
她道:“徐楠真敢这么坑,我就敢把所有的蘑菇拖去养殖户家里喂猪!”
在极寒冷的冬季,在安全区内缺粮缺菜的时候,居然有大量优质蔬菜喂猪?!
这种新闻的震撼性,不亚于资本家宁愿将牛奶倒了也不给穷人吃。
其传播速度会飞快,而周黍的名字和蘑菇产能也会瞬间传扬周边地区,将广告效应拉满。
所以,怕什么呢?
不怕的后果就是,协商了参与的人力和物力后,决定建二十个大棚。
每个跨度八米,高三米,长八十米,多层种植的话,如果管理得好的话,预计头茬采摘就能冲到十万斤。
为了节约钱和时间,这次不再采用石墙加钢架顶的方式,而是用周黍和李义都有的土能力来建造基墙。
至于顶棚,简易钢条固定后,加遮光帘和保温层。
而温度的能量也不用电,用火沟联通后,里面烧柴,原理类似火炕。
只是温度控制用电,一旦达到预期,关闭火沟阀门。
周黍是项目主导人和负责人,大方向定下来后,冥思苦想大半夜进行工作和物料分配。
金家擅机械和安装,便委托张弛帮忙采购各样物料,并且带上金澈和阿武负责安装简易顶棚的工作。
张弛责无旁贷,金澈更是连过年亲戚都不走了,要将这项目从头跟到尾。
周黍和李家擅长搞土,那就按照示意图,平整大棚需要的四五十亩地,以及建设联通的火沟火墙和大棚基墙。
虽然不怎么喜欢李义这个嚣张又不讲道理的小子,但公私分开,能做事就行。
以上为第一阶段,周黍在负责日常工作的同时,还要将培育更多的菌种,增加到足够栽培的程度。
希望这项工作在四五天内全部完成,最晚不超过七天。
接下来,就该是种植了。
这阶段看起来难度不大,但其实有一个卡人的关键点,那就是基质的选用。
之前几次种植,因为取巧用的粪便和营养腐土,发酵时间短,堆料的时间也可以不那么长,所以才在短短一个多月干成事。
可周黍做好的基质只够几个大棚用,剩下的临时发酵处理,来不及了。
巧的是,李家和金家因为土壤不够肥沃,有堆肥养料的习惯。
只要弄过来,高温和药水消消毒,就能用!
金澈一听,二话不说要回家开大货车拖货!
李仁拉住他,指着满地荒芜和雪痕说:“大棚还没盖好,拉来放哪儿?别着急,一项项来!”
当大棚和种植都完成后,等待发菌丝和出蘑菇的十来天,金家和李家能休息,方擎和周黍却不能。
他们俩得负责保障棚内的温度和湿度。
因为只有两个人,虽然都很能干,但劳动力实在太少了点,金澈和李仁表示一定会来帮忙,还会带李美一起。
与此同时,一直没有出现的崔烬其实在青叶城和希望安全区奔波。
她一方面调查徐楠的动向,一方面去办进希望安全区的通行证,核实市场上的新鲜蔬菜价格。
确保徐楠一旦反悔或者吃不下,能尽快找到替代的菜贩子,或者干脆不管不顾地低价倾销来打名声。
这两件事,只有崔烬半个獠牙的身份办起来才方便。
毕竟周黍这样刚落户的人,别说进入安全区,连办通行证审核那一关都过不了。
一系列工作安排,紧锣密鼓,如同打仗。
当秦云榛完成第一阶段联防的汇报工作,从青叶县返回四槐树镇时,发现周黍家周围的几十亩地,变成了火热的工地。
大货车满载了钢条,塑料遮光布和保温棉,铁丝,杂木棒子来,堆成小山。
一堵堵两三米高,几十米长,厚达一尺多的土墙拔地而起,仿佛迷宫奇观。
金澈伙同几个雇工,兴冲冲地来,又兴冲冲地去。
李仁却带了个秀美的小姑娘,手里捧着图纸,到处量尺寸。
还有周黍那个小孩雇工,更夸张,不知从哪里搬了一块块沉重的石头,将后院的地占满了。
他疑惑地问赵良玉:“这是怎么了?”
赵良玉轮休,这两天没上山,正站在崔家门口津津有味地看热闹。
她回道:“队长,你这就不知道了吧?你女朋友搞了个大生意,正在做新大棚呢!”
然后转头对旁边也一起看热闹的小伙子:“一个棚一亩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