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朝堂上又怎么了,霍去病丝毫不觉得自己夸赞自家舅舅有什么问题,明明自家舅舅就是厉害。
满朝的武将,多少在战场上历练出来的老将军,事到临头他们什么样子,难道以为他们的陛下心里没点数。正因为知晓老将军他们的模样,他们陛下才会毫不犹豫选择任用新人。
既然指望不上老将,大汉须得打出威风,必要用新人。
【元朔五年春,武帝命卫青率领三万骑兵,从高阙出兵,卫尉苏建为游击将军,左内史李沮为强弩将军,太仆公孙贺为骑将军,代国相李蔡为轻车将军,都隶属车骑将军卫青。有时候看着刘猪猪用人的态度,不得不感慨,怪不得他能开疆辟土,用人,既用而不疑。卫青的表现是很好,若非刘彻敢用,能将卫青用到极致?】
【同时,刘彻让李息、岸头侯张次公则从右北平出兵。各路汉军一同出击匈奴。匈奴右贤王正对着卫青等人的主力,认为汉军不能到达此处,便喝得沉醉。不得不说,那时候的匈奴依然不记打,以为大汉还是多年前的大汉,由着他们欺负。不料夜晚时分,汉军突至,包围了右贤王。右贤王大惊,连夜遁逃,独自同他的一个爱妾和几百名精壮的骑兵急驰突围,向北而去。轻骑校尉郭成等追赶了数百里,没有追上。汉军俘虏右贤王的小王十余人,男/女一万五千余人,牲畜达千百万头。随后,卫青凯旋而归。到这儿卫青打了好几回的仗,有没有人感受到久违的熟悉感?】
嗯,听得振奋的人们一脸不解,不知沈悠此话从何说起。
倒是贞观时期有不少人望向一旁的李靖,熟悉感必须得有,李靖将军打的仗不就跟卫青一样吗?
对,李靖以卫青为偶像,学的都是卫青,自然只能是李靖像卫青。
【大唐的战神李靖,先前说起他的时候,那位以卫青为目标,行军打仗多像卫青学习,看看卫青的打法,和李靖是不是一样,一路平推出去,匈奴怎么样?照样打得他们没有还手的余地。】
汉时的不少人一听此言瞬间想起来了,霍去病眨了眨眼睛望向卫青道:“那也是他跟舅舅学的。”
卫青警告的扫过霍去病一眼,兵法之道,有什么值得争议的。大家都不过都是学了兵法,学以致用罢了,谁学的谁,又怎么说得清楚。
【汉武帝接到战报,喜不自胜,立刻派特使捧着印信,到军中拜卫青为大将军。自此,卫青大将军成为大汉武将之首。汉武帝下令加封卫青食邑六千户,那个,《汉书》载为八千七百户,节制诸将,位在丞相之上。只赏一个卫青怎么够呢?刘彻将卫青的三个儿子都封为侯,长子卫伉为宜春侯,次子卫不疑为阴安侯,幼子卫登为发干侯。如此恩宠,卫青上表辞封,并推功于众将士。】
【作为一个聪明人的卫青,他知道一场大仗能够打赢绝非一人之功,若无众将士的齐心协力,断不可能打赢。揽功之人,必失人心,由此也可以看出卫青的个性,他从不与诸将争功,更不会冒认功劳寒将士们的心。】
【对这样的人,刘彻既欣慰也欢喜,随后下令,此役中,随从卫青作战的公孙敖、韩说、公孙贺、李蔡、李朔、赵不虞、公孙戎奴、李沮、李息、豆如意等都得到封赏,封侯赏爵。】
一干武将们听到如此内容,内心当然高兴。功劳嘛,只要卫青不会做出争功的事,他们已然高兴。更别说卫青竟然为他们争取赏赐,不正是在告诉他们,他们没有跟错人。
嗯嗯嗯,往后一定好好跟着卫青混,既能保家卫国,又能功成名就,多好的事儿。
【元朔六年春,卫青指挥公孙敖、公孙贺、赵信、苏建、李广及李沮六将,分领六路大军,自定襄出发,北进数百里,“斩首数千级而还”。战后全军返回定襄休整,一个月后再次出塞,斩获匈奴军一万多人。然而苏建、赵信所部三千余骑遭遇单于主力,不敌匈奴单于主力,赵信力战后领兵投降匈奴,苏建部下均战死,只他一人独自逃回。因这场战役“失两将军,亡翕侯(赵信),功不多”,故而卫青仅获赏千金。霍去病在此战中表现突出,被封为冠军侯,开始崛起为将坛新星。霍去病具体的战绩,等讲霍去病的时候再细说。】
刘彻听着一个个的名字,不用说,他借此机会是要甄别一番,究竟哪一个将军能用,哪一个不能用。此番他得避之,也要让卫青避之。赵信,看不出来,他竟然背叛大汉,不敌而降,有负于大汉!
“陛下。”一旁的内侍唤一声,毕竟赵信会背叛匈奴一事大家都听见了,刘彻要不要处理人呢?
刘彻一眼瞥过内侍,无声警告,他要做什么,不做什么,轮得到谁来提醒?
内侍本以为一番提醒或许能让刘彻心里高兴先处理了一个未来的叛徒,结果刘彻一脸的不乐意,甚至十分不悦,惊得内侍连忙低下头,再不敢吱声。
【元狩四年春,汉武帝以十四万匹战马及五十万步卒作为后勤补给兵团,命卫青与霍去病各率领五万骑兵,步兵和运输物资的军队十万余人,兵分两路,跨漠远征,共同打击匈奴。汉军原计划由霍去病出定襄攻击,后从俘获的匈奴兵口中得知伊稚斜单于在东方,于是霍去病东出代郡,卫青西出定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