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见太子不上道, 干脆就直接说了, “把那丫头交给我!既然你也知道, 她与你舅舅的死有些关系, 那就把人交出来,我派人去审问。这事儿,你就别管了。”
太子很反感皇后这种处理问题的霸道, 且不说这人他是打定了主意不会交出去, 就算是愿意交,也不是这样被逼着交出去。
皇后出身武将人家,虽说到了她这一辈, 侯府已经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武将出现。但是,老侯爷当年可是脾气火爆的大将军。这样的家风下,儿子女儿也都是火爆脾气。皇后进宫后还是碰了钉子, 被当年的太后教了很多规矩后,才学会了收敛。
但是, 太后去世后, 皇后的脾气又回来些。近期太子经历了两次刺杀后,皇后的脾气明显又大了些。就连皇帝都因为心疼太子的际遇, 对皇后多有忍让。
可是,太子却觉得,不能再由着母后这样下去。一个母仪天下的女人, 动不动摔盘打碗的,实在不像样。
太子决定给母后一个教训,他冷着脸站起身, 拉了太子妃就走,全不管身后皇后的咆哮。
“站住!你给我站住!你个不贤不孝的!……来人,把太子给我拦住!”皇后没想到亲儿子这么不给她面子,歇斯底里地大叫。
外面的宫人畏畏缩缩上前,被太子一眼瞪回去。
眼看着太子携手太子妃扬长而去,皇后气得要昏厥,她手扶着额头,宫人们惊呼着前来搀扶。皇后突然发现,唯一的儿子要是不给她脸面,她还真没有什么好办法!
气急败坏的皇后又跑去求皇帝,后者正头疼不舒服,听见皇后要翻旧账,就先烦恼了,“且不说你现在只是听到些捕风捉影的传言,就算那个丫头真的是凶手,可是朕说过了,她将功折罪,既往不咎,难道你要朕这一言九鼎的九五之尊食言吗?而且,不瞒你说,你那二弟犯下的本就是死罪,他手上无辜之人的命有数十条!朕之所以压着御史不许在朝堂上议论,为的就是皇后和太子的颜面。其实,朕和太子当时商议过了,等风声过去,会将国舅悄悄处死,对外就说是病故……”
皇后还真不知道丈夫和儿子曾经私底下说过这些,这做皇帝的杀起小舅子真是不含糊,那当外甥的也根本不在乎舅舅的死活!
绝望的皇后踉跄的离开了皇帝的寝宫,回到自己宫里,连晚饭都没吃。她沉浸在被丈夫和儿子欺骗的痛苦中。这时,有人替她娘家传话过来,催问她事情查得如何。
皇后娘家人也听到了风声,想要问个究竟。可是皇后没法见娘家人,连一个儿子身边小小的奴婢都审问不得,她这皇后做得好没颜面!
一边是不听话的儿子和无情的丈夫,一边是旧事重提愤恨悲痛的娘家人,皇后夹在中间,很不好过。没两天,皇后就病倒了。
太子和太子妃前来探病,碰上了也进宫探病的侯府世子夫人,皇后的娘家嫂子祝氏。祝氏就忍不住问了太子,“殿下,有传言说,你身边的檀香原是个刺客,与刺杀我家小叔有些干系,此事可当真?”
“市井谣传罢了,不过是要离间孤和许家的关系罢了。还有人说是孤派了亲信侍女去害了舅舅,夫人相信吗?”太子冷漠地问道。
祝氏哪里再敢追问,连忙请罪,“臣妇失言,望太子赎罪。”
受了太子排揎的祝氏不敢多待,很快就起身告退了。
皇后在娘家嫂子离去后,半躺在床上气哼哼地质问儿子,“太子,你真要为了个丫头不顾血脉亲情吗?母后把你养大,何其不意,你竟如此不孝?本宫还活着做什么,不如死了算了,免得被亲儿子气死!”
“母后多虑了,谣言止于智者,母后放宽心,病自然就好了。”太子不咸不淡地说着。
皇后就不明白了,“区区一个丫头,你有什么舍不得的?!”
太子正色道,“她不止是个丫头,还是个忠臣,母后忘了,不是她,儿的宿疾也没法痊愈。儿已经跟父皇说过了,太子府中增加一个七品女官职位,圣旨很快就会下到府中。母后好好歇息,儿告退了。”
再说太子府中,方云接到了圣旨,被封为太子府七品女官,这下没人敢随便为难她了。春晓看着发下来的官服十分羡慕,拿起来就帮方云穿上。
太子府是有属官的,但是女官还是第一次册封。消息传遍了府里,很多人都惊讶又羡慕。但是想到人家传说中的那些功劳,还有那些能耐,又觉得羡慕不来。
方云穿着蓝色礼服去向太子谢恩的时候,太子看了装扮一新的“丫头”频频点头,“不错,果然人要衣装,佛要金装。看着有些气派了。孤特意去父皇面前求的,这下没人敢随便为难你了。太子府的女官呢,虽然只是七品,可那也是陛下封的官了,不再是小奴婢了。以后让那些下人们叫你一声‘大人’如何?”
太子带着些说笑的意思,但方云不怀疑,如果自己同意,太子真能让那些人管自己叫“大人”。
“还是不要了吧。怪难为情的。不如,让那些小丫头叫我一声‘姑姑’好了。我听说宫中的女官就被叫做‘姑姑’的。”
方云知道府里对自己羡慕嫉妒恨的人不少,而这些日子皇后和侯府也是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