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该死的咖喱黑鬼,他们肯定和先锋军有了勾结。”蒙巴顿无比气恼。
英国人现在很被动。法国和荷兰相继停战,并指责英国人袖手旁观,让英国人百口难辩。
他们只能向印度人身上推,也抓到了一些印度人和先锋军合作的蛛丝马迹。
这个不用查,就能猜到双方有联系。就像印度乱局背后,肯定有苏俄和美国人插手一样。
有些活动也瞒不了,甚至为了对英国形成震慑,印度人和先锋军还会表现的很显眼,光明正大地故意让英国人看到。
这是阳谋,英国人看到也没办法。
只要有英国人这个强大的敌人在,先锋军和印度人也不会脑残到先撕破脸。只要智商在线,谁都懂得抓主要矛盾。
英国人想在其中耍阴谋,也难敌大势。
“难道真的要以退为进?”蒙巴顿还是有些不甘心,在自己手上失去帝国王冠宝石,这是他的耻辱。
若是按照原来的历史轨迹,接受了日本投降后,他已经被乔治六世封为缅甸子爵了。可现在缅甸在先锋军手中,在他任上,还被先锋军夺取了吉大港等地,不要说封子爵,连他原来的勋爵都有人出来喊着要撤销。若是再失去印度,他肯定要灰溜溜地被赶回伦敦,黯淡一生。
“难道就没有办法印度人和先锋军先斗个两败俱伤?”蒙巴顿一直在琢磨,“比如恒河东岸地区,双方都宣传拥有,能不能挑起他们的战事?”
“恐怕不行。”韦维尔直接否决了这么不切合实际的想法,“印度人首先要独立,先锋军也并没有直接插手恒河以东地区的事务,中间还隔着一个孟加拉,双方都选择了搁置。没人会为了这么一个乱成一团糟的地方,忽略最大的敌人。”
之前蒙巴顿是负责东南亚,韦维尔是负责南亚。
两者面对的局面同样的糟糕。
英国人在东南亚的地盘差不多都被先锋军占去了,蒙巴顿自然就退缩到了印度,和韦维尔凑在了一起。
相比韦维尔在东南亚和北非的糟糕表现,有伦敦撑腰的贵族N代蒙巴顿显然更具优势。经过一段时间的运作,甚至开始准备扔下东南亚的麻烦,接手印度事务。
要消除身上的麻烦,扔下背上的黑锅,韦维尔也只能配合蒙巴顿处理好印度事务,不遗余力地帮他参谋。
“以退为进,其实并不妨碍我们在印度的利益。”韦维尔分析道,“只有不断分化他们,缺少足够实力的他们才会更依赖我们。”
“孟加拉地区的暴乱已经难以压制,恐怕已经不得不分出去了!”蒙巴顿想了想,也只能认命。
这一次仅仅孟加拉地区掀起的暴乱就已经数百万人的规模,加上其他地方,上千万人的骚乱,已经不是英国人那点军队可以压制的了。
在先锋军推波助澜下,在英国人有意放纵下,孟加拉的独立已成定局,伦敦最后分解印度的计划中已经有了孟加拉一席之地,甘地也无法挽回。
“这么一算要把印度分解为这么多国家,会不会太多了些?”韦维尔觉得伦敦最后的方案有些过了。
前世印巴分治理虽然是蒙巴顿公布出来的,但其中的种种谋略却是伦敦那边的主意。
这一次,伦敦也早早有了预备方案。万一印度独立无法挽回,就彻底肢解他们。
打碎了宝石,还能收获一点小宝石,若是被别人抢走了,可就什么也不剩了。
“太多?应该并不多!”蒙巴顿对印度人也是恨得牙痒痒,把他们直接几块的惩罚还嫌太轻。
为了最大限度的保留下有价值的宝石,英国人也不会砸得印度太碎,初步方案中,只是抛去缅甸和锡兰、尼泊尔、不丹、锡金等地后,整个印度一分为二,然后在其中左右逢源。
但有了先锋军推动后,孟加拉和南方势力也早早跳了出来,加上先锋军占去了印度东北地区,伦敦对印度的分割方案就不得不做出调整。除了印巴分治外,孟加拉也被提前分割出来,小巴势力小了,印度那边也得多割出一块,避免地方势力失衡,于是印度南方被割出来,并不只限于泰米尔,泰卢固人和卡纳达人也一起打包分出去,形成南印度联邦。
“最好保留这些民族部分传统势力在北印度联邦中,这样才能制造事端,方便我们以后插手其中。”英国人这几百年的殖民统治,早就学会了以夷制夷。
就像南印度联邦,加上马拉亚拉姆族,四个大族以及散布各地的印地人,绝对也是不得安宁。这才方便英国人利用各方矛盾插手其中,获取利益。
“这样分散独立出去的国家,只会沦为普通的中小国家,难以制约华夏的发展。这么多的势力,也很容易被美苏渗透进来,给我们制造麻烦。”韦维尔对伦敦的新方案并不认可,“一个略微强大的印度毕竟离我们太远,对我们不会有太大影响。”
“伦敦不像华盛顿,需要印度有一个完整的市场。我们只需要从印度拿走我们应得的部分。”蒙巴顿耸耸肩膀,摊手道。
从国际形势上看,南亚需要有一个大国存在,牵制华夏的发展,伦敦那些耍了一辈子阴谋的老狐狸们岂能不知道?但眼下英国最大的敌人不是华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