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不管是什么样的舰炮,都需要大量的钱。”李衡现在也明白什么最关键了,朝着赵易一个劲的诉苦道,“研制和生产舰炮太费钱,偏偏到处都需要钱,根本抽不出多余的钱。”
赵易也抽不出太多钱。
东联国的主要外汇收入来源,还是靠橡胶、粮食等大宗作物的售出。
在整合地盘上所有的橡胶园后,先锋军不断扩大和恢复橡胶种植。今年的橡胶收割已经基本结束,先锋军直接掌控的集体橡胶园收获了40多万吨橡胶,其他基本都属于华人橡胶园主,也收获了30多万。虽然没有超过历史最高水平,也已经戴上了世界橡胶最大生产国的名号。
随着战争的结束,欧洲经济又一直没有恢复过来,世界橡胶消费也随之回落,需求并不旺盛,橡胶价格也在下降。若不是爪哇和苏门答腊岛等地橡胶产地也战事不断,使得橡胶供应也受到了影响,橡胶价格下降会更多。
对先锋军来说,这些都影响倒不算太大。既然抱上了美国人大腿,免不了价格要受到美国人的影响。
美国资本家一样的德行,在和英法妥协后,就算先锋军多方努力,橡胶价格也被压制到了每公斤不足一美元。比二战时下降了不少,但先锋军也算接受。大萧条时代,每公斤才6美分,连成本都赚不出来。
在重新整合后,先锋军直属橡胶园,包括杂七杂八的平均成本已经被压缩在每公斤不足02美元,又少了各路中间商,其中的利润空间还是很大的。况且橡胶走量,包括对橡胶交易的管控,以及外汇的控制,在除去自用和储备的橡胶后,单纯对外交易的橡胶额已经赚回了5亿多美元的外汇。
粮食也施行了外汇管制。
46年,世界各地经济依旧没有复苏,秩序没有恢复,加上天气等因素,粮食依旧大面积歉收。
欧洲经历着百年一遇的严寒,又被苏俄断去了东欧到西欧的粮食运输线,华夏更是重新陷入了战乱,印度粮仓在不断闹动乱,从战争中重新站起来的苏俄也急需粮食恢复正常秩序,各殖民地也在纷纷闹腾,使得世界粮价急需攀升。
最惨的是日本。
45年的收成还不到三百万吨,早已经吃完了。
在大饥荒下,很多地方46年的粮种和新芽也被人吃光,恶性循环下导致46年的收成又不佳,在日美多方努力下,还不足五百万吨。
一开始的时候,带着满肚子怒火的美国人并没有资助日本人,在日本人不断掏出黄金贿赂下,以及日本各地不断动荡,慢慢出现了被苏俄伸手赤化的迹象,美国人才开始较大规模的参与救济。
不过全世界都在缺粮,包括以前最繁华的欧洲,这意味着卖粮的资本大鳄们发财了。真金白银下,也是有优先度的。美国人就算打着救济的旗号,日本作为战败国,也是要排在后边。一直到46年10月份,美国人一共才援助了日本20多万吨粮。
这点杯水车薪根本无法解决日本的饥荒,尤其日本国内动荡下,各地都屯粮惜售,更让粮食危机加重。
从日本投降到46年这一年多里,后世统计日本人口减少了七八百万,倒是没有日本人苦求美国人时喊出的被饿死的一千万。
除了最后美国人开始插手外,这其中也有黑市的部分作用。
在粮价翻了五倍或者十倍的后,不少粮食流入黑市,有来自那些日本富豪的粮仓,有日本本土隐藏的战略储备仓,也有美国人在其中捞油水,甚至还有老蒋政府的某些高官调配军粮偷偷来赚这笔快钱。
得益于先锋军优先交易给华夏粮食,使得华夏的粮食比原时空宽裕一点,按理说平抑了华夏粮价,缓和了社会矛盾,老蒋最为收益,但也挡不住猪队友卖国。大量地主资本家依旧在屯粮,对于华夏一亿多吨的粮食需求市场来说,先锋军几百万吨粮食抛进去,根本影响不了大局,最多挤占一部分从美国等地进口的粮食份额。
包括在欧洲等地的粮食出口,先锋军在46年挤出的以大米为主的430多万吨各类粮食和粮食加工产品的出口,价值8多美元。
只是对华出口占了很大一部分,很多都是用粮换物,华夏的小麦、大豆、丝绸甚至钨矿等都是先锋军需要的,甚至包括收买人心的粮食消耗,能换到手的金银外币等硬通货并不多,就算是出口欧洲的粮食,收获的硬通货也不多,所有总共加起来还不到2亿美元。
其他椰子、油料、香料、蔗糖、咖啡、水果、麻类等各种经济作物以及相关制成品的出口,乱七八糟的加起来一共还不到2亿美元,可想而知今年15亿美元的香烟出口有多么大的诱惑。
也唯有茶叶和酒加起来,才能比得上香烟的暴利。
46年先锋军出口茶叶3万多吨,若不是先锋军对阿萨姆等地的茶园还没有完全控制,又有华夏等地的茶叶低价销售,否则茶叶一项外汇收入就能超过一亿美元关口。
倒是酒类,和香烟一样,靠走私赚到了约五千万美元的暴利。仅仅对苏俄和俄占区出售卖甘蔗产的烈酒和各种水果做的果酒就赚到了近千万美元。
这些不少是一锤子买卖,也就这个时候能赚取到这个暴利。很多时候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