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熙和二年八月初九,忌出行,宜嫁娶。
这一天不愧是钦天监千挑万选的黄道吉日,天朗气清,风和日丽,就连秋老虎都温柔了许多,仿佛暴躁的河东狮突然散去功力,拾起娇羞。
临近紫禁城的长宁街尽头,缓缓行来一队仪仗,吹吹打打,喜庆非常,看着像是一队迎亲的队伍。不过与平常人家不同的是,队伍中没有红色的喜轿,却有一顶十六人抬的杏黄色礼舆。礼舆的帷幔上用金线绣着凤凰,舆顶垂下金黄色流苏,四角探出金色龙首,龙首含着五彩八宝珠串,随风轻摇,与帷幔上的金凤、舆骨上雕的金龙交相辉映,赫赫煌煌,晃得人眼睛都疼。
能有资格乘这种东西出嫁的,怕也只有皇后了。
街道两旁站满了人,个个伸长脖子向队伍看,不时发出阵阵惊叹声,比看庙会还要热闹——庙会年年有,但是皇帝大婚,恐怕这辈子也就见识这一遭了,能不好好看看吗。
迎亲队伍里虽然人多,又要演奏音乐,却丝毫不乱,井然有序地前进着,其中四个长相讨喜的小太监专门负责向人群抛洒糖块和铜钱,用大麻袋装的糖和钱已经下去了小一半儿,随着小太监扬起的胳膊,人群中传来一阵又一阵的骚动。
队伍快要行至叶府时,远远地便看到叶府大门口黑压压地跪了一地人,领头的是个须发花白的老者,面容恭谨,眸子精亮有神。
“那可不就是叶阁老。”人群中有人眼尖,一眼便认出老人的身份。
“叶阁老是谁呀?”一个稚嫩的童音问。
“叶阁老是中极殿大学士,内阁首辅,两代帝师,三朝元老!”随着几重身份被道出,说话者的语气也跟着上扬。虽然和叶阁老不熟,但这无碍于他说此话时的骄傲。
周围人也因这句话而发出一阵令说话人满意的赞叹。虽然这种事情大家都知道,但每次听到人说,总要忍不住尊崇一番,就好比在大街上看到耍把式卖艺的,虽见过多次,也还要驻足观看一会儿。
“今日出嫁的这位姑娘,便是叶阁老的嫡亲孙女,闺名叶蓁蓁,年方十七岁。叶阁老有三个孙子,却只有这么一个孙女,可谓爱如珍宝,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又一个人说道。
“敢随意称道皇后娘娘名讳,不怕被捉住打板子?”听者玩笑道。
“我听说,这门亲可是三年前就定下了。”
“那为何今日才大婚?”
“三年前先帝爷驾崩,今上纯孝,说一定要为先帝爷守满孝才能成亲。”
“爹爹,皇上要娶叶阁老的孙子,那他以后岂不是都要管叶阁老叫‘爷爷’了?”稚嫩的童音再次发问。
这次没人回答他,他爹直接捂住了他的嘴巴。
小太监一扬手,铜板哗啦啦下雨似地落下。几人顾不上聊天,蹲下身卖命地捡起钱来。
***
叶府今日大喜,处处贴了红喜字,挂了红花红绸,人人脸上都带了几分喜色,唯独一人除外。
叶蓁蓁木着脸看着镜中的自己。那镜子是花大价钱从佛郎机人手里买来的,光滑明亮,能照得人纤毫毕现,叶蓁蓁也是第一次发现原来自己长这样。
鸭蛋脸面,朱唇皓齿,鼻梁小巧高挺,衬得五官格外深刻有神;一双丹凤眼,黑白分明,顾盼神飞,眼角微微上挑,不笑时会透出一股威严;修长上挑的双眉与眼睛相得益彰,只是此时眉头微微隆起,似是满心不悦。
妆容虽然隆重,配叶蓁蓁精致而大气的五官,倒也相称得紧,让人心中油然生出一种敬畏感,就是不知道皇帝会不会喜欢这种口味的了。
喜娘最后为叶蓁蓁拉了拉衣角,整了整凤冠,确定一切无误之后,便扶起她,“小姐,圣使快到了,请您先领受册封。”
叶蓁蓁没答话,依言由她领着。
眼睁睁地看着叶蓁蓁跪受了皇后的金册和宝印,喜娘暗暗松了口气,心想总算木已成舟,这下小姐不管多不愿意,也是实实在在的皇后娘娘了。说也奇怪,别人当皇后那是天大的荣光,想求也得先修几辈子福分,怎么到自家小姐这里就是一万个不乐意呢。亏得小姐在太老爷面前最是乖巧伶俐,哄得太老爷几乎无日不开怀,可是因为这件事,祖孙两个闹了好几场,总也不能消停,老爷和三位少爷轮番上阵当和事老,也不顶用。幸亏小的斗不过老的,小姐到最后不还是服软了。
领受册印后不消片刻,便是吉时。叶蓁蓁被扶上那金光闪闪的礼舆之后,迎亲队伍重新启程,回去时多了一串长长的尾巴,那都是叶蓁蓁的嫁妆,流水一般往外抬,足足铺满整条长宁街,观者无不咋舌。
不管当事人乐不乐意,叶阁老无论如何都要让自己的宝贝孙女嫁得风光无比。
叶蓁蓁坐在礼舆中,心中回想着爷爷对她的最高指示:不能被废后。
她揉了揉被凤冠压得酸疼的脖子,心想爷爷您真是太了解我了。
可是既然您如此了解我,又何必非要把我推进那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宫呢。
想想自己那未来的夫婿,叶蓁蓁更觉头疼。无论从哪方面来说,皇帝都不是叶蓁蓁理想夫婿的候选人。
大齐朝的女子地位比之前代要高出不少,女子在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