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受门阀之苦的各朝都竖起耳朵想听个分明,李治和武则天是想到什么好法子了?
秦始皇虽然没有受到门阀之苦,但他这会儿面对的是贵族,各国的贵族都存在着,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想到底该用什么样的办法对付秦始皇,复他们河山才好。
杀,秦始皇是不能把他们全都杀了,但要说放任他们在底下搅动风云,他也不愿意。
对付门阀的办法,其实秦始皇觉得不是不能借鉴一二。
汉武帝刘彻听着想到的是,他眼下手里用的人,都是他提拔起来的,但有些势力的存在,刘彻也不能忽略。门阀,他这会儿面对的算不上门阀,但他们相互勾结,对刘彻来说也有不少的影响。
或许,他也可以借鉴。
【李治和武则天一道合计推行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想要朝堂不被人垄断,就得大力发展各方面的人才。当时的大唐由朝廷派遣存抚使到各国搜罗人才,送到京城,由皇帝亲自考试,这就是制举,策问。《大唐新语》所载:“则天初革命,大搜遗逸四方之士,应制者向万人,则天御洛城南门,亲自临试。”成绩优异者,不拘资格,破格录用,任以要职。】
【其次,下令“内外文武九品以上及百姓咸令自举”,准许官吏、百姓自荐,以免荐举有所遗漏。】
【第三,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度,不仅科目增多,录取人数也大为增加。后来,成为太后的武则天还首创殿试制度,以及开武举。这样选官带来了什么样的影响?诚然有不少人滥竽充数,但其中也不乏真才实学的人,如后来辅佐唐玄宗李隆基开创“开元之治”的名臣贤相姚崇、宋璟等。就是在武则天一朝那有也娄师德、狄仁杰等等。】
哎哟,这些选才之法听起来不错,秦始皇一眼扫过李斯,李斯马上道:“陛下放心,臣已经让人记下。”
记下了,后面他们可以试一试,到底这样的法子可行或者不可行!
想必,只要他们大力收集人才,就不怕有什么漏网之鱼。
秦始皇满意地点点头,他能留着李斯,根本原因是李斯能够为他为大秦办好不少事。诚然李斯有问题,相比于李斯能为大秦做好的事,那点问题在秦始皇的接受范围内。用人,当用之以长,非用于短。
【当然,李治和武则天的操作可不止于此。贞观年间其实李世民也不是没有意识到,哪怕他以及大唐的宰相们身居高位,但凡想娶到五姓七望这些名门大家的女儿,或者他们家有谁想嫁入这些世族家中,不好意思,得按规矩来。】
【宰相,皇帝,世族竟然都不把他们放在眼里,可见当时的世族是有多么心高气傲,无视皇权。这李世民肯定咽不下这口气,于是在贞观六年,李世民让高士廉等人勘正姓氏,修订《氏族志》。什么意思呢?五姓七望他们这士族面对包括魏徵、房玄龄他们这些哪怕是大唐的宰相,却并非出自一等士族的人家的求娶,定下了高额的聘礼,因而当时有这样一个词,卖婚。士族们捉准了大唐这些高官想跟他
们士族联姻这点心理,
抬高价格,
以此想让这些求婚人知难而退。说难听就是,士族们看不起不是跟他们一路的人,不想跟人结亲,可又不敢把话说得太白,只能报出一个天额的聘礼数目,目的就是让人知难而退,别打他们主意。】
【是不是听得傻眼了?别的人也就算了,士族是连宰相都不放在眼里了?太狂妄,太自大了吧。对不起,当时的世族就是那么狂,别说是宰相了,就连皇族都不入他们的眼。别说是没有编《氏族志》之前了,哪怕是在李治和武则天大力提拔庶族,压制士族后,至唐朝的第十五个皇帝唐文帝时,他想为儿子求娶当时的宰相郑覃之女,但是郑覃宁愿把孙女嫁给九品卫佐的崔氏,却不愿意让自家女儿为太子妃。唐文宗想把真源、临真两位公主嫁给有名望的士族,结果人家不要,这位可怜的皇帝对宰相说:“民间修婚姻,不计官品而上阀阅。我李家二百年天子,竟然不及崔、卢这些家族吗?”】
【不仅如此,《隋唐嘉话》说,唐高宗时的宰相薛元超平生享尽了荣华富贵,只有三件事情让他耿耿于怀,那就是没有进士及第、没有机会修国史、没有能够娶五姓女。五姓七望所出的女儿,儿子,个个都是当时时代的推崇目标,毕竟就连房玄龄和魏徵都不可避免的想要让自己的儿子娶到那样人家的姑娘,更何况别人。】
嘶,真是长见识了,还有皇帝比不上他们士族之女的事,相当的行,了不起!
秦始皇都叹为观止了,万万没有想到后世这些所谓的士族竟然发展到这样的地步。这人可以直接不把皇家放在眼里。也就怪不得后世一个个的皇帝们挖空心思要对付他们。
谁能允许这样的家族存在,试想他们是从何得来的底气,能够不把皇家,宰相们放在眼里。借着高聘礼的由头,要的是他们知难而退,相当可以对吧!
好,这就很能理解为什么大唐一个个当皇帝的都费尽心思要对付他们了!
不对付由着他们一直狂妄自大的不把任何人放在眼里,这些人是要继续翻天是吧!
【于是,为了打破了以往纯以郡姓作为门第等差的传统